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兵入关后就迅速衰弱,打仗只能靠绿营?其实我们都误会了!

(电影《阿努哈屯》)

在准军对清军发起总攻后,蒙古兵营继黑龙江营后发生崩溃,该营的各支人马全都乱了阵脚,纷纷败退或投降。整个大营只剩下满洲兵营在进行抵抗,清军败局已定。

1731年7月28日,傅尔丹率四千满洲兵“列方营”步行突围。雍正在密谋出兵时,采纳岳钟琪的车营法建议,除了在西路军中建立以满洲护军和绿营鸟枪兵为主的车骑营外,还挑选直、鲁、晋、豫四省绿营兵九千人演习车战,并将其配属于北路。不过在清军出兵讨伐准噶尔的第一年,北路军营就已经裁汰了三千名车兵,此次出征前,傅尔丹认为车骑营的战车没什么用,携带远行看上去又很笨重,便没有携车出发,六千车兵也被留在了科布多筑城。换句话说,傅尔丹的方营与车骑营完全不是一回事,这只是部队所列出的一种方形阵式,为的是守护包括火炮、粮饷、牲畜在内的行装。后来有人指责车骑营造成道路壅塞,并说清军在撤出和通绰尔时因而蒙受了重大损失,其实是不了解内情,不知道傅尔丹根本就没有带车骑营出征。

满洲兵入关后就迅速衰弱,打仗只能靠绿营?其实我们都误会了!

(电影《最终兵器:弓》)

此时局势对准军极其有利,与清军的兵力对比上已形成了七打一,即七个准军打一个清军,而且清军已苦斗数日,在无生力军予以增援的情况下,个个疲惫不堪。令人称奇的是,准军却无法一鼓作气地将剩余清军也就是突围的这四千满洲兵打垮,后者以寡敌众,在海拔两到三千米的山地上连续苦战,始终没有放弃保护主帅突围的希望和信念。

应该指出的是,雍正朝时部分满人的腐败无能与满洲兵的衰弱不是一回事。不可否认,满洲兵在入关后确实经历了长期的衰退过程,早已没有刚开始那种横扫一切的气势,但作为世代以此为业的军制,满洲兵尤其是京旗、右卫这样的老满洲军人仍有着较强的内在凝聚力和荣誉感,这一点绝非以募兵制为基础的绿营可比。

令准军内心有着本能畏惧感的满洲兵即便身处绝境,也依旧不是可以任人宰割的弱旅。准军没有办法,只得冒着随时可能遭遇对方援军甚至被打伏击的风险继续尾随追击。

满洲兵入关后就迅速衰弱,打仗只能靠绿营?其实我们都误会了!

(电影《阿努哈屯》)

(节选自关河五十州《雍正大传:朕,就是这样汉子》)

实体书《雍正大传:朕,就是这样汉子》已出版上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