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總喜歡把“焦慮症”掛在嘴邊。

  一遇到點什麼事,不管大小都要說自己焦慮的不行,扛不住了,巴不得身邊所有人都給他貼上“焦慮症”的標籤。

  但他本人似乎並沒有受到太多的影響。

  也許是做事煩躁了些,容易發脾氣,但當事情解決之後,又恢復了從前,和朋友們有說有笑,沒啥特別的反應。

  有一些人會覺得,心理問題是個新鮮的東西,好像很時髦,喜歡把這些東西套用在自己身上。

  但你們真的知道什麼是焦慮症嗎?

  首先,我們需要區分焦慮和焦慮症,雖然只是多了一個字,但兩者並不能等同。

  很多人都會有焦慮的感受。

  比方說快要到期限了,但工作報告卻還沒有寫完;

  又或者即將參加一次重要的考試,卻感覺沒有準備充分。

  在事情還沒發生之前確實會很焦慮,但隨着事情的結束,這份焦慮的情緒也同樣過去了。

  這其實都是正常的焦慮情緒,它們都存在明確的誘因。

  但焦慮症可就不一樣了。

  患有焦慮症的人可能在沒有明確誘因的前提下就莫名其妙的感受到了持續的焦慮。

  並且這種情況往往會持續幾個月,甚至更長,期間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此外,患者在生理上還會出現肌肉緊張、發抖、出汗、頭暈、心悸、痙攣等不適反應。

  2

  說一個真事,《住在我心裏的猴子:焦慮那些事兒》的作者丹尼爾,就曾經是一個典型的焦慮症患者。

  有一次,他計劃4小時至少完成500字,可是爲了確定幾個詞語的用法,他停下來上網查了資料,接着就開始分心。

  其實這很正常,每個人都可能遇到過。

  但時間一晃,兩個小時過去了,卻沒有寫出來幾個字。

  丹尼爾開始焦慮了,想要重新集中注意力開始寫作,但越想集中注意力,就越發的焦慮,雜念也不斷地增多。

  進而,他開始產生不好的聯想。

  “我這麼焦慮,肯定寫不出好文章,然後編輯就不會再和我簽約,我就失去了收入的來源,交不起房租、沒錢看病、甚至沒法生活。”

  接着,丹尼爾產生了強烈的生理反應,呼吸急促、出汗、坐立不安、顫抖、想要逃離這個環境。

  這是一個典型的焦慮症患者,我們重新回顧一下這個經典案例,可以找出幾個明顯的特點:

  第一個是“無法控制”,丹尼爾走神之後,無法重新集中注意力;

  第二個是“明顯的生理反應”,他出現了呼吸急促、出汗等反應;

  第三個是“對未來的恐懼”,由沒有完成寫作計劃這件事,衍生到擔心今後的生活問題。

  也就是說引起他焦慮的原因,不再僅僅是當下的事件,更是未來的不確定性。

  如果他的擔憂在未來沒有發生,焦慮就可能消除。

  焦慮並不等於焦慮症。

  所以當你下次再要脫口而出“焦慮症”三個字的時候,可以想想,我是否滿足這三點呢?

  如果沒有,那就放下心來吧,你並沒有患上“焦慮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