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业冬天永远不会来。 这个行业解决的是通信问题,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不比水和电差,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可以一天不喝水和吃饭,但是一天不玩手机是不行的。只是,由于通信的普及,从一开始的高科技前沿行业发展成了人人触手可及的普通行业而已,连小学生都有智能手机了。随著5G的发展,到时还能带动新的一轮高潮,各种5G产品应运而生。

随著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发展,各种应用越来越受欢迎,移动用户的使用习惯也发生了变化,减少了通话和短消息彩信的使用,而数据流量越来越多。所以运营商的语音通话和短彩信收入严重下滑,但是数据流量收入大增涨。目前人均使用流量超过2G,按照工信部给出的流量平均费用是26元G,那么人均消费流量就超过50元了。

不少民营企业抓住了互联网的先机,像腾讯阿里的成就超过了国企三大运营商。微信QQ等社交软体的出现,传统三大运营商的短彩信功能已经渐渐没落了,目前已经沦为广告的天堂,用户也只是用简讯来接收验证码和绑定各种账号而已。很多用户表示:很久没有接收到人发的短彩信了。短彩信在以前过年被用户拿来发送祝福信息,但是现在都用微信抢红包。感谢您的阅读,欢迎留言吐槽、点赞、分享、收藏、关注,谢谢!


到了。甚至更严重,目前通信行业面临的已经不是寒冬期,而是永无止境的冰河纪。5G来说目前带宽已经超出需求。5G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应用。即便出现应用,因为科技的发展,5G的部署也会非常快完成,而且成本很低。估计也就一两年就完成了。这一点从通讯发展的历史就可以看出,2G部署差不多用了十来年,3G差不多四五年,4G差不多两三年就部署完成了。5G时间只会更短。

所谓得第六代加卫星通讯,其实意义不大。现在也有卫星通讯,卫星通讯的270ms时延是不了克服的短板,只能是地面通讯的一个补充没有替代作用。

所以通信面临的是已经成为夕阳产业的问题,已经不再是是不是寒冬的问题,而是进入回暖无望的冰河纪。通信企业不转型只有死路一条。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设备商都在裁员,并谋求转型。如果不转型就会变成下一个破产的通用。目前来看国内设备商中华为转型似乎比较成功,中兴则因为内部文化太朽,山头林立相互之间争权夺利完全不顾企业死活,所以虽然也尝试转型但是转型失败,目前不得不对外宣称专注主业。烽火、大唐也在整合试图报团取暖。

当然对于运营商问题不大。通信网路就像是自来水管网,需求永远存在。运营商以后会变成自来水公司一样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当然如果运营商进军内容和服务提供商的话情况会有不同。但那样一来其实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运营商了。和设备商转型是一个道理。


不,是寒冬期快过了,在业内人士感到寒冬期到来时,国内人士大部分都没有感到,现在有感觉时,5G通信普及也就是1~2年内的事了,且5G通信应用领域比现4G网多了人工智慧、无人驾驶等新应用高端技术领域的加入,所以现阶段不是寒冬期到来如否问题,而是寒冬期即将过去时期,例如国内八大富商投资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领域(互联网汽车、充电桩、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地图等),科技前沿技术在还没有被发明应用出来前,你现在开始进入抢占一个好位置,为时未晚。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