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解釋的時候總是用臟器代替臟腑,這樣不會太不全面了嗎?這樣解釋如何評價? 看了一些知友的答案,我知道有不同,但其實我主要想問的是用解剖學解釋中醫臟腑功能有問題嗎?如果有,有沒有更合理的解釋。


有關中西醫的臟腑,有問題。

大家都說中醫是沒有解剖的,所謂的臟腑是功能上的;然後現代西醫內臟器官和中醫的對應是西醫傳入中國時翻譯的問題blabla……。

雖然古人很少有解剖人體的情況,但是古人殺豬,牛,羊等牲畜。然後古人講究天人相應,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既然可以分清楚動物的五臟,那麼也有理由相信古人認識的內髒的形狀和現代西醫看到的內臟形狀其實是差不多的。

那麼現代臟器和臟腑的關係……我不知道……我只是來提出這一個疑問的……

老師是對的,這些內容原本就是解剖生理學。要解釋這個問題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這裡面有一些歷史思想變化的因素在裡面:中醫的臟腑(藏府)觀點直到宋以後經過動物藥理實驗及粗糙的臨床雙盲等才被散亂地總結而提出來,比如朱丹溪的「肝主疏泄」、元代李治的「(腎)精力之謂」,張介賓的「脾主運化」等等。敢於提出這些還得感謝朱熹一改孔夫子留下的述而不著,託名擬古的傳統。但是也正是朱熹倡導的思想,使得臟腑(藏府)觀點與臨床實踐不切應,套用陰陽五行四時六氣變成死板僵化的模型,注意:此時這種觀點還未被稱為「藏象」。再後來經歷了明清的文字獄,敢於作書確立言論的人變得是更少之又少,再度陷入了述而不著,託名擬古的深淵,就和文必秦漢一樣,把這些理論和觀點的構建全部推向那個質樸的經驗積累階段,而又由於狹隘的民族觀念,大力批判宋明這段理論建設的時代。如果把過去的歷史壓縮成一天,其實中醫提出理論的時候也不過才從傍晚開始。可是我們在今天看昨天的事,也早已壓錯成一幕幾秒就可以演完的PPT,看起來就像是偉大的昨天凌晨突然發生了什麼巨變一樣——這是一種很正常的人腦記憶現象。所以我們會覺得中醫發展了幾千年,其實只有近幾百年的理論建設而已,歷史的黑霧中多得是盲目地獲取經驗。

至於這個理論被叫做「藏象」,是新中國成立後視發展與教育的需要,與西醫解剖生理學知識匯通後,參考民國時期的舊標準制定的。我們現在在教材上學習到的藏象理論,是由湖北第二屆西學中離職班學員,直接使用西醫理論翻譯成文言形式,套用中醫術語,並由上海教研組決定選用「藏象」這樣一個看起來更為古樸的中醫使用過的宗教術語去命名這個新的理論體系,而選擇「藏」這個字的原因依據則是國家推行的簡化字表,經過幾代人的打磨使其更加中國化。說一句沒關係的話,把中醫分成基礎學科和臨床學科,也是民國時期的遺留,只是民國稱為應用醫學而已。儘管民國曾經廢除中醫,但毫無疑問我國目前大部分中醫理論及教育方法,仍是直接繼承民國的,只是體系中缺乏對發展演變的教育所以會帶來一些這樣那樣的誤解。最後被界定的藏象範圍是臟腑器官及所藏的精氣血津液神和經絡腧穴及由經絡等通道模型聯繫起來的形體官竅、肌膚腠理等。

這其實也沒什麼不好理解的,中國傳統思維方式和認知方法,甚至中國的文化,並不直接體現於會建立起怎樣的理論模型,而是體現於所使用的語言文字。我們使用古漢語文言文描述解剖生理,就是用中國醫學的傳統思維去認知人體。西方侵略者意圖證明我國沒有科學和哲學,我國完全可以將計就計,在我國發展出傳統思想的年代確實沒有這樣的名字去描述這些內涵,但我們是無名卻有實的。糾結於中西醫之爭毫無意義,不是只要守著生葯炮製、丸散膏丹、針灸外治就是中醫,做有中國特色的臨床決策那就是「中醫」。


注意:這是基於現有科學體系的思路,可幫助思考,臟腑間傳遞的各種理化信息屬於氣,但氣不僅僅是這些理化信息。

解剖學的臟腑是不是能提取到大量信息,回答是,能不能提取到有用的信息,回答同樣是可以。但是不是這些信息就完全構成解剖學的臟腑了,不是。臟腑中不同尺度上各元素化學濃度的按照分形理論複雜而有序的變化,溫度的細微複雜有序變化等等,各種壓力,電,磁的細微複雜有序變化,這些玩意都在解剖學的臟腑上,但一般是作為小誤差或小量直接忽略不計了。要知道,人體是一個非線性很強的複雜系統,蝴蝶效應在這種系統里是不能不考慮的,忽略這種小量其實是有問題的,但按西醫思路考慮這種小量基本就是個死,算不過來,變數更沒法獨立出來了。這時就不能從細節上考慮,而是考慮這個些變化最終接受外部細微影響後,它的輸出是啥,也就是功能,不僅僅是宏觀上的,微觀尺度也包含在內,細微的溫度波,壓力波,濃度波的處理都在臟腑的功能里。因而解剖學的臟腑只是宏觀上的,處理這些微觀細微波動的類似功能的玩意,中醫也把它歸到相應的臟腑里,但很可能不是和宏觀玩意在一個位置,宏觀上處理功能一致的東西,微觀處理功能不一定一致。這就需要讀經典來分辨了。這種說法很勉強,氣就是信息,每個臟腑都是信息處理器和信息發生器,不僅僅是那些宏觀功能是信息處理,人體里信號太多了,而我們能從解剖層面研究清楚的少之又少。

PS:這只是基於現有科學體系的模型,如果信息傳遞不一定依託有形之物,類似糾纏粒子間傳遞的玩意,那就不好說了。


中醫那個「臟腑」叫「藏府」,臟(藏)負責藏精氣,而腑(腑)只是傳化過路,是從功能上說的而不是從解剖學位置。和西醫解剖學的臟器完全不是一回事,中醫的更強調臟腑的內在邏輯聯繫(重點),西醫更強調解剖學位置關係。


用解剖學解釋中醫臟腑功能,老師也是講過不能對應,但個人認為有的還是可以對應。比如 心主血脈(心臟泵血),心主脈,與脈管相連;肺主氣司呼吸,肺朝百脈(肺循環);腎主水(尿液的產生);膽貯藏和排泄膽汁。胃受納水谷;小腸受盛化物,泌清別濁(推動,消化吸收);大腸傳導糟粕。膀胱貯存排泄尿液等。然而中醫的脾和西醫的脾則完全不能對應,三焦更無對應。可能是當時出於對屍體的尊重,並沒有很科學地進行大量解剖學習,或是看了很多動物的內臟結構導致混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