我觉得算是鸿儒。但是分等级。

最顶级的是马未都和高晓松。

首先,这俩位气场上无两。马未都娘家几代首富,到自己也身家百亿,在金石鉴赏上也是国内最顶级一类的存在。高晓松家族也是纯粹的书香门弟,名门望族。有事没事和马云吃顿饭,交流圈也是国内顶级的金字塔尖一层次人物。

而且,俩人都有自己的馆子。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都是骚气冲天,笑傲江湖的存在。

次之,是窦文涛。穷人家的孩子赶上改革开放的好时代。是那种一步一步升级打怪成儒之人。个人觉得凤凰卫视是个好台,成就了窦文涛。只知道造星的国内电视台逊凤凰太远。

窦文涛属于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锵锵三人行》是我最好的记忆。看《圆桌派》请的嘉宾,可以看到窦文涛的人脉和圈子。

我确定他挤身国内一流圈子的存在。

第三档是老粱。目前只能算是地方派豪强。偶尔受邀叁加一下央视的《星光大道》总决什么的节目。最顶级的大咖,除了铁岭赵本山,一般不会掉价叁加这种拘气的节目。

综上,马未都和高晓松有开宗立派的实力,伸手可探宗师。

窦文涛沾著世俗气太浓,会是文化圈子的代表人物。

粱宏达最高成就感觉就是专家教授。


泓儒,远远提不上,我个人认为,当今中国,能称得上泓儒的,还真没有,至于上面提到的这几个人,咱一一说来,高晓松,天资聪明,生长在书香门第,又受过高等教育,自然要强于一般人,应该称得上是个才子。

~马卫都,聪明好学,能克苦钻研,如今以六十多岁了,在他的鉴赏专业里,也可以称为家了,仅此而已。

~梁宏达,有大学的背景,聪明,口才好,所以在主持界,属于不错的,

~有人说老梁懂的特别多,我是这样认为的,做为一个专业人员,经常做这类节目,他会积累很多知识,但是不带表他都懂,每次做节目前,还是要做功课的。所以老梁也就是个不错的主持罢了。

~再有就是窦文涛,就是一个主持人,由于出道比较早,各种经验丰富,没啥特别的。

~宗上所述,这几个人跟泓儒靠不上边际,希望以后不要这样提了。


应该算。所谓鸿儒,过去只有大学问家才可以此相称。其标准大致是:第一,知识丰富,为一时之标杆。第二,学问高深,应是某一领域执牛耳者。第三,有君子之风,著道德文章,引领社会风尚。第四,影响甚大,受官家认可,受文人景仰,受大众爱戴,地位崇高,声名远播。

如此看来,高、窦、马、梁似乎都不符合「正统」的鸿儒标准。

高晓松算得上是个风流才子,横跨各界;天下之事无事不晓,无事不说。世上如此人者,应该不少。但是,这需要运气、平台、阅历。高晓松众所周知的家庭背景、求知经历、艺坛搏击、游走天下、才华横溢、霸气外露,都是他取得巨大成功的主要因素。但是,他算是一个当代鸿儒吗?

二十余年前,窦文涛开始主持「锵锵三人行」节目,让人看到了一群文化人、时尚达人谈天说地、插科打诨的有趣场景,他开创了谐趣性谈话类节目的先河。文涛居中而坐,似颠似庄,似谐似虐,与请来同坐的文人、达人纵论天下,评点时事。

久而久之,你犹如天天可以品尝到南北东西、风味各异的小点、汤品。它们或清新淡雅,或品相诱人,或味浓色佳,不一而足。窦文涛就好比是案桌前的调味大师,酸甜麻辣香鲜各味,在他的或轻或重、或缓或急、或快或慢地揽和下,达到了各色美食的味美情浓。

二十多年间,它成了凤凰卫视的金牌节目,他也成了蜚声海内外的著名主持人。但是,他的角色特征、谈话风格、或真或假的谈吐,够得上一个鸿儒的标准吗?

马未都被窦文涛在节目上尊为「马爷」,可见其地位之高。他当然是个成功的文博家、鉴赏家、文化商人。但是,他算是一个文人吗?是一个鸿儒吗?

首先,他当然是个文人。同样被尊为「朔爷」的王朔,于30多年前初出茅庐、闯进文坛时,其作品就是由时任中国青年出版社文学编辑的马末都编发的。「马爷」发掘出「朔爷」这样一个另类的文学瑰宝,其功劳之大,其眼力之毒,其能耐之强,是当代艺术编辑队伍中少见的。说句不客气的话,他充当了王朔、史铁生等名家出世的「接生婆」!

