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80后,新闻系毕业,文艺男青年。成长于黑龙江,喜欢电影和文字。从事影视行业,现居北京。

  我与《小说月报》

  文│黄金

  年底工作特别忙,还在为去美国出差的事情敲定各种细节,工作的性质问题,不能看手机,只要手机一拿起来就放不下,各种需要确认的事宜,琐碎烦琐。为了生活,做着不那么爱做的事情,成年人的无奈,没有办法。

  收到邀约,说让写写这些年和《小说月报》的故事,非常开心地接受了,放下手机,任它在一旁响个不停,现在我要做些我喜欢的、想做的事。

  第一次看《小说月报》纯属意外。我生活在东北一个不太知名的小城市,冰冷萧瑟,看不见春暖花开,只有白雪皑皑。课余生活是非常贫瘠的,所有人都在网吧征战的时候,我捧着一本又一本文学杂志度日。他们都说,你好乖啊,我心想,我并不乖,我只是喜欢看书。

  家楼下有个报刊亭,那会还是杂志们卖得很好的时候,不像现在,今年回家的时候,开着车在城里转了一个多小时也没找到一家报刊亭,很难受,只能网购了。那是1999年第3期的《小说月报》。当时吸引我的是头条作品铁凝的《永远有多远》,我被这个问句震慑到了,这个现在看来像是qq签名档的文字,在当时一个初中生的眼中,是一个无解的问题,我甚至非常认真地想过,永远到底有多远这个问题。

  我迅速地爱上了这个作家,彼时她还不是作家协会主席,接连读到《秀色》《砸骨头》《孕妇和牛》《有客来兮》《阿拉伯树胶》《咳嗽天鹅》等等。也因为《小说月报》知道了越来越多的文学杂志,到了高中便订了《收获》《十月》《当代》《花城》《人民文学》等。这个行为在父母、亲友眼中是不务正业。我感谢我的坚持,无数个课堂上,把《小说月报》放在课本下面偷偷阅读。被没收了多少本书,被找了多少次家长,全然不记得了。

  《小说月报》对于我的影响是很大的,因为喜欢铁凝,初中就找来《大浴女》读,那种文字和人性的震撼,起到了改变人生方向的作用。还有迟子建老师,老乡的原因,我对她笔下的人物和人情有着先天的好感与亲切感。《亲亲土豆》里的女人特别像我的婶婶,《雾月牛栏》的那个场景如同我梦里的东北农村,《疯人院里的小磨盘》在读的时候,我代入的就是我舅舅家的小表弟。除了作家对我的影响之外,我也在这20年的时间里,看着更多的作家衰退或成长。

  之前特别喜欢《永远不说再见》的李肇正老师已经去世多年了,写过《老海失踪》的胡发云老师现在在哪里?我最喜欢池莉的作品不是《来来往往》和《小姐你早》,而是《看麦娘》和《有了快感你就喊》。裘山山老师的《保卫樱桃》《我讲最后一个故事》《搭车记》《脚背》是我反复会看的作品。从胡学文的《命案高悬》开始,到最新的《龙门》,我应该一篇都没有落下过。第一次读到鲁敏的《白围脖》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个作家一定能成。金仁顺的作品也好久不见了,她在做什么还在继续写作吗?谈歌、徐坤、张欣这些老师都在做什么?

  2005年我上了大学,专业和文学无关。那一年徐则臣的《跑步穿过中关村》《居延》和吕魁的《莫塔》对我影响颇深。生活和未来、爱情和梦想是从那会儿扎进我的脑子里的。站在人生的选择阶段,文字对于我除了爱好还是支撑。我甚至衍生了很多特别的爱好,比如统计作者的被选数量,以及期刊的被选数量等等。

  我是一个不太能接受新作者的人,我宁愿看一些名家不那么完美的新作。但这几年中,还是有一些人让我看到了活力和才华。文珍和孙频是两块宝,从《地下》和《同屋记》开始,两位非常受宠的年轻人,越来越犀利,也越来越成熟。只是当年孙频老师多受宠,近一段时间好多作品都没选,不开心。双雪涛和班宇是我们东北的小骄傲了,凛冽的人情很适合影像化,《跷跷板》到底有没有要拍的计划啊双老师。《双河》和《蚁人》你们会不会用?双雪涛老师的《松鼠》和《起夜》也特别好。当然了,最希望你们选的还是孙频的《鲛在水中央》。哈哈。

  现在我30多岁了,书还在看,也感谢新媒体时代的到了,让我真正认识了作者和编辑。甚至会约出来吃饭。吕魁老师介绍我认识了张楚、文珍、郑小驴和沈念。我每个月缠着主编,希望他透露给我新的目录,因为你们的目录出得实在太晚了。哈哈。

  写不完啊,太多故事了,也有太多问题想问了,但最后我想用一些名字来结束这篇小记。

  马津海、王俊石、董兆林、刘书棋、彩罕娜、徐晨亮、汪惠仁、刘洁、徐福伟、齐红霞、赵芳等等。

  从来没有刻意去记,但我却记得你们每个人的名字。

  谢谢你们陪了我20年。不说了,再说要掉眼泪了。

  小说月报微信专稿

  中篇小说

  王 蒙生死恋

  选自《人民文学》2019年第1期

  张 弛起盗心

  选自《当代》2019年第1期

  卫 鸦小镇球王

  选自《鸭绿江》2019年第1期

  王秀梅番外篇

  选自《湖南文学》2019年第1期

  短篇小说

  迟子建炖马靴

  选自《钟山》2019年第1期

  莫 言一斗阁笔记

  选自《上海文学》2019年第1期

  杨少衡有点着急

  选自《芙蓉》2019年第1期

  乔 叶至此无山

  选自《中国作家》2019年第1期

  李云雷杏花与篮球

  选自《红豆》2019年第1期

  朱山坡荀滑脱逃

  选自《青年文学》2019年第1期

  陆颖墨白丁香

  选自《解放军文艺》2019年第1期

  离 鹿清凉剂

  选自《特区文学》2019年第1期

  封二

  作家现在时:房伟

  作家现在时

  作家现在时·房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