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溼和痰溼二者區別:

  其一、脾溼和痰溼,歸根都是溼,溼是六氣之一,這個角度看,本質則一,都是溼氣的一種而已。所謂,六氣了徹,百病莫逃。按張仲景的醫理看把中醫的風寒暑溼燥熱搞弄透,沒有解釋不了治不了的病了。

  其二、痰溼、脾溼。藏象上說,脾胃後天之本。脾屬中土,太陰脾土喜溼惡燥。手太陰肺從土化溼,脾爲生痰之源,這是二者先後關係,溼痰從屬於脾溼,脾溼是根,痰溼是脾溼的一種症狀。

  其三、百病痰作祟。痰,字形看,火炎而病,從這個角度看,痰者,大部分所謂的心臟病,腦溢血,痛風,癌症也都和痰有關了。所謂,生生化化皆因火,火遍長空萬物榮,五臟皆有火,而心統之,有脾溼生火而凝結的痰就是溼痰,所以,脾溼還可以說是較輕靈流通的溼氣,那麼,痰溼就是溼重而火而濁的凝結了粘痰。同樣風可起火,寒也可起火,所謂熱感冒、寒感冒、黃鼻涕清鼻涕就是這意思的,暑天多中風、因其暑較熱更易火滯凝痰。這樣看,似乎脾溼引起的痰溼只是痰的一種。其實,本質還是脾溼爲根本,上燥下溼,源於己土不運而已。

  綜上,總之,六氣互根互化,辯證的都可以於一源,歸根,溼,太陰土氣所化,在天爲溼,在人爲脾,脾主溼,乃生痰之源,肺從化,成駐痰之器。脾失健運,溼氣凝結,溼氣所凝之處即爲痰溼,痰溼可以黏着在各個臟腑經絡筋脈關節,日久也就有了難治的怪病叢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