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質疑潘建偉教授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

  方舟子主要質疑潘建偉的量子加密通信有誇大嫌疑,並且是好大喜功的實驗。

  事實上,科學精神的核心是質疑,這一點方舟子並沒有錯。但是質疑精神需要有證據,有底線的質疑。而不是泛泛其談,一味地貶低潘建偉,甚至人身攻擊。

  至於量子加密通信到底在應用實踐中有多大的作用,我想網友們是沒有水平可以拿出確鑿證據反駁的,包括方舟子本人。隔行如隔山,如果沒有紮實的量子力學基礎,以及相應的科研經驗。一味地貶低潘建偉,這是完全不妥的。

  那我們該如何質疑呢?

  那就是相信同行的評議。量子加密通信的安全性並不是潘建偉提出的。

  1993年的時候,貝內特就率先提出來量子通信的概念,此後又要衆多科學家從理論上嚴格分析過,並一致認爲量子通信可以在原則上做到絕對安全。

  就好像,製藥學家質疑電腦專家一樣。

  首先潘建偉教授在2013年的時候將自己的研究論文發到了國際權威物理學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2015年,又將新的研究論文發在《自然》期刊上。他的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學術界的認可。

  當然,同行的反對聲也有,但是主流還是認可的。

  其實任何科學論文或多或少都會遭到質疑,科學正是在質疑聲中進步的。狹義相對論剛發表時候,不僅遭到學界反對,還被冷漠了好幾年。但是這也無法阻止相對論的偉大。

  科學理論就是在不斷地試錯中進步出來的。

  以前,我們在基礎科研領域落後了,所以科研領域的質疑聲也少,因爲研究的都是西方玩剩下的,前人都已經做出來,所以是行得通的。

  現在我們在某些領域不僅追趕上了西方,甚至還在超越,這就要求我們自己在沒有前人探索的路上獨自前行。

  方舟子的邏輯在於:西方人都搞不懂量子通信,中國人能行嗎?

  事實上,中國人也應該承擔起對未知科學領域的試錯責任。

  曾經的西方科學家拿了政府大量補貼尋找以太,最後發現以太不存在,但是這並不證明這些錢白花了。反而這個“失敗”的實驗證明了光速不變,這也爲相對論的誕生奠定了實驗基礎。

  科學家有時候總是在某一領域使勁較真。比如證明量子力學完備性的貝爾實驗。雖然科學家普遍認爲量子力學是完備的,但是貝爾實驗還是飽受漏洞,科學家總是想找到完全沒有漏洞的貝爾實驗證明量子力學的完備性。

  正是這種較真精神,纔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

  按照方舟子的邏輯:中國人在未知領域稍微探索一下就行,如果沒有成效就應該收手。

  按照這種邏輯,尋找引力波是勞民傷財的工程。因爲人類花了整整一百年才被證實了引力波的存在,這其中不知道花了多少錢。

  我認爲,我們不僅要在未知領域不斷探索,還要不怕錯。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國在基礎科學領域佔據一席之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