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乱七八糟并没有什么水平的书评,想用比较轻松的方式表达一些自己的看法,姑且当做自娱自乐吧。写于2018年11月20日。

所谓的罪与罚究竟本质为何?是让犯人听到自己的死刑宣判而感到解脱?还是让他重返自由社会,但用尽一生赎罪?

量刑与死刑,对犯罪者,受害者以及旁观者而言永远是一场难以选择的博弈,而每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小行为或选择就可能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此后带来日日夜夜的折磨,或处于忏悔与赎罪中,或以更坏的方式报复,或干脆选择毁灭这虚无的十字架,将恶之花培养绽放。

作者如此发问,并将这虚无的十字架贯穿始终,带著平静的叙述以及开放式的结尾,继续询问读者关于罪与罚

,关于量刑与死刑,关于终身监禁与死刑,关于人性的探讨与态度。东野圭吾的社会派推理比本格推理更能引起一些共鸣与反思,他依旧是用这种生活化得写法走进读者内心,以平淡的方式将绝望写得入骨极致。

不同于《新参者》或是《嫌疑人x的献身》,《虚无的十字架》不断地从加害者、受害者以及两方的家属之间反复糅合,并减少了警方的参与,更大化地展现这三方关于罪与罚的态度,更自然地融合了这错综复杂历经数年的悲剧与毁灭。看这本书时正好刷到了计院的129微电影,题目是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恰如其分。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不仅可以用在孤独的感情上,没有人是独立存在的,正如小夜子与中原,沙织和史也与花穗,垤川,由美,爱美等等,他们都不是孤立的存在。故事本身并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或是阅读性,并不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思考推理逻辑严密性,而本书的目的应该也确实不在于推理,更是由这几桩命案展开对司法制度的诘问考量以及复杂人性的深思,我想我喜欢东野圭吾的作品也是这个原因,从新参者入坑,被「真正的救赎不只是找到凶手,而是测查案件的原因,因为案件伤心的人也是被害者,警方也有必要安抚这些人」所震撼,我想这就是社会派推理给人的一种力量吧。

在亲情、爱情关系的错综复杂下,我反而觉得史也与沙织这条爱情悲剧线最清晰简单。

那时候正是幸福的巅峰,然而,那个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身处巅峰,而是深信这份幸福会永久持续,甚至期待会更加幸福。

序幕写的即史也与沙织的相遇,一种少男少女初期的美好朦胧感,仿佛悲剧总是如此,要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是善的冲突。当在爱的冲动下做出了傻事,这年少美好的爱恋戛然而止,那个埋葬在树海的孩子永远都不可能被遗忘了,于两人而言都是一种毁灭性的痛苦,道德的谴责让他们一生背负这虚无的十字架,噩梦不可能被遗忘。于史也而言,挽救同样有悲惨遭遇且怀孕欲自杀的花穗而言起到一点自我救赎的作用,他足够幸运,有能力学医救人,作为医生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慢慢将自己加害人的身份尘封,似乎变成往事可以不被重提。而沙织则没那么幸运,一辈子活在加害人的身份,甚至认为自己罪孽重只配吃偷来的食物,被沉重的十字架支配整个人生。单亲家庭长大的她好不容易遇见了自己的光,只是没有想到这束光通往地狱。即使与史也两不相见了,依旧活在无限的自责悔恨中,好像只有依靠被人唾弃的人生才能惩罚自己以挽救自己。即使后来结婚了,丈夫只是徒有其表的施暴者,即使父亲对自己关爱,但是也死于天灾,她自责地认为这些都是因为结束那个小生命的报应,所以她只配如老鼠一样活在阴暗之中,直到她遇见小夜子,那个想要挽救她、那个研究以废除死刑为名的暴力的人,这个二十一年前的秘密才被揭开,继而导致了下一场悲剧。

亲情线贯穿始终,最突出的应该是中原与小夜子。东野圭吾以他惯有的作风,序幕后展开的并非序幕线,而是小夜子的突然死亡,一个与序幕完全没关系的人与事,继而倒叙手法无力地展示小夜子与中原的悲剧。因为偶然的外出,小夜子不会想到自己的女儿爱美会在短短的时间内被入室行窃的垤川残忍杀害,而加害者以一种满不在乎的方式免除死刑,而他们为求将加害者判处死刑的过程中崩溃自责,即使最后垤川判处死刑,中原和小夜子也难以承受这份痛苦,最终选择离婚忘记这份痛苦。中原选择从事动物丧葬的行业,小夜子选择加入被害人遗族会,都试图以新的方式拯救别人拯救自己。

