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認識一男的,85年的,他說他不到一歲爸媽就帶他去了香港,可他竟然說自己不會粵語,英語也不知,這有可能嗎?會不會是騙子啊


最早的「香港人」就不會說粵語。

很多人想當然以為,香港從來就是一個講粵語(廣州話)的地方,事實並非如此。

先不論內地與國外的新移民,單就香港本地人來說,如果「粵語」是指狹義上的粵語(即廣州話、廣州音),那香港的確有一羣人對粵語是不熟悉的,他們就是新界原居民

追溯歷史,新界原居民最早在宋代就來到嶺南,在山間的狹小平原開墾耕耘,繁衍生息,成為香港最早的「主人」。村裡的祠堂供奉著幾百年前第一次來到這塊無主之地的先祖。這羣人現被稱為新界原居民,在廣州話沒有成為香港主流語言以前,原居民使用的語言現被稱為「圍頭話」,屬於粵語莞寶方言,與東莞、深圳寶安一帶的本土方言近似,與廣州標準音有較大差異,兩者互相對話有困難。清末有西方語言學家發現了這種與廣州話發音有相當差異的方言並做了學術記錄。

原居民村落長期處於稻田魚塘、青磚灰瓦的農業社會,人口難以超越生產力而增長。

1842年香港開埠,一個移民時代隨之來臨。

近代中國社會長期動蕩,內地大量人口為避戰亂,帶著金銀細軟,帶著手藝技術,帶著能抬能搬的體力來到香港,一波又一波的內地移民奠定了香港人口基礎,也註定了這座城市」因移民而生「。在香港本地身份認同還沒有形成以前,到香港的人有來避難的、來經商的、來打工賺錢寄回鄉下的、來打工賺錢再想辦法去南洋的、來打工賺錢再想辦法去金山發財再把錢寄回鄉下的(因此早期香港的僑匯業相當發達,香港金融業開端)。家在何處?北望神州。在那個年代,人們總是因為某些無可奈何的原因,才來到香港。

電影《十月圍城》講述了一羣香港當地的富商、乞丐、車夫、學生保護孫中山免遭清廷刺殺的故事。電影中的人物背景設定,就是那個年代」香港人「的身份概貌。

五湖四海的人寄居在這個功用之地各自打拚,制定一種語言標準似乎沒那麼迫切,畢竟在這裡制定標準的是英國人,他們纔不管你是哪裡人,都特麼是二等公民,你們華人之間說話能不能聽懂不在我英國大老爺的考慮範圍內。我只要你們不鬧事就好,否則一皮鞭抽過去。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大量廣東人來到香港,加之廣州話在廣府地區本來就有文化向心力的優勢,廣州話才慢慢在香港成為約定俗成的通行語並開始在電臺、戲曲電影等藝術與新聞媒體中生根。

現在一提到「香港電影」,都知道這是粵語電影,在內地放映還要專門配音。至少在70年代前,香港電影都是以國語作品為主,邵氏電影就是以國語電影起家的,香港電影甚至還出過閩南話、潮州話的電影作品,迎合市場需求,盛極一時。

那是一個,沒有「語言正確」的自由時代。

緊接著,在資本的推波助瀾、特殊政治環境的影響下,香港粵語電影、香港粵語流行歌曲在七八十年代把粵語推向了時代的巔峯,取得了中華大地上任何方言都難以相匹的文化地位。這時,廣州話跟香港的形象緊緊地綁在了一起,再也分不開。在香港講一口標準的粵語成為了政治正確。

近年來香港社會喜歡講「本土」,沒有比新界原居民更有資格在香港講「本土」的了,但這羣最最本土的人,如今被稱為「鄉下人」,講的話被稱為「鄉下話」。更為諷刺的是,在香港媒體鏡頭前把「本土」二字喊得最大聲的人,往往其家人上一代就是來自上海、山東、江西、河北等地。

當看到電視新聞裏年輕人佔據馬路高喊著「捍衛本土粵語至上反對普通話入侵香港」的時候,不知道新界圍村裡某些還在說著先人故語的垂垂老者看了,會作何感想。

《新界原居民方言新安語初探》李超源

講那麼多,是想講明白一個問題,

在香港講粵語,沒那麼多「理所當然」,沒那麼多「本該如此」,更沒有「與生俱來」的本土氣息。

若能瞭解清楚這座移民城市的歷史,大可底氣十足的回答:

不會說就不會說,怎樣。

——————

也可以看一下,跟圍頭話同屬於莞寶片粵語的東莞話,如今是何境況,

以下這位學者的話已經講得不能更加直白了。

《關於東莞方言的調查與建檔工作》 姚瓊姿

嗯…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香港男孩,身邊沒有任何一個不會說粵語的香港人。

所以題主說的情況幾乎沒可能發生!!!

85年,在香港生活30幾年一點粵語也不會??就算是富有家庭,英語至少會吧?不然的話在香港根本生活不了。

說實話,在香港生活久了, 怎麼也會學到一點粵語的吧??

只能說

「呢個人相當有嫌疑!!!」(。?`ω′?)


阿爺70年代偷渡來的香港,在我的記憶裏,我阿爺廣東話和英文都不會啦。我阿爺是說潮汕話的,但是簡單的幾句廣東話,我阿爺都能說的。如果一歲移民香港,生活了三十幾歲都不會說粵語,我只能說你大腦學習語言的那個機制是不是不存在的呀。


福原愛一個日本人跑到遼寧打幾年乒乓球都知道「幹什麼」叫「嘎哈」

喺香港成長唔識講廣東話?


且不講是不是騙子,我們先根據題主提供訊息推理一下:

1,1985年出世,2,一歲時隨父母移民香港

①從年代歷史背景去分析,1985年即迴歸前的港英時代。這個年代的香港不管是政府還是民間,MTR /bus 都是隻有Cantonese English 服務。並沒有Mandarin .

②根據信息所述,他是1986年移民香港。那麼1986-1997十年有餘,而這段時間香港通行語言是廣東話和英文。這段時間他肯定要上學,他的幼稚園同小學一部分就在這一段時間。如果他不會廣東話或英文根本無法同同學老師溝通。民間其實更多還是廣東話,英文都不及。

結論A ,他未讀過書;結論B 未讀過書是如何同妳網路溝通交友呢?

PS :有冇不識廣東話既香港人。答案是有譬如我本人。但這種情況幾乎不可能發生在港英時代移民香港的人。至於我本人識唔識廣東話,大家猜下先。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