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考虑战备情况,只要肯安排搜救的话,还是有很大机会救起的(只不过生死由命了)。航母是个大物件,常规航母甲板距水面约20米左右,这种高度入水姿势不对的话(头部先入水),要么拍晕、要么直接当场死亡。

不论生死,我们只谈能不能把人捞起回到舰上,相对于二战时期的航母而言,如果在战时执行任务过程掉到水中,生还概率就很低了。经典反映太平洋战争电影《父辈的旗帜》有这么一段,太兴奋的大兵踩空掉入水中,同伙能做的最多就是扔一个救生圈。这在以士兵生命为重的美军而言,实在不可想像,但事件的背景是在大编队执行任务期间,密集的战舰不可能付出重新编组的代价停下来救一个人。

首先,要想从航母上掉到海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航母四周有一圈防护栏及防附网。除非是甲板风大、海况恶劣等情况,否则只能自己想不开找空间往海里跳。

以美军尼米兹级为准,如要从30米高的甲板掉到水里,倒霉的小兵应该先游离航母,防止二次受伤及让更多人看到自己。然后佩戴落水信号发射器的小兵(ORCA人员落水指示系统),在落水5秒后,航母上其他舰员就会收到警报,立即开始组织救援。

信号发射器能在被盐水浸湿后5秒钟内自动发射VHF无线电信号,还能够自动开启闪光灯,为救援人员提供定位。

接受到信号的航母启动救援行动,派出救生艇或直升机进行搜救。方位追踪器与信号接收天线配合使用,方位追踪器为携带型,可以安装在舰岛上,也可随航母的刚性充气艇一起执行救援任务。这样在通常海况下,落水小兵的被找的到概率极大。

当然不是每个国家都有配套这样的救援装置,但是请大兵放心,只要航母没有执行紧急任务,海况条件不是狂风巨浪。都有机会重新上舰,就当下水洗了个澡,但记往下水时不要头朝下,要让大家知道你掉水里了。


大家好,我是军武视界。舰员从航母上掉下去?这种事发生的概率几乎为零,就算有人不慎落水,他本人被营救成功的几率也比较高,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

防护设施全面,人员很难落水

事实上,航母的防护设施非常全面,尽管历史上发生了一些战机、人员落水的事件,但如果不是极端恶劣条件,只是依靠航母自身的防护体系,舰员也断然不可能落水。要知道,航母的舰艏及周边都有专门的可拆卸护栏和防坠网,双层保护下,除非舰员自己想不开,否则不可能轻易落水。

人员从航母上落水可能发生的两种情况

那么,如果舰员真的不慎落水,被救上来的机会大吗?这要分两种情况来看:第一,舰员发生意外情况,不幸罹难。要知道,像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那样的大家伙,其干舷高度(甲板到水面或者吃水线的距离)达18至20米,就连普通的常规动力航母,甲板到水面的垂直距离也能达到16米,这种情况下,如果是专业的跳水运动员的话还好,普通人入水姿势不妥当很有可能直接酿成惨剧。

前段时间的一条新闻大家一定还有印象,一名外国少女被朋友从18米高的瀑布上推下,前者当即摔断5根肋骨,就连肺部也被断裂的肋骨戳伤,因此,从高达18米的距离上随意入水,无疑相当于直接砸在水泥板上,这种情况下,连生命都无法保证,此时谈救援问题颇显多余。

第二,如果舰员落水后并非受重伤,那么,他被成功救援的几率很大,要知道,美军给舰员配备的求生装备非常齐全,其中,舰员最为依赖的当属救生衣,救生衣遇水迅速膨胀,这种情况下,舰员最起码不至于溺水而亡。

为了让航母上的人员及时发现落水舰员,救生衣一般会携带大量信号装置,例如,染色剂、信号灯以及口哨等, 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求生工具,茫茫大海突然在航母周边发现五颜六色的东西,是人都得去看一下发生了什么,而在夜晚随便点亮信号灯也会有人过去帮助你,至于口哨,那使劲吹就行了, 有总比没有强吧。

除了救生衣及信号装置,航母上通常都有专门的安全观察员,如果真有人落水,他们会第一时间向上级做汇报,并积极联系救援人员展开营救。

结论

虽然航母上的救援手段不少,但必须保证几个前提条件,救援小队才能顺利实施营救:第一,舰员第一时间内没有罹难;第二,气象条件必须较为合适,如果遇上台风、海啸的话,救援小队随便出海只会徒增伤亡;第三,救援小队需及时发现救援人员,尤其是寒冬晚上,只是寒冷的海水都会迅速危及人的生命。如果没有及时发现落水舰员的话,讲救援其实是在空谈。------欢迎点赞、关注、评论!