我很庆幸离婚了,很庆幸那时候和小夜子离婚了。

如果不是当时已经离婚,我差一点再度成为死者家属。

中原的话恰巧说明虚无的十字架无法释怀,小夜子不断研究死刑与量刑也说明这十字架过于沉重,而她也因为揭开二十多年前的罪过并劝服史也自首救赎被花穗的父亲杀死,从而将这三个悲剧联系起来,这种多线叙述最终并线的方式频繁地出现在东野圭吾的作品里,将家庭的不幸逐渐出现,越发清晰悲恸。

「是否应该废除死刑」这个话题近年来不断被提及,算是半个文盲及半个法盲的我还是觉得要提出一些看法。

如果当时没有遇见我先生,我现在早就不在人世了,我儿子也不会来到这世界。我先生或许在二十一年前夺走了一条生命,但他挽救了两条生命。而且,他作为医生也在挽救无数生命。你知道我先生拯救了多少罹患罕见疾病的儿童吗?他不辞辛劳地挽救一个又一个小生命,即使这样,仍然说他没有付出任何代价,没有做任何弥补吗?有多少被关进监狱的人根本没有反省,这种人背负的十字架或许很虚无,但我先生背负的十字架绝对不一样。那是很沉重、很沉重,如山一般的十字架。中原先生,你的孩子曾经被人杀害,请身为遗族的你回答我,被关进监狱,和我先生这样的生活方式,哪一种才是真正的弥补?

死刑很无力。

纵观世界法律发展历程, 死刑这一刑罚自古便为保护公民权利而设立, 各个国家各个时期实施死刑的手段多种多样, 这项古老的刑罚制度也在时代变迁中相比于之前越来越宽容, 这也是世界法律界中死刑的发展潮流的体现。在社会契约论中,卢梭认为杀人犯是社会的共同敌人, 人们都同意对杀人犯实施相应的惩罚, 这也是社会契约的内容。虽然此想法属于资本主义早期对于社会形态的认知,不符合国家发展与死刑历史演进的实际情况, 人为地割断了国家、法律演进与死刑的历史联系,但依旧具备现实意义。杀人犯的道德规范本就难界定,而各式各样开脱的理由与借口更是迷雾重重。马克思主义学说认为不仅是死刑, 包括其他所有国家制定出的刑罚, 其实都是国家镇压暴力行为的工具。国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对被统治阶级有权力进行控制, 对其权利在特定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剥夺。在阶级斗争的历程中, 国家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进行处罚, 从而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 这亦是阶级斗争中所不可或缺的。但现如今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 将死刑废除, 这也并没有改变其阶级斗争的本质, 只是为了掩盖资产阶级的阶级性与残酷性。故而, 死刑的存废问题其实是关于阶级斗争形式的变化问题。当社会整体发展现状及经济水平不足时,废除死刑不过是加剧社会动荡。而作为受害者一方,即使在拥护死刑的过程中亦在追寻虚无,一种解脱感,企图以这种「无力地死刑」自救,但倘若看不到罪犯受到自己预期的惩罚,必将背上更沉重的十字架,而此时鼓吹著人道主义、人生而平等、生命权、支持废除死刑以道义感化犯罪者的人不也是一种对受害者的道德绑架吗?

死刑虽然无法让被害人再死而复生, 但却给了被害人的家属一个继续活下去并走向未来的机会。但得到这个机会后,曾经拥有的东西被夺走,并不代表就能回到原来没有那种东西的时候。

总觉得现在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健全,评价某些制度或者道德规范标准都太幼稚且不深入,只能归结出自己没文化。整篇书评自己看来都混乱不堪,逻辑不清,之所以不加事实是觉得事实太让人心碎了,我也只想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心智尚未成熟之时做出一些小小的评论,让我想起商业伦理学老师告诉我们的,当我们现在面对这些案例时,我们可以很轻而易举地做出一些道德评价与选择,可是十年二十年后再看这些案例,或许就完全不同了。现在自己未完全踏入社会,很多评价都是基于从小的道德规范,可能会显得真实一点。即使我现在是个完全拥护继续死刑制度的人,多年后或许也会改变。其实虚无的十字架还是略有点失望的,好像没有达到自己的心理预期水平,不过还是很喜欢这种东野圭吾式叙事方式。越是想深入思考,越发现自己脑子空空,没有文化。一年过去了,乌合之众还是2%,论法的精神才刚下好,百年孤独只看了20%,消遣文学倒是看了不少。最近突然开窍了,觉得理想国也看得进去,打开经典著作的大门后觉得自己以前简直在虚度光阴,希望在十九岁前至少读完一本吧(哭泣)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