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12点,一年一度的北影节抢票大战打响。在今年特别推出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主题影展单元,《我们夫妇之间》《林家铺子》《早春二月》《红高粱》等国产佳作将在大银幕与观众见面。

香港资深影评人、香港电影资料馆研究主任黄爱玲曾在自己的电影随笔集《梦余说梦》中,评点诸多因政治原因而被大众忽略的国产佳作遗珠,数部都将在此次北影节一一展映。今日,活字君特编发此文,与书友们介绍这些不容错过的“中国故事”。另附北影节排片详情,祝书友们抢票顺利~

中国电影的凄风苦雨

文 | 黄爱玲

拿起一份‌“中国经典电影回顾展‌”的宣传单,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你可以想象曾拍过婉约清丽的《早春二月》(1963)的谢铁骊,七年后导演了‌“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1970)吗?记得一位国内友人曾说,有时候无缘无故哼起歌来,从喉咙里吐出来的竟是《智取威虎山》里侦察排长杨子荣的词儿,连他自己也会大吃一惊;回头想想,青葱的岁月就是那样在杨排长高亢的嗓子里磨蚀掉的。说的轻轻松松,听的倒有几分惆怅。

1926年,青年知识分子肖涧秋(孙道临 饰)应老同学陶慕侃(高博 饰)之邀,来到浙东小镇中学任教。在前往赴教的轮船上他遇到了丈夫死于广州起义的文嫂(上官云珠 饰),顿生同情之心。在陶慕侃为其举行的欢迎家宴上,他认识了陶的妹妹,活泼大方的陶岚(谢芳 饰)。交谈中方知在轮船上遇到的孤儿寡母竟是老同学李志浩的家小。出于正义和同情,肖涧秋经常资助造访文嫂家,这引起了周围人议论。而肖的正义品格却赢得了陶岚的爱慕,此时的肖涧秋陷入了巨大矛盾之中。

自从打倒‌“四人帮‌”以来,革命样板戏便销声匿迹,民间看了十年的样板戏,不想再看是自然不过的,但官方意图将这段历史从人们的集体记忆中不动声色地抹掉,却令人极度不安。这次回顾展能让它重现人们眼前,从历史的角度看绝对是一件好事,黑的白的灰的,人们应该有足够的能力自己来作判断,但以它作为开幕电影,却总有一点celebrate(庆贺)的意味,令人看着心里有点怪怪的。

电影常常是现实生活最贴切的注脚。在《早春二月》里饰演可怜寡妇文嫂的,就是“文革”初期跳楼身亡的上官云珠。在影片中,她也抵受不了生活的压力而自杀,一如她在另一部同年代作品《舞台姐妹》(1965)里的悲苦命运。上官云珠的女儿韦然在《何以告慰一个屈死的灵魂?》一文中,曾有以下数行令人怆然泪下的文字:‌“妈妈从楼上跳下,落在菜市场准备上市的菜筐里,当时还可以向围上来的人们说出家里的门牌号码……‌。”那是一九六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的凌晨,我几乎听到了那日常生活的窸窸窣窣声。

上官云珠

《早春二月》的故事发生在二十年代中浙东一个叫芙蓉镇的地方,谢晋拍于一九八六年的《芙蓉镇》,说的可是同一个地方?镜头所及,妩媚醉人的江南景色变成了灰头土脑的萧索凄凉。在伟大的红太阳底下,众芳萎绝,片中的刘晓庆与姜文却有若那风雨兰,在凄风苦雨中犹自绽放,不卑不亢。八十年代,从文学到电影,无不‌“伤痕‌”累累,谢晋却成功地将之转化为催人泪下的戏剧,一代人在漆黑的戏院里尽情宣泄,以泪水洗涤伤口,然后走出影院,抖擞精神,迎战无坚不摧的经济大浪潮。

《芙蓉镇》中的刘晓庆

水华导演、夏衍改编自茅盾小说的《林家铺子》(1959)拍的就是经济大环境对普通小市民生活的影响,不过年代是大半个世纪前的一九三一年,地方却也是江南水乡。

水华固然是一九四九年后中国电影的一员大将,夏衍的经历却更能说明作为一个中国文化人的复杂与悲哀。近读丁亚平的《老电影时代》(大象出版社,2002),其中讨论夏衍的一章引述了沈芸的一段话:‌“有一种相当普遍的看法,认为夏衍在一九四九年前是文化人,之后则是文艺的领导人……[他]一方面要执行党制定的方针政策,另一方面在党内又不断挨整,摆脱不了当时的身份和尴尬处境。‌”

电影《林家铺子》海报

丁亚平亦提及夏衍于新中国成立之初,曾因向昆仑和文华两间民营公司推荐了《关连长》(1951)和《我们夫妇之间》(1951)两个剧本而承受过不少压力,也成了后来全国性批判《武训传》(1950)的前奏。因此,当他主管电影后,便采取了比较保险的办法,只改编鲁迅、茅盾等官方认许的作家的作品,但即使谨慎若此,仍逃不了挨批的命运,《林家铺子》于一九六五年被‌“围剿‌”,“文革”时夏衍更和无数同代人一样,进了秦城。

《我们夫妇之间》两位主演:赵丹和蒋天流

至于第五代那一辈的电影,这次回顾展选了陈凯歌的《黄土地》(1984)和张艺谋的《红高粱》(1987),不是质疑它们的‌“经典‌”地位,只可说这选择是太谨慎了。是否也可找张军钊的《一个和八个》(1984)、田壮壮的《猎场扎撒》(1985)和《盗马贼》(1986)、胡玫的《女儿楼》(1985)等来放映?比起《黄土地》和《红高粱》,它们曝光的机会太少,大可借此重新审视那段历史。就拿《一个和八个》来说,它完成的时间比《黄土地》早,艺术野心也绝不比后者小,但际遇却差多了。搞电影节目,重要的是视野。

2002年10月11日

end

北影节排片

新书推荐

本书是当代著名电影评论家、影评人黄爱玲的经典代表作,内容包含了作者2002年以来创作的近百篇重要的电影评论文章。

黄爱玲的电影文字独具一格,篇幅短小,优雅动人,注重个人感受,不摆理论架子,具有极强的可读性。作者具有真正的将电影和人生融为一体的感知力。电影在书中不是文本分析对象,而是一个个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的生命体。正如戴锦华所言:“爱玲的影评文字一如其人,素朴而典雅,平实而醇厚,娓娓道来,余味悠长。在观影谈影间,她投注了自己生命的晖光与温热。”

作者尤爱法国新浪潮电影、香港本土电影,并对日本经典电影和大陆第五代导演作品有极为精深的研究,是所有电影爱好者必读、必备的观影手册。

作者简介

黄爱玲,资深影评人。1976—1985年游学法国,攻读电影,曾担任香港艺术中心电影部负责人、香港国际电影节节目策划、香港电影资料馆研究主任。在电影资料馆工作期间,黄爱玲结合大量丰富的资料,历年编著了香港电影研究专著十多部,并参与影片修复计划。其编著的《诗人导演——费穆》一书被公认为最具分量的费穆研究专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