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英雄的獨立電影並不少,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後續將會出現更多的漫威英雄獨立電影。

漫威英雄獨立電影有:《蜘蛛俠》、《鋼鐵俠》、《美國隊長》、《雷神》、《無敵浩克》、《蟻人》、《黑豹》、《奇異博士》、《驚奇隊長》《死侍》、《毒液》、《金剛狼》、《惡靈騎士》、《懲罰者》、《刀鋒戰士》、《超膽俠》、《黑鳳凰》等等。 《復仇者聯盟4》作為「漫威電影宇宙」第三階段的最後一部作品,也是漫威10週年的一個總結。那麼《復仇者聯盟4》之後將會有哪些漫威英雄獨立電影上映呢?下面我就給小夥伴們介紹一下:

1、《X戰警:黑鳳凰》,2019年6月6日(已上映)

2、《蜘蛛俠:英雄遠徵》,2019年6月28日(正在熱映)

3、《黑寡婦》,2020年(美國)該片劇本也已完成,有望於2020年夏季上映。

4、《毒液2》,2020年10月02日(美國)

5、《奇異博士2》,2021年5月(美國)

5、《黑豹2》,2022年(美國)


你好,我是「動漫大叔」。超級英雄獨立電影只拍三部,可以說是一種習慣,也可以說是一種巧合,並不是絕對的。

其實不光漫威,DC的超級英雄電影貌似也是最多拍到三部曲,《蝙蝠俠三部曲》就是個例子。至於漫威,例子就更多,《鋼鐵俠1-3》、《美國隊長1-3》、《雷神1-3》基本都是「膾炙人口」。至於為什麼都要做「三部曲」,小編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

《蜘蛛俠三部曲》的成功:

蜘蛛俠作為美國受歡迎的「超級英雄」之一雖在多年以前就被版上過熒幕,但直到2002年-2007年,索尼用6年時間為我們展現了史上第一個「現代蜘蛛俠」。

觀眾第一次在電影院看到了動作行雲流水、特效逼真的蜘蛛俠。這三部《蜘蛛俠》作品,票房一部高過一部。而最終停留在第三部的原因,主要就是由於導演與製片方的不和,使「反派過多」而倒是劇情混亂,使票房高漲的同時,口碑下滑,最後這部經典系列作品停留在了第三部。

而託比版的《蜘蛛選》,從此成為了現代「超級英雄電影」的奠基之作,比2000年開始上映的《X戰警》系列成功很多。為今後的「超級英雄電影」拍攝留下了很多借鑒。其中有一條就是,「策劃初期,先計劃到第三部的內容。」而不是「拍一部,算一部」。

之後「安德魯·加菲爾德」版本你的《超凡蜘蛛俠》也是計劃拍成三部曲,後來由於票房、口碑平平而提前結束讓「蜘蛛俠」加入了「漫威電影宇宙」。

也就是說,「超級英雄電影」並非只能拍到第三部,只是在製作初期,先按照三部曲的故事及預算去策劃,然後依據效果,再考慮第四部的問題。

考慮到劇情及演員的年齡:

從劇情角度出發,正常劇情發展的順序就是「起因-發展-結果」,對於電影來說也是如此,一個坑如果從第一部開始就有,到了第三部還沒填上,觀眾勢必會疲勞。所以,通常大致的故事,都會在第三部之後結束,而即使有第四部,也會換一種形式出發,必反說《X戰警》拍完前三部之後就改成單人電影或重啟時間線(《變形金鋼4》與前三部基本就是重啟的關係)。

另外,演員的年齡也是問題,一般三部曲作品,最快要5-6年,慢的話可能需要10年。這對原來說是個考驗,若一部一部的簽合同,製作方肯定擔心演員因為上映效果不好不拍了,或上映效果太好,演員怕自己的演技被定格或要求漲片酬,也選擇離開。而一次簽個10部8部的合同,只能簽新演員,對於已經有所成名的演員肯定行不通。所以,索性就三部三部簽。

而且,若拍攝第三部以後的作品,會不會因為演員的「年齡增長」而使角色失去了魅力,特別是蜘蛛俠這種「少年英雄」。若保持劇中人物年齡不變,用化妝、特效讓演員強行裝嫩的情況,會不會出現「柯南」那種「萬年小學生」的情況,也不得而知。所以,《X戰警》要重啟時間線並換年輕演員。

