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是一个跺跺脚,上海都要抖三抖的流氓大亨。蒋介石就曾说过,如果我这个总统是上海地面上的皇帝,那么杜月笙就是地下的那个皇帝,其财力和影响,皆可见一斑。

  杜月笙这个人,表面是商人,偶尔为政客,实际是黑社会,但对于他,却很难用流氓或者君子这种词语去评判他,在好人面前他或许是坏人,在坏人面前他或许又是好人,赚钱不择手段,做人却常有底线,他是白人中的黑人,黑人中的白人,是将中国的中庸之道发挥到极致的人,却又是利用权力和关系这个杠杆,将自己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赚得盆满钵满的大赢家,鼎盛时期,杜月笙身兼70多个银行、企业的董事长,腰缠万贯而又风光无限。

  毋庸讳言,杜月笙是一个通过在国民党高层借助“保护伞”而将白道生意做得最大的商人之一,又是通过“保护伞”将黑色生意做到极致的黑社会老大之一,他的成功,固然有左右逢源和不择手段,但会做人、会做事也是他的显著特点。

  杜月笙曾经有一句名言,他说人生有三碗面最难吃,一是人面,二是情面,三是场面。人面,就是人要注重自己的面子,做事上下融通,恰如其分,不可失了身份,丢了面子,要做一个既尊重他人,更懂得自重的人,所以他还说:“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可见他自诩为“有本事没脾气”的人,他对做人的评判和要求,一目了然。

  情面,就是要讲情谊,讲亲情、乡情、友情、商情、兄弟情。对于友情,他说过:“钱财用得完,交情吃不光。所以别人存钱,我存交情。”他做如其说,当年戴笠考上黄埔军校,身无分文,作为拜把兄弟,杜月笙每月定期给戴笠寄生活费,献出了一个兄弟的深情厚谊。

  至于场面,是指人要撑得住场面,场面上的面子,不能马虎,在场面上给自己足够的自信,给自己的脸上贴金,通过场面来树立自己的形象和威望,从而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

  杜月笙的一生,几乎就是在小心翼翼地吃着这“人生三碗面”,他也是通过对这三碗面的小心翼翼,认真坚守,而实现了个人价值最大化,个人利益最大化。在这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他从不得意忘形,他争取利益最大化,但做人却有底线,有边界,坏事做过很多,好事也做过不少,那么他做过哪些让人惊叹的大事呢?

  淞沪会战期间,杜月笙曾让自己的帮派成员全力以赴帮助中国军队抗日,做了很多提供情报、带路、暗杀日本侵略者军官和后勤军人的事情;会战结束前,他与戴笠合作,帮助戴笠在上海建立了针对日寇的情报网络;他参加了上海抗敌后援会,筹集了大量的毛巾、食品、香烟等物资,送给前线抗战士兵,全力支持抗战;

  抗日英雄谢晋元孤军驻守四行仓库期间,杜月笙还为谢晋元的“八百壮士”送去补给物资,整整五大卡车;应八路军驻上海代表潘汉年之托,杜月笙还从荷兰进口防毒面具1000副,无偿送给八路军使用;

  上海沦陷后,日本侵略者为了巩固侵略统治,放肆拉拢“上海三大亨”,张啸林因此成了汉奸,黄金荣也不得不表面配合,唯独杜月笙坚决拒绝了日本人的威逼利诱,放下手中大量的生意,逃到了香港去躲避。在民族大义面前,保持了自己的气节,确保了大节不亏,这应该是杜月笙做过的最惊人的大事。

  当然,临死前,他还将大把别人向他借钱的欠条全部烧毁,其中最少的5000大洋,最贵重的一张欠条是500根金条,这也十分惊人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