其次,他更是一位成功的文物鉴赏家、历史考证专家和文博收藏家、文化企业家。当代中国不乏收藏家,比如樊建川,其收藏近现代历史文物的范围之广、内容之多,巳开创了中国私人收藏的洋洋大观。比较而言,马未都集中于对古典中国美器美物的收藏,诸如家具、陶瓷、器物的收藏。

收藏是个技术活,必须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独到的鉴识能力。此外,还必须具备广泛的人缘、畅通的信息资源,再加上好运气。无疑,马爷具备了这种种条件,并化作种种优势,终于登上中国个人收藏的「玉皇顶」!但是,一个成功的文化商人能被认可为是一个鸿儒吗?难道商业上的成功,可以等同于教化天下的著书立说的文化创造吗?

「老梁」,大名梁宏达。他是我喜欢的一位讲论型文化达人。早年,他以解说、评析体育赛事为主,诸如球类、棋类等都是他的评点对象。其语言之犀利,观点之鲜明,评点之到位,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耳朵。如此内行的评点,更比黄建祥的单纯技术型足球评论到位,其中的文化味是其特色。不知从何时开始,梁宏达跳出体育领域,在广泛的时事、文化、历史、社会等领域展开了单打独斗式的讲论。

以前是在山西台节目中看到他的节目,现在是在网路上看。这样,粉丝们可以不受时空限制,更方便地追逐自己的偶像了。

梁宏达的讲论,很有文人气息,永远都是那么成竹在胸,气宇轩昂,头头是道。他的讲论融趣味性与深刻性于一体,雅俗共赏。目前,《晓说》、《罗辑思维》、《老梁系列-老梁故事会、老梁说天下、老梁故事汇、老梁观世界、老梁有看法》,各领风骚,自成一家,开辟了「大众化公共课」的新空间。就我个人的趣味而言,「高梁酒」是常饮常醉的。但就学问的深度而言,老梁够得上鸿儒标准吗?

对照上述传统鸿儒标准,「高窦马梁」四人的资格可能会被人置疑。因为他们走的大众化、市场化之路,不是老学究的形象,也没有煌煌巨著在手,只是四个「耍嘴子」的「网红」而巳。

但在当今社会,文化多元化下的传媒行业,已经扮演了文化桥梁、文化推手的重要角色。它们或善用媒体,宣介新知新学,如高晓松、梁宏达、罗振宇(罗胖)、张召中等;或穿针引线,搭建文化平台,如窦文涛等;或告别书斋,走向前台,直接充当文化推手,如金灿荣、马未都、易中天等等。其影响无远弗届,其功能包含了引导、传播、探疑、解说、补充、包装等方面。

他们台前的工作确实不同于以往的腐儒、穷儒、酸儒,甚至鸿儒。不过,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与所有的「儒」一样,他们也须枯坐冷板凳,穷经皓首。只有造好金刚钻,才能揽下磁器活。如今的鸿儒,可以是明星、网红;可以登大雅之堂,可以游历四方;可以富甲一方,可以名闻天下!

让我们迎接更多的当代鸿儒吧!(1.26.2019)


除了老梁我都听过,所以倒是可以讲讲。

马未都,讲究历史实物,却不传统守旧。

思维活络,价值观很正确,是我一直喜爱的评论人。

马未都,

观复博物馆的成就自不必说,文学素养也不错。对于历史文物有其深度且精致的考虑。

出书立意优质,对于中国文化有相当严谨妥当的考虑。

我如果总结,可为——纵深夯实,主流英明

高晓松,

音乐电影双举,目前就认在主流媒体和阿里巴巴。对于音乐和电影有些比较宽泛和精炼的思考。个人更加喜爱矮大紧的博学和不精,思想和就业成绩比较偏精英

如果总结,可谓——广泛提炼,亿万不精

窦文涛,

生活经验丰富,交友广泛且小众,思维极为机敏,可惜性格偏神经质,虽然乐乐呵呵的畅所欲言,但是总感觉他趋于封闭的心里,严肃且冷面

如果我个人评价,可以称其为——职业海胆,专业扇贝(虽然营养,但是入口颇费周章)

老梁,

个人只听过两次他的视频,不好评价,但是两次阅览其视频有总有一种感觉,就是他的网评更迎合大众的口味,实际从头看到尾我是没有感觉到任何意外的收获,只有意料之内的详细剖析而已,而已,而已……

如果我勉强评论他,我称其为——姜汤枸杞,麻辣鲜香(适当调味,大众取之)

