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英雄的独立电影并不少,而随著时间的推移,后续将会出现更多的漫威英雄独立电影。

漫威英雄独立电影有:《蜘蛛侠》、《钢铁侠》、《美国队长》、《雷神》、《无敌浩克》、《蚁人》、《黑豹》、《奇异博士》、《惊奇队长》《死侍》、《毒液》、《金刚狼》、《恶灵骑士》、《惩罚者》、《刀锋战士》、《超胆侠》、《黑凤凰》等等。 《复仇者联盟4》作为「漫威电影宇宙」第三阶段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漫威10周年的一个总结。那么《复仇者联盟4》之后将会有哪些漫威英雄独立电影上映呢?下面我就给小伙伴们介绍一下:

1、《X战警:黑凤凰》,2019年6月6日(已上映)

2、《蜘蛛侠:英雄远征》,2019年6月28日(正在热映)

3、《黑寡妇》,2020年(美国)该片剧本也已完成,有望于2020年夏季上映。

4、《毒液2》,2020年10月02日(美国)

5、《奇异博士2》,2021年5月(美国)

5、《黑豹2》,2022年(美国)


你好,我是「动漫大叔」。超级英雄独立电影只拍三部,可以说是一种习惯,也可以说是一种巧合,并不是绝对的。

其实不光漫威,DC的超级英雄电影貌似也是最多拍到三部曲,《蝙蝠侠三部曲》就是个例子。至于漫威,例子就更多,《钢铁侠1-3》、《美国队长1-3》、《雷神1-3》基本都是「脍炙人口」。至于为什么都要做「三部曲」,小编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

《蜘蛛侠三部曲》的成功:

蜘蛛侠作为美国受欢迎的「超级英雄」之一虽在多年以前就被版上过荧幕,但直到2002年-2007年,索尼用6年时间为我们展现了史上第一个「现代蜘蛛侠」。

观众第一次在电影院看到了动作行云流水、特效逼真的蜘蛛侠。这三部《蜘蛛侠》作品,票房一部高过一部。而最终停留在第三部的原因,主要就是由于导演与制片方的不和,使「反派过多」而倒是剧情混乱,使票房高涨的同时,口碑下滑,最后这部经典系列作品停留在了第三部。

而托比版的《蜘蛛选》,从此成为了现代「超级英雄电影」的奠基之作,比2000年开始上映的《X战警》系列成功很多。为今后的「超级英雄电影」拍摄留下了很多借鉴。其中有一条就是,「策划初期,先计划到第三部的内容。」而不是「拍一部,算一部」。

之后「安德鲁·加菲尔德」版本你的《超凡蜘蛛侠》也是计划拍成三部曲,后来由于票房、口碑平平而提前结束让「蜘蛛侠」加入了「漫威电影宇宙」。

也就是说,「超级英雄电影」并非只能拍到第三部,只是在制作初期,先按照三部曲的故事及预算去策划,然后依据效果,再考虑第四部的问题。

考虑到剧情及演员的年龄:

从剧情角度出发,正常剧情发展的顺序就是「起因-发展-结果」,对于电影来说也是如此,一个坑如果从第一部开始就有,到了第三部还没填上,观众势必会疲劳。所以,通常大致的故事,都会在第三部之后结束,而即使有第四部,也会换一种形式出发,必反说《X战警》拍完前三部之后就改成单人电影或重启时间线(《变形金钢4》与前三部基本就是重启的关系)。

另外,演员的年龄也是问题,一般三部曲作品,最快要5-6年,慢的话可能需要10年。这对原来说是个考验,若一部一部的签合同,制作方肯定担心演员因为上映效果不好不拍了,或上映效果太好,演员怕自己的演技被定格或要求涨片酬,也选择离开。而一次签个10部8部的合同,只能签新演员,对于已经有所成名的演员肯定行不通。所以,索性就三部三部签。

而且,若拍摄第三部以后的作品,会不会因为演员的「年龄增长」而使角色失去了魅力,特别是蜘蛛侠这种「少年英雄」。若保持剧中人物年龄不变,用化妆、特效让演员强行装嫩的情况,会不会出现「柯南」那种「万年小学生」的情况,也不得而知。所以,《X战警》要重启时间线并换年轻演员。

但这并不是绝对的,还是会有第四部诞生的:

以上的分析,严格来讲只是针对「至今为止没有出现第四部」的原因,而不是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所以说,只要机会适当,还是很有可能有第四部作品诞生的,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若「小罗伯特·唐尼」想拍《钢铁侠4》,漫威肯定不会拒绝。

现在的「超级英雄界」,最有可能推出第四部作品的,就是《雷神》,海总的「续约」,让我们在看到了《银河护卫队3》的同时,也看到了《雷神4》的影子,也真希望《雷神4》是史上第一个出到第四部演员都没换的「超级英雄电影」。


如今,不论是漫威还是DC都已经看到了这些阻碍「三部曲」继续延续的障碍,而且正在想办法避免,DC「蝙蝠侠」重启并启用了「年轻演员」,漫威让「蜘蛛侠」回归中学时代,漫威新剧《上气》的演员招募被控制在20-29岁,这一切都说明了,「超级英雄电影」正在打破「壁垒」,向第四部曲进发。


——关注「动漫大叔」,了解动漫风潮。
常言道事不过三,这句话对电影来说也比较实用,过多的续集如果处理不好,只会让电影烂尾,口碑直线下降!