军武视界原创,严禁搬运或抄袭,违者必究!


舰员从航母上掉下去能不能被救上来?救当然能救上来,但是救上来的可能是一具尸体,也可能是一个活人。而且从航母上掉下去是一个高难度任务,一般人如果不是作死基本上不存在从航母上掉下去的几率,下面听吐槽君一步步分析。

世界上的主流军舰特别是像航母这样的大型水面舰艇,一般在甲板四周都会安装可折叠防护栏杆,需要时就竖起,闲置时就放倒,这是防止人员甲板坠落的第一道保险。如果真有人手扶栏杆还往下掉,不要怕,在船舷外围还有防坠落网,就算掉下去也会被网兜住。在美军尼米兹航母上还配备的先进的红外报警装置,如果你离船舷太近,就会有滴滴滴的报警声让你赶快退回去。所以说,航母不是你想掉就能掉的,只有三道保险全部坏了,你才有掉下去的机会。在标准排水量的情况下,尼米兹级航母从水面到甲板的舷高大概为18.6米,辽宁号和库兹涅佐夫号则大约为15米左右,直观点说就是最低都在5层楼的高度。这个高度一个体重70公斤的人掉下去会有一段不小的加速距离,重力加速度叠加在一起,最后入水速度可能超过50千米/小时,即使是砸在水面,最后对身体造成的冲击力也可能超过1吨,这么大的力量叠加在一起,如果不是专业跳水运动员,很可能非死即伤。

那什么情况容易受伤甚至致死呢?这跟入水姿势密不可分,如果你是头部入水,颈椎脆弱,很容易折断,然后人瞬间晕厥甚至直接死亡,即使救活,最后也可能成为植物人。如果是四肢张开,以躯干平躺姿势砸向水面,由于水体张力的反作用,你的肋骨很容易折断,如果刺伤了内脏,也可能会GG。所以目前在高台跳水运动中,严格禁止头部和腹部入水,都是采用的双脚并排合拢,以这一部位破开水面张力,将水面反作用力化解为对身体的摩擦力和阻力,减少对身体的伤害,所以即使掉下水了,如果掌握好姿势,还是有很大几率活下来的,你身上的救生背心遇水构造的会马上充气将你浮上水面,你只要等救援就行了。那么掉下去会有人救吗?当然了,航母上有专门的高台观察员,一旦发现有人落水,马上就会发出紧急求助信号,如果没有人发现,你也可以利用自己身上的无线通信设施对航母发出求救信号。接下来就会放下救生艇去把你拉上来,如果漂的太远了,还会出动直升机进行搜救,别怕他们找不到,你身上的背心是万能的,安装了GPS定位系统,分分钟把你捞上来!

看到这个问题,我笑了。因为我昨天刚看完《我在美军航母上的8年》这本书,书里就有关于有人从航母上掉下去以后,美军实施救援的描写。

上图为该书第234页截图

在回答本问题之前,我也把之前别人的回答粗略地看了一下,竟然有人说这是一个伪命题,不存在掉下去的问题。所以我必须「正儿八经」地回答该问题,以免「吃瓜群众」被误导,以正视听。

因为该书是作者——一鸣——在美国海军服役8年的真实记录,他一共在两艘航母上工作过,一艘为卡尔·文森号,一艘为斯坦尼斯号。文章所记录的正是作者所在的斯坦尼斯号航母在波斯湾打仗时的真实事件。