以上四人,无一人是儒,都是道,各行其道的道。


要我说,高晓松和马未都不分伯仲,梁宏达第三,窦文涛老末。

高晓松世界各地历练很多,年轻时候也很叛逆,对世界各个国家历史都了如指掌,尽管也有他团队的作用,但如果没有知识底蕴,只是背诵的话,在节目中是不可能表现得洋洋洒洒信手拈来。

马未都通常会通过一件小事引出一个现象或者是道理,比如他的「嘟嘟」,都是从一件文物引出各种经历和故事,从而让我们自己辨别其中玄机。而他讲的几乎都是亲身经历的。看过嘟嘟我相信,马爷身后是没有这方面团队的,这是靠一人撑起来这节目。

梁宏达说得大部分都是网路摘抄的段子,比如星球大战计划,刺杀肯尼迪等等,我们都耳熟能详了,他竟然也可以讲得唾沫横飞。另外梁宏达会在节目中强制灌输观念给你,这是其他三位不会做的事情。

窦文涛是他的团队(嘉宾)强悍,而不是他自己强悍,虽然他可能也比较强悍,但比不上上述三位。

论学识的话:马未都高晓松梁宏达窦文涛

论喜欢的话:高晓松马未都窦文涛梁宏达


这几个人,也就鸡尾酒式的人物。光鲜亮丽。如果硬要套上点什么标签,杂家是也?杂家者,知识面广,知识点多,肚里有货。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万宝全书缺只角。凡话题皆能应答。所谓杂,多,广,浅是也。唯有一点,缺乏高大上专层次。不过其中马未都似乎有他的专业性。但仍不够。当然,就这一点,也够普通人仰望了。虽是杂家,仍远在众人之上。不容易!不简单!


鸿儒既指饱学诗书,对答如流之人。

根据马、高、梁等四人之学识,兼之当今社会对其所认可的地位,不是鸿儒也应算是鸿儒。

社会不同,标准不一。不求"高富帅",也难求"十全美"。

国学大师固然好,社会贤达也是宝。为什么说 谈笑有鸿儒,而不是 谈笑皆鸿儒,可见,就在那 往来无白丁 的厅堂中,也非人人皆鸿儒,可见鸿儒之稀之精之真。

标准不高,道亦可道。标准过高,"道也难道"。

最能说明他们亦鸿儒的标志是:都是在谈笑间,点评社会,戏说人生。

就此一技,不似鸿儒,也拟鸿儒!


首先该给鸿儒一词下个定义。要称鸿儒得先是个儒生吧?儒之大者才能称鸿儒,鸿儒该是仅次于圣贤的人。这么说来提问中列举的这几位肯定算不得鸿儒。这几位可以说是饱学之士。儒就谈不上了,人家也没往那边努力。从学识担当风度气质来看,王立群鲍鹏山傅佩荣更像是鸿儒。我见识有限,诺大个中国当然不止这几位。

个人理解,不喜勿喷。


看你定义了,在古时,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所以鸿儒在当时基本代指儒学高深之人,而现在又有不同,我认为现在应该指在自己擅长知识领域拔尖之人,比如在古代数算是小道,不是正经的「读书」大道,那现在数学家就不算鸿儒了么,探究物理化学就不算鸿儒了么,经济学家在古代可能只是「」士、农、工、商里地位最低的商,所以我觉得现在鸿儒应该定义为非常有学识的人。

所以,马未都绝对算一个,他在古董领域的学识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老梁,我认为不算,应为他做评书的,只能说知识面广,确不是学识高,他更依赖于资料收集,并不能说他学识渊博

高晓松,他的其他方面参考老梁,更依赖于资料,但是在「曲」这个方面,算是国内顶尖,他在音乐方面的造诣没人能否认,所以我觉得勉强也能算一个

窦文涛不了解,我不知道他啥经历,只看过圆桌聊天。


马未都: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收藏家、古董鉴赏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主讲系列节目《马未都说收藏》,可能喜欢收藏的人都会知道他吧,每一件藏品都是一个时代的写照如果不是对历史的精通也玩不了收藏更成不了大家,其他方面也是博学多闻非常有学问。

老梁:口才了得,知识面非常广,爷爷是位私塾先生,从小对他的教导就非常的严厉,扎实的国学功底可能就是这么来的吧,不过也不可能样样精通,应该做节目的时候也会先做一下功课吧,可能做的节目都是与我们周围身边所经历的有关,所以比较受大家关注吧。

算不算鸿儒呢,鸿儒嘛顾名思义博学多闻嘛,他们的不同之处太多了,经历不同、爱好不同、专业也不同。相同之处:一样的知识面广,一样的嘴皮子利索。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