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接触古代人画押按手印,大多由古装电视剧中看到,例如犯人认罪后画押、穷人卖身契等等,事实上,古人也会在房契、地契的交易转让中,都会按手印。那么,古代并没有现代的快速指纹鉴定,那他们单靠画押手印,就能分辨真假吗?

道光年间的押印契约 (网上图片)

在古人,很多人都不识字,大概能写自己的名字已经非常厉害,所以,要在一些重要文书中,代表著同意、产生法律效力,赋予文书的确实时,按手印的确相对可行。而有知识、文化及身份地位的人,通常都拥有自己专属印章。

据了解,最先普及的文书确定方法,并非按手印,而是画圈或者画十字。不过后来官府发现,圈及十字并不能区分和确定是否为当事人签下,所以就利用手印指纹这个与生俱来且每人都不同的特性,作为当事人确认的证明。官府也会专门培养一批分指纹的人,稍加训练就能清楚辨别指纹谁属。

同治年间的押印契约 (网上图片)

考古学家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半坡遗址,出土陶器印有清晰可见的指纹图案,而随后也出土不少文物,多处体现指纹应用。在1975年12月湖北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穴盗》记载了古人按手印时,会将整只手的纹路都记录下来,以供参考:「内中及穴中外壤有膝、手迹、膝,手各处。」也可见中国早在秦代,司法人员已将手印作为破案方法,并对作案现场司法检验的物证。

《睡虎地秦简》部分 (网上图片)

此后历朝历代也习惯沿用在文书上以手印指模、掌模为鉴。在中国古代,当兵都要造册,叫做「箕斗册」(「箕斗」即为人手上的指纹),登记士兵手印中的指纹,以便检查。这表明当时己能对指纹按形态、结构作正确分类,并将这种分类特征和知识应用于社会。到了唐代,手印鉴定技术成熟,因此唐朝的契约、遗嘱等文书上面都有指纹。

1927年,德国的罗伯特·海因德尔(Robert Heindel)著有《世界指纹史》 (A World History of Fingerprint),指出中国唐朝的贾公彦,是世界上提出用指纹识别人的第一个学者。到了南宋,提刑官宋慈首次采用了指纹断案,他写的《洗冤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书,当中也有篇章讲述破案采集指纹的案例,总结前人经验,正式提出将手印中的指纹识别,作为判定人的方法。随后指纹的鉴定使用开始大规模普及。

影视中的宋慈 (网上图片)

至于西方对指纹的研究,是从17世纪开始,到了19世纪末才用指纹断案。1880年,英国医生亨利福尔兹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文章,讲述指纹会在杯子上留下痕迹,可以用来证明罪犯身份。1892年,英国科学家法朗西斯盖尔顿(Francis Galton) 发表了《指纹学》,提出了三个影响重大的科学论点:指纹终生不变、指纹可识别、指纹可分类。到了1896年,高级警官爱德华·理查德·亨利(Edward Richard Henry)提出亨利指纹分类系统,将指纹分为「乎拱型」、「凸拱型」、「挠骨环状型」、「尸骨环状型」、「螺纹型」五种类型。20世纪初,这种指纹分析方法相继为世界各国采纳,并在此基础上,使指纹学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网上图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