上图为美军斯坦尼斯号航母

文章把掉到海里的两种可能性都介绍了。一是故意跳海;二是不慎坠海。

先看故意跳海。文中说,「每次出海,总有那么一次或两次是真的有人跳海了。就算他们想自杀,我们也不能让他们去死。」

再看不慎坠海。文中说,「当时我们正在战区里面打仗,天气不好,风比较大。有一个兵,正在站岗,不小心掉下去了。」

由此可见,航母上的船员从上面掉下去是非常常见的事情。正因为常见,所以美军是做好经常性的准备工作。「船上有直升机一直在值班,飞行员也在准备室里待著,24小时不间断。只要有人掉下去,他们就立即出发,很快的,5分钟之内就得起飞。」

上图为美军航母上担负搜索和救援任务的SH-60 「海鹰」 舰载直升机

下面再看一下如何实施救援。分三种情况:

一是站岗时不慎坠海。航母舰员在甲板上站岗,是要穿救生衣的,而救生衣上有一个灯,上面有粘性物质,可以粘在头上,掉到海里以后,能很方便地打开灯,灯会发出很亮的白光,一闪一闪的,从很远就可以看到。直升机飞过去,非常容易把落水的舰员救上舰来。实施救援本身很简单。

二是故意跳海。在航母上时间长了,由于空间狭小,任务繁重,舰员心情会很压抑,特别是在战区,压力更大,有的人真的想死。跳海后不开灯,肯定找不到,即使直升机及时出动,也不一定能找得到。

三是舰载机飞行员坠海。由于每架舰载机飞机后面都装有一个小盒子,这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发出信号,即使掉到水里,也可以发出信号告诉自己的所在的位置;另外就是飞行员弹射出去以后,身上的发报机会自动发现信号,救援直升机根据信号去施救,就很容易了。

上图为美军直升机救援失事的舰载机飞行员

综合所述,一是航母上的舰员掉下去是常有的事件; 二是掉下去以后,只要及时发出救援信号,施救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美国海军每年不小心从航母上掉海里的水兵有十几个人,大部分都能获救。舰员落水对于海军来说并不少见,甚至可以说是「家常便饭」。如果无法救起,那么每年和平时期各国海军都要损失不少舰员,这自然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承受的。

一名水兵最可怕的事情,就是不慎落入大洋。当你无助地看著你的战舰消失在地平线上,你一边踩著水,一边祈祷有人能看到你落水。人命关天以,各国海军都很重视水兵落水的救助,美海军为例,有资料显示,在过去12年的时间里,美海军一共发生过120多起人员落水事件,其中8人丧生,搜救成功率超过93%,即使是有舰员从高达二三十米的航母航空甲板上掉入海中,生还率仍然是比较高的。这主要是美海军已经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人员落水救援体系。

首先,美海军规定,所有在航母、两栖攻击舰等军舰的航空甲板上进行活动的人员都必须穿著浮力救生马甲。

一旦有人不幸落水,浮力救生马甲能够为他们提供浮力,而且马甲还配备有哨子、发烟剂、染色剂、GPS定位器等设备,可供落水人员进行求救。如今美海军最新装备的浮力马甲还装备有自动求救系统,一旦浮力马甲掉入海水中,就会自动发出多种信号进行报警。

舰上人员一旦发现有人员落水,就会马上进行减速,并立即向落水者的落水位置扔下定位浮标、信标或者发烟罐等能够用于定位的设备,用于引导后续搜救兵力快速发现落水者的位置。一般来说,航母的速度往往在20多节以上,等到航母减速甚至是停航时,早已经远离落水者所在区域,所以航母会派出速度更快的直升机或者是非常机动灵活的快艇进行救援。

按照美海军的规定,一旦发现人员落水,那么航母上的快艇必须要在4分钟内下水展开行动,并要在12分钟内找到落水者。尽管落水者往往穿著救生衣或者是救生马甲,看似在短时间内没有性命之忧,但考虑到落水者可能会受伤失去救生能力,或者落入的是非常寒冷的海水中,所以尽快救起落水者仍然是非常有必要的。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的标准都是在完全确定有人员落水时确定的,更具挑战性的是不知道有没有人落水。一旦航母发现落水征兆,例如有人听到落水声,航母上会立即启动人员落水警报,此时航母上第一时间内不是立即派出救生人员进行搜救,而是立即进行各部门全体集合点名,一旦发现有人员失踪,才会进行搜救。有时航母有可能是在进行例行点名时,才会发生有舰员失踪,而此时距离舰员落水已经过去很长时间,救回的概率就会相应的减少。