但這並不是絕對的,還是會有第四部誕生的:

以上的分析,嚴格來講只是針對「至今為止沒有出現第四部」的原因,而不是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所以說,只要機會適當,還是很有可能有第四部作品誕生的,舉個很簡單的例子,若「小羅伯特·唐尼」想拍《鋼鐵俠4》,漫威肯定不會拒絕。

現在的「超級英雄界」,最有可能推出第四部作品的,就是《雷神》,海總的「續約」,讓我們在看到了《銀河護衛隊3》的同時,也看到了《雷神4》的影子,也真希望《雷神4》是史上第一個出到第四部演員都沒換的「超級英雄電影」。


如今,不論是漫威還是DC都已經看到了這些阻礙「三部曲」繼續延續的障礙,而且正在想辦法避免,DC「蝙蝠俠」重啟並啟用了「年輕演員」,漫威讓「蜘蛛俠」回歸中學時代,漫威新劇《上氣》的演員招募被控制在20-29歲,這一切都說明瞭,「超級英雄電影」正在打破「壁壘」,向第四部曲進發。


——關注「動漫大叔」,瞭解動漫風潮。
常言道事不過三,這句話對電影來說也比較實用,過多的續集如果處理不好,只會讓電影爛尾,口碑直線下降!

好萊塢很多電影的續集,已經用事實證明瞭,超過三部曲的電影,是多麼的容易口碑崩盤,基本上創造一個IP系列,如果能夠出續集,黃金時期就在兩三部左右,多了容易讓觀眾審美疲勞,這已經產生了很多前車之鑒,讓人不得不防。

其次漫威的電影宇宙佈局與好萊塢其他電影不同,好萊塢的其他電影,如果是出續集,基本上都是重新製造一個反派,寫一點劇情,最後打敗反派,如此千篇一律的翻拍下去,看到開局就知道結尾如何了!當然,也有部分電影的續集相當的成功,不過這基本上都是鳳毛麟角,少部分電影而已。

漫威電影如果一定要出一部個人電影,那這個角色一定對整體劇情有非常大的推動作用,我們來看看漫威之前十年的佈局,漫威每推出一部電影,基本上都是為了一個目標而服務的,個人電影三部曲能夠全部拍攝完畢,證明這個角色有他的價值,並且三部曲已經可以很好的闡述清楚這個角色的成長階段。

沒有必要在繼續重複累贅的多加一些沒有用的東西進去,有時候,多了也不一定是好事,比如鋼鐵俠,漫威的人氣角色,最後一部個人電影是在2013年,一直到《復仇者聯盟4》上映,足足過去了六年,這麼長時間,以鋼鐵俠的人氣,完全可以在繼續拍攝《鋼鐵俠4》但漫威遲遲沒有這樣做?是什麼原因呢?放著賺錢的機會不幹,還想什麼呢?

其實漫威不是不想拍《鋼鐵俠4》,而是不敢輕易邁出這一步,如果為了眼前的一點蠅頭小利,如果發生意外,那毀掉的是整個復仇者聯盟,鋼鐵俠的前面三部曲,已經非常好的講述了鋼鐵俠成長的歷程,從一個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大少爺成長為敢於擔當鋼鐵俠,有責任感的鋼鐵俠!

《鋼鐵俠1》總結一下就是託尼.斯塔克浪子回頭金不換的一個過程,繼承了斯塔克工業的他,別的沒有,就是有錢,在各種名譽上,他已經站在了許多人一生都達不到的頂峯,這是他父親霍華德留下的輝煌,託尼完全就是一個紈絝子弟,富二代,這一切的轉折點,在他被綁架之後發生了變化!

他放棄了斯塔克工業武器製造,他明白了責任的意義!

《鋼鐵俠2》有責任,但成為超級英雄不是那麼容易的,託尼.斯塔克陷入了迷茫,因為戰甲的後遺症,讓他自暴自棄,最終託尼戰勝自己的心魔,我們看到了他的成長。

《鋼鐵俠3》離開戰甲的鋼鐵俠是什麼?這一切的意義在哪裡?如果沒有戰甲,你又有什麼用?

自從齊塔瑞人入侵地球之後,鋼鐵俠一度陷入了一種非常複雜的心境,他對戰甲變得非常依賴,戰甲才能給他安全感,最後鋼鐵俠成功明白,他不是因為戰甲而是鋼鐵俠,而是鋼鐵