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談史說事

公元696年,武則天治下"營州之亂"的爆發,對東北地區的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的一大影響,便是間接導致唐朝逐步喪失了對遼東地區的控制權。

遼東本為漢晉故地,從戰國燕昭王時直到西晉末年皆為中原郡縣。五胡亂華時,遼東為鮮卑慕容氏所據,後燕末年,又被高句麗所竊取。隋朝統一中國後,四次出兵遼東討伐高句麗,不能取勝。唐朝從唐太宗到唐高宗時期,唐軍用了20多年的時候連年征伐高句麗,終於奪回了這片華夏故土。

唐滅高句麗後,於高句麗故地設立安東都護府,治所在平壤,控制著朝鮮半島大半領土。但隨著西線唐軍對吐蕃作戰失利,半島南部的新羅趁機攻唐,唐朝不得不將安東都護府遷往遼東。此後,唐朝對於遼東地區建立了較為穩固的統治。

"營州之亂"的爆發打破了這一局面。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 696年) 五月,遼西營州發生饑饉,契丹首領松漠都督李盡忠與歸誠州刺史孫萬榮共同起兵反唐,殺營州都督趙文翙,攻陷營州,李盡忠自號無上可汗。

在滅高句麗時,為了削弱高句麗故地不斷發生的叛亂,唐朝曾經將依附於高句麗的靺鞨人大量遷往營州。營州變亂髮生後,原本被唐朝強制遷徙到營州的靺鞨人,也趁機作亂,分為兩股東竄,企圖逃回遼東高句麗舊地。這兩股靺鞨叛軍的首領分別為乞乞仲象(其子就是著名的大祚榮)和乞四比羽。

靺鞨叛軍東竄後,首先向唐朝安東都護府所在地的新城發動進攻。此時唐朝在遼東兵力很少,但是安東都督裴玄珪率軍固守,叛軍久攻不下,只得轉攻遼東城。遼東都督高仇須率數百人與之交戰,竟以少勝多,大破叛軍,俘虜一千多人。唐朝廷得知遼東被襲,軍情緊急,派名將薛仁貴之子薛訥率兵五萬前往支援,由於遼西走廊已經被契丹叛軍佔領,唐朝援軍只得從山東登州海路出發。唐援軍抵達之後,連敗叛軍,叛軍損失慘重,向遼東東部地區逃竄。

遼東地勢東高西低,西部的遼河平原為漢晉以來傳統的漢人定居和農耕區,漢晉遼東郡,唐朝安東都護府的統治中心都在這裡。而東部山地,則是早期高句麗國的核心地區,易守難攻。唐滅高句麗後,也並未在此地建立起統治,叛軍竄入此地後,憑藉地利與唐軍對抗。由於海路運輸艱難,唐軍平叛進展緩慢。

正在此時,營州之亂得以平息,契丹人大部投靠了突厥。突厥可汗聯合契丹,在從西北到東北的漫長戰線上對武周發起了全面攻擊,聖曆元年(698) 八月,東突厥默啜可汗進攻靜難、平狄、清夷等軍,殘破媯州、檀州、蔚州、定州、趙州。聖歷二年( 699),契丹進犯河北。久視元年( 700) ,契丹再次進犯,一度西懾太原,南震燕趙。在這種局面下,武周不得不以主要兵力對付突厥和契丹,暫時對靺鞨叛軍採取羈縻政策。武則天派出使者,封乞四比羽為許國公,乞乞仲象為震國公,赦免他們從亂之罪。然而,乞四比羽拒不奉詔。鑒於遼西走廊被切斷,據險自守的乞乞仲象、乞四比羽又暫時構成不了太大的威脅,武則天只得暫時隱忍,選擇首先解決契丹問題。

700年,在狄仁傑的舉薦下,武則天任命李楷固為左羽林衛達將軍率部征討契丹。李楷固是契丹人,本是營州叛亂中孫萬榮賬下大將,曾給唐軍造成慘重損失,在孫萬榮死後降唐。鑒於其武勇過人,武則天沒有殺他,反而以其為征討契丹的統帥。李楷固也沒有令人失望,他指揮的東征軍從盧龍出塞,轉戰大凌河流域,連敗契丹,成功收復了幽州通往遼東的陸路通道。

在李楷固取得了第一次東征勝利後,武則天轉手開始解決在東北割據的靺鞨人問題。此時乞乞仲象已死,其子大祚榮繼任叛軍首領,仍自稱震國公。李楷固奉詔以左羽林衛大將軍的身份討伐大祚榮、乞四比羽。東征的唐軍首先將兵鋒指向了靺鞨人兩大集團中相對較強的乞四比羽集團,702年,唐軍與靺鞨軍在鴨綠江畔展開大戰,唐軍大勝,陣斬乞四比羽。初戰告捷,武則天大喜,加封李楷固為燕國公,令其率兵繼續進攻大祚榮部。狡詐的大祚榮深知正面迎戰非唐軍敵手,便採取了誘敵深入的戰術,一面大力招納靺鞨各部共同抗拒唐軍,一面不斷向深山中撤退,誘使唐軍追擊,於險要之地設伏。李楷固統率的唐軍犯了輕敵的錯誤,長驅深入追擊,到了天門嶺,遭到靺鞨各部及高句麗殘部的伏擊,戰敗而歸。

天門嶺之戰失利,導致東征軍以前的努力化為烏有。唐朝不得不收縮防線,以應對東北的風雲變幻。首先大祚榮贏得了喘息之機,兼并了乞四比羽的部眾,從容建國。大祚榮建國後,還主動向突厥派出使者,加入了突厥陣營。契丹人勢力也復振,聯合突厥,再次進犯遼西,唐朝幽州與遼東之間的交通線又一次被切斷。

這時孤懸東北的安東都護府陷入東突厥勢力的東、 西、北三面威脅之中,處境十分危急。不過大祚榮為唐朝的國力所震懾,並不敢出兵進攻安東都護府,反而努力求唐朝的冊封,使得安東都護府在遼東繼續存在著。但是,隨著渤海國勢力在遼東不斷膨脹,高句麗遺民紛紛投奔,安東都護府難以立足,最終在唐玄宗開元二年(714年)遷離遼東。唐朝並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承認了其國的合法性。東遷的安東都護府已有名無實,最終於安史之亂後的761年廢止,遼東也淪為無人管治的空白地帶,直到唐末為契丹所佔領。

此後的遼東,先後處於遼國、金國和蒙元的控制之下,漢人勢力不能達於此處近七百年。直到明洪武年間,明軍攻入遼東,才結束了這一歷史。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