好莱坞很多电影的续集,已经用事实证明了,超过三部曲的电影,是多么的容易口碑崩盘,基本上创造一个IP系列,如果能够出续集,黄金时期就在两三部左右,多了容易让观众审美疲劳,这已经产生了很多前车之鉴,让人不得不防。

其次漫威的电影宇宙布局与好莱坞其他电影不同,好莱坞的其他电影,如果是出续集,基本上都是重新制造一个反派,写一点剧情,最后打败反派,如此千篇一律的翻拍下去,看到开局就知道结尾如何了!当然,也有部分电影的续集相当的成功,不过这基本上都是凤毛麟角,少部分电影而已。

漫威电影如果一定要出一部个人电影,那这个角色一定对整体剧情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我们来看看漫威之前十年的布局,漫威每推出一部电影,基本上都是为了一个目标而服务的,个人电影三部曲能够全部拍摄完毕,证明这个角色有他的价值,并且三部曲已经可以很好的阐述清楚这个角色的成长阶段。

没有必要在继续重复累赘的多加一些没有用的东西进去,有时候,多了也不一定是好事,比如钢铁侠,漫威的人气角色,最后一部个人电影是在2013年,一直到《复仇者联盟4》上映,足足过去了六年,这么长时间,以钢铁侠的人气,完全可以在继续拍摄《钢铁侠4》但漫威迟迟没有这样做?是什么原因呢?放著赚钱的机会不干,还想什么呢?

其实漫威不是不想拍《钢铁侠4》,而是不敢轻易迈出这一步,如果为了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如果发生意外,那毁掉的是整个复仇者联盟,钢铁侠的前面三部曲,已经非常好的讲述了钢铁侠成长的历程,从一个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大少爷成长为敢于担当钢铁侠,有责任感的钢铁侠!

《钢铁侠1》总结一下就是托尼.斯塔克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一个过程,继承了斯塔克工业的他,别的没有,就是有钱,在各种名誉上,他已经站在了许多人一生都达不到的顶峰,这是他父亲霍华德留下的辉煌,托尼完全就是一个纨绔子弟,富二代,这一切的转折点,在他被绑架之后发生了变化!

他放弃了斯塔克工业武器制造,他明白了责任的意义!

《钢铁侠2》有责任,但成为超级英雄不是那么容易的,托尼.斯塔克陷入了迷茫,因为战甲的后遗症,让他自暴自弃,最终托尼战胜自己的心魔,我们看到了他的成长。

《钢铁侠3》离开战甲的钢铁侠是什么?这一切的意义在哪里?如果没有战甲,你又有什么用?

自从齐塔瑞人入侵地球之后,钢铁侠一度陷入了一种非常复杂的心境,他对战甲变得非常依赖,战甲才能给他安全感,最后钢铁侠成功明白,他不是因为战甲而是钢铁侠,而是钢铁侠有了战甲,这两句话虽然有些绕口,但意义完全不同,托尼.斯塔克就是钢铁侠,而不是战甲叫钢铁侠,钢铁侠存在的意义就是那一颗责任心。

钢铁侠用三部曲,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同时也非常好与主线吻合,漫威的其他电影也是如此,《雷神》三部曲,也是讲述雷神的成长经历,《美国队长》也是如此,这其中经历了很多,三部曲刚刚好,如果多来一部,这标准就很难把握。

除此之外,漫威电影自从2008年《钢铁侠1》成功之后,之后的电影都是有一个详细的计划的,这就比如,漫威电影宇宙就是一棵大树,超级英雄的个人电影就是枝条,这些枝条都是服务于大树,同时树干也给它们提供支撑。

这就好比,从2008年到2012年,漫威所拍摄的电影就是服务于《复仇者联盟1》,这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个人电影服务于《复仇者联盟2》,第三阶段的个人电影服务于《复仇者联盟3》与《复仇者联盟4》。

其中个人电影的剧情穿插,与主线总结都是息息相关的,都有联系与牵扯,简单来说,漫威电影宇宙在电影还没有拍摄之前,已经把个人电影的剧情与主线相互联系起来的,在这其中,如果多出一部个人电影,势必会对整体安排有影响。

所以到现在为止,漫威个人电影系列,一直没有超过三部曲,不仅仅是因为三部曲已经满足了角色的成长需求,还因为要与整体剧情安排要相符合!