在经典电影《父辈的旗帜》中有一个片段,一名船员,还不是在航母上掉下去,只是在军舰上掉到水里,但是没有一条军舰停下来,救他。最终的结果就是被淹死。

虽然是电影,但是在侧面也反应出,在战争时期一个人的生命太微不足道了,舰队不会因为一个人的落水而停下脚步,耽误行程。(但是我想问舰队最后的船就不能放一艘小艇吗,当然落水的人如果能坚持到最后,并且还能找到的情况下)。

在现代,一般来说航母上是不会掉下去人的,在航母上工作,还老掉下去,这就有点说不过去。并且现代航母都是有栏杆的,平常咱们看辽宁舰光秃秃的其实,那只是把栏杆放下去了而已。

我们可以看出辽宁舰真的有栏杆。

那万一还是不小心掉下去怎么办。航母的甲板离水面大约16~20米的距离,这个距离说实话,如果入水姿势不太对,掉到水中和掉在水米地面的效果真不太大,很可能受伤甚至死亡。假如没死的话,落水的船员可以利用身上穿的衣服的求生设备求救,包括吹哨子(不一定能听见),同时身上的染色剂也会发出荧光,以此来告诉救援人员。

救援人员一般会利用救生艇,或者利用舰载直升机进行救援。所以说那怕掉下去也不用太担心的。


仅仅是救上来那么办法有很多,但关键不在于有没有办法救,而是能不能短时间内发现有人落水、落水姿态如何、落水时间长短、落水海况等等。最终能不能搜索到这个落水的人,搜索到是否还有生命迹象这就不能保证了。2017年3月14日在中国南海的美国海军DDG-63「斯特塞姆」导弹驱逐舰就发生了船员失踪(疑似落水)的情况,当时当地时间早晨9点报告失踪,随后开始搜索,中国海军也进行了协助,但是最终可能没有找到

先说下落水问题吧,其实航空母舰有完善的防止船员落水的一些措施,从下面这张图可以看到危险区域都会有一圈防坠网或者增加一道挡板,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普通意外是不至于掉到海里的。航空母舰四周也会设置专门的岗哨,两人一组监视海面情况。

平时航空母舰也会进行一些专业训练,比如弃舰跳水等。但是这个时候都是在降下来的升降机或者一些其他高度较低的舱门进行的,而且船员会以专业的跳水姿态入水,也就是说这是保证安全的。「玩」够了之后也会有专门的绳梯让他们返回母舰,这些都没有问题。

如果确实发现落水船员,舰上的舰载机联队值班的MH-60多用途直升机可以立即放飞进行海面救援,或者释放快艇救援。而且甲板人员身上穿的浮力马甲可以临时充气增加浮力,里面还有专门的染色剂对海水进行染色,还有遇水就亮的ACR自动频闪灯以增加醒目程度。所以仅仅是救援那么是没有问题的。

关键在于如何发现有人落水,如果刚好有人看到上报那么还好说,可以立即采取措施,就怕落水的时候没人看见,只能在定时清点人数时才能发现有人失踪。就像我们上面提到的DDG-63「斯特塞姆」号,他是在早晨9点报告失踪,但是具体失踪时间并不知道,这就是个很大的麻烦,要知道军舰即便以经济航速每小时都可以前进35公里,要是落水3小时才发现那么军舰已经出去100多公里了。而且海上受到大风和洋流的影响落水船员会到处移动,需要计算海流和气象带来的影响划定搜救范围进行搜救,茫茫大海搜救一个人……

