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糾纏

是量子波動性,或者叫相干性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不是以前人們認為的那種「詭異」的超距相互作用。

也就是說,完全從波的角度就可以理解量子糾纏。

雙光子糾纏實驗是,光波的相干長度達到了遠處測量的偏振片,因而受到偏振片的影響,選擇了其中一個偏振片的偏振方向。

金剛石色心原子糾纏,實際上是它們通過連接它們的光纖通道發生了共振,共振當然是相干的。

相干的兩個量必然相關,如果忽略相干的建立過程,看起來就是「超距」相關的。

如何在實驗上證明以上論斷?

雙光子糾纏可以做不對稱測量,讓一個偏振片距離糾纏光子產生晶體很近,另外一個很遠,按照超距糾纏的理解(這裡還有很多隱含假定),距離遠近與實驗結果應該無關(除掉信號強弱,衰減,等因素),但根據上面的說法,距離近的偏振片影響應該更大,因子光子對會更多地選擇距離近偏振片的偏振方向,實驗可以區分兩種解釋。

金剛石色心的共振可以通過激發光纖一端的色心,看另一端是不是也會激發。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