目前漫威还有一些电影系列没有达到三部曲,如果后续对主线有突出作用,自然会陆续拍摄,如果对漫威的第四季度没有重要作用,想必也止步于此。


我觉得漫威电影之所以这样,是为了突出自己的信心,迪士尼在获取漫威版权后,在拍摄电影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但是当初漫威的电影IP,或者说可以拿得出手的IP,和DC相差甚多,当时超人和蝙蝠侠都有了不错的影视改编作品,而且票房都很好。再一个,在开始漫威宇宙的时候,早期拍摄过两部有关《绿巨人》的影片,都是环球 制作的,其中一个是环球自己制作发行,一个是漫威制作环球发行,所以迪士尼在接受后,不希望观众受到前两部作品的影响,要知道当时两个绿巨人让很多漫画迷都并不看好,感觉没有任何关系,是IP的滥用,所以迪士尼决定启动三部曲计划,在当时启动这样的计划,预示著直接一个超级英雄电影的投资储备,就在6亿美金以上,这只有财大气粗的迪士尼可以做出如此承诺,它保证了就算第一部电影没有取得好的市场预期,也可以支撑续集来满足漫威迷的需求,目前来看,这样的做法是十分富有成效的。

《钢铁侠》在启动三部曲的时候取得了开门红,但是《美国队长》和《雷神》的首部作品,实际在票房反应上很一般,按照以前的拍摄思路,如果没有最初的三部曲承诺,很多制片公司都会中断这个看上去一上台就赔钱的作品,但是在迪士尼坚持下来后我们不难发现,不仅美国队长3和雷神3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票房,就连全新的黑豹都是12亿美元的收益,从一开始的大胆尝试,到现在的完全打开影迷们的品牌认知,迪士尼这个前期的承诺可谓收获到了巨大的收益,让自己的后续作品都可以获得不菲的关注。

另一方面,不仅是三部曲让超级英雄故事可以有个很好的关联,漫威通过彩蛋形式,和超级英雄客串的形式,也让自己旗下的剧集变得都拥有连带关系,这使得原来只喜欢一个超级英雄的影迷,也因为要弄清彼此关系去看了另外超级英雄主演的电影。就好比很多期待浩克的观众,能在雷神3里看浩克演出,也是十分开心的事情。


漫威电影三部曲,似乎是一个定律。

不管是索尼拍摄的经典蜘蛛侠三部曲,还是漫威电影宇宙当中,钢铁侠、美国队长和雷神复联三巨头,都各自有各自的三部曲,就连福克斯旗下的金刚狼个人电影,也都是只有三部。

似乎3这个数字,在英雄的个人电影中,有著不可分解之谜!

三部曲,同时也是好莱坞许多系列电影做法。因为三部曲,有一个完整的故事闭环。

第一部,介绍人物矛盾的故事起源;第二部,描绘英雄成为英雄之后,面对普通人和英雄,双重身份的压迫,最后找到一个平行点;第三部,反派直到英雄身份,将其亲人抓捕,威胁英雄,并用点扯难题,来升华英雄,最后被英雄完美化解。

是一个完整的人物成长曲线。

演员状态

其次,由于拍摄时间的问题,三部曲起码也是要五六年的时间,有的时候,演员已经无法适应当时的状态了,故而不得不终止这个系列。

这是客观原因。

投资不再

并且,也是会由于前几部电影的票房和口碑,投资方会考虑是否会继续进行投资。

比如托比马奎尔版本的蜘蛛侠三部曲,原本还有第四部第五部的,但是由于《蜘蛛侠3》票房没有达到预期,故而也是停止了投资。自然也就没有《蜘蛛侠4》了。

演员的自我修养

但是,钢铁侠系列,不仅口碑良好,票房爆满,并且,在拍摄完《钢铁侠3》之后,钢铁侠还出现在在《复仇者联盟3、4》当中。

这又是为什么?

这是由于演员选择的问题,演员不想为了一个特殊的角色,而禁锢了自己的无限可能性,选择在履行完合约之后,不再续约,也是有可能的。

综上所述,三部曲其实是一个完美的选择。


其实漫威没有公开说过个人电影只拍三部。只不过现在个人电影拍的最多的也只拍了三部,就仨人,俩人已经谢幕了。就剩一个雷神,传言会有雷神4,但不官宣,谁也说不准。

个人电影不连续拍太多,其实是出于品控的需要。人物弧光的发展是有周期的,一个角色发展完成后,再继续拍就有狗尾续貂的感觉。传统系列电影拍到后来越来越烂,往往是这个原因。

漫威最不缺的就是角色,7000多个漫画角色,一年三部电影,再拍几十上百年都够了。没有必要竭泽而渔,把一个角色拍到烂。

再说人气角色也不是只有在自己的个人电影里出现这一种玩法,四处客串也可以啊。


漫威独立电影不是拍得越多越好,只是要符合特定情况,浓缩才是精华


这很简单,因为漫威所有独立电影都要和复仇者联盟系列有联系,出来3部后剧情与复联剧情已经相吻合,再有的话就与复联系列相冲突。

但是我们不能保证以后不会再有4、5……或者更多。


因为拍的过多,观众会审美疲劳。而且观众的意识里必须一部比一部精彩,哪怕是和上一部同样精彩那也是不如上一部。拍的越多压力就越大,要求就越高,也就越难符合观众的口味。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