还要考虑落水情况和落水地区海况。我们看那个奥运会跳水都是手伸直向前入水,其实这是有道理的。虽然船员都是经过严格训练,但是如果是意外失足那么多没有那么多时间和意识去刻意调整姿态,要是背部或者腹部平著直接接触海面那么很大概率直接骨折甚至休克。而且要是落在热带地区那么生存时间还能长一些,一般24小时以内生还概率很高,但如果是北冰洋地区那么低温海水会使人数小时内就丧失体温死亡。泰坦尼克号大家都看过,落水后短短十几分钟就在头发上结冰,很多人是活活冻死的

所以救援方式不是问题,最麻烦的就是如何发现有人失踪、发现后要去搜索、搜索到之后是否还是生还。有的时候明明知道有人落水但是压根找不到人在哪,最后就成了「失踪」了。


谢邀。如果舰船上有人掉下去还是可以救得上来的。虽然航母飞行甲板距离水面有19米高,但是基本上人是摔不死的(但有可能摔晕)。

在航母上有大量飞行甲板作业人员,这些人的确会不小心或者是因为某些事故落水。这时就涉及到航母上的搜救小队的工作了。

但这样的几率不大。

首先甲板工作人员都受到过严格训练,他们知道哪里可以去,那里不可以去,这样就是最大的安全保障了。即便如此,还是会发生各种事故。例如飞机掉下去、人员被飞机发动机喷管气流吹下去的情况。在一般情况下,航母在甲板周边会配备观察员告警意外的落水情况了。

当然了,这些都是紧急的事故处理程序,一旦发生人员落水的情况,航母会有专门人员采取相应的救助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使用直升机或救生筏进行救治。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航母甲板工作人员,那么我们可以在他们身上发现这种东西:

这是一个海水染色剂,在接触海水的时候会冒出黄色的荧光染料,在海面上特别显眼。

因此搜救的直升机可以很快遭到落水的倒霉蛋。

进行必要的救治

如果是从航母上跳水,那么基本上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安全问题。

有的时候美国海军航母士兵在某些海域还是会跳水游泳的。

这时未必是从飞行甲板上跳,而是从更低的货仓口跳下,高度大约也就是10米左右,伤害几乎没有了。

开海上Part的安全操作就是一同放下的绳网了,这个绳网放入水中大家都是可以爬回来的。


看下图,是美国的亚伯拉罕林肯号航母(CVN-72),注意看图一中舰艏部分我圈起来的地方,红圈的是可拆卸护栏,黄圈的是防坠网,除了舰艏有这些东西之外,在航母的其他地方通常情况下也是有这些可拆卸防护护栏和防坠网的,如图二所示,航母的甲板周围有很明显的护栏和防坠网!▲CVN-72的防护栏和防坠网

▲甲板四周的防坠网和护栏

所以,士兵从航母的甲板上掉到海里的几率是非常小的,不过既然题目这样问了,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如果真有人不小心从甲板上掉了下去还有没有救,首先我们要知道,像美国「尼米兹级」这样的大型核动力航母,其干舷高度(就是甲板到吃水线的垂直距离)大概在18~20米左右,如果是小一点的常规动力航母,那么干舷高度要小一点,大概在16米左右,那么,假如有人不小心从这种高度掉进了水里,会不会有生命危险呢?这个就要看你的入水姿势了!

▲高出落水同样可能受重伤

大家千万不要觉得20米左右的高度掉进水里什么事都不会有,从一定的高处掉进水里,入水的姿势又不正确的话,那么这下场跟直接掉到水泥地板上没什么区别,比如上图所示那样,一个少女被自己的朋友从18米的高处推下水,然后后果就是被摔成了重伤(摔断了5跟肋骨,这些肋骨还戳穿了肺部),所以,如果一个人从航母的甲板上掉下去,并且是「直挺挺」地拍到水面上,那么他的下场我觉得不会比这个少女好多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用动量定理粗略计算一下,即冲量为动量的增量,公式有:Δp=p′-p=mv′-mv=FΔt,作用时间Δt可以自己大概估计),当然了,你要是入水的姿势正确,那么确实不会有什么大事情,比如美国大兵闲时就经常在航母上跳水跳著玩,如下图所示:

▲在航母上跳水的美国士兵

那么,假如有人掉进水里了,航母上有没有什么应对措施呢?肯定是有的,只要不是在特别恶劣的天气状况落水(如果天气不好,没有救援条件还强行救人的话,只会造成更大的伤亡),都会有救援小队来救你,除此之外,士兵穿的救生衣在遇水后会自动充气膨胀,同时释放出染色剂的把海水染成显眼的颜色,方便救援小队发现叙救援的目标,然后还有信号灯和口哨,如果落水的时间是在晚上,那么信号灯可以很明显的指示自己的位置,至于哨子,使劲吹就是了,越大声越好,美国海军救生衣如下图所示:

▲美国海军救生衣

▲染色剂在水中的效果

当然,我上面说到的各种求生、救援的手段,全部都是基于没有被当场摔死的情况,如果一开始就直接摔死了,那么这就不叫救援,而是叫收尸了,假如摔成了重伤,或者是昏迷了,那么信号灯、口哨这些求生手段就用不上了,你只能指望救援小队能尽快发现你落水,不然的话,牺牲掉的概率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单单是冰冷的海水造成的失温就能很快要了你的命,不过呢,在航母上的高处是有安全观察员的,如果真的发现有人不幸落水,他们会在最短时间内安排救援小队把你捞上来!


航母是海上霸主,很多国家都是通过航母来彰显自己的实力,而有的国家,就算有航母也养不起它,因为航母的维修护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很多的国家都没有这个能力去维护,就像一个男人买了一辆车,后面因为自己的工资不高,加不起油和交不起维修费,这让我们想起印度,美国送一艘航母给印度,印度再也不敢要了,虽然听起来是一个好东西,但是维修费就把印度吓得腿软了,东西是好东西,但是无福消受呀!

如果有人从航母掉下来,还能救吗?这个问题我们要一步一步来分析,首先先从落海人的一个体重,如果说是一个胖子,那么他下落的加速度会比瘦的人快的,而且在什么情况下落下,在风力特别大的情况下落下来,那么人落下的时间就会加长,而风力比较小的时候掉下来,可以计算为一个直线落体,而在风力大的时候,就是一个抛弧线的落下,那么时间就会长,时间越长,在加速度的作用下,最后到水面的速度就会比较大,人受到的反作用也会越大。在人体落水的时候,姿势很重要,如果是像中国跳水运动员那样的方式入水,那么人受到的力就会比较小,而如果像菲利宾跳水运动员的跳水,估计是肚子都拍坏吧!至少肋骨会断好多根吧!这个和力的受力面积有关系,如果面积比较大,那么受到的力自然比较大,跳水运动员是手然后到头,身体绷直,而我们一般人的跳水,很多都是肚子先落到水面,所以受力不同。

像菲利宾运动员那样落水方式的,几乎不用救了,因为收上来的是尸体了,在人体被拍打的情况下,可能没有立刻死,但是在大海的水温下,人的血液循环就会快速降低,人体温度就是快速降低,在航母的躁声下,如果没有被发现和做出求救信号,只能死亡了。

我们看电影和记录片,会看到美国大兵都喜欢从航母掉板上飞下来游泳,放松自己,因为长年在航母上,娱乐方面和陆地上差距特别大,而且年轻姑娘也不多,所以就只能通过一下刺激一点的运动来让自己放松一下,但是这些飞下去,为什么很多美国兵是没事的呢!第一很多都是美国兵都是训练过的,而且航母的高度一般都是15米左右,而且是航母静止的情况下,那么人下落速度也会不一样,如果航母运动的情况下飞下来就会不像,以前新闻就经常报道,在高速路上扔下一个面包,桥下路人不幸身亡,所以说航母静止人的下降速度不同的。只要人掉下水里还没有死,那么救上来的概率是十分大的,因为如果在适应任务或者站岗的情况下掉下去,只要在水打开求助信号,那么船上的人会马上营救的,而且一般还有染色剂,可以根据颜色很快找到人,飞机马上到位,所以说从航母掉下来,只要还是活著,那么救上来概率特别大,但是因为航母的螺旋桨在开动的情况,在强大的吸力下,会经常有鱼死,而可能会有很多的鱼在尾随航母,如果掉下来就进入鱼的嘴里,那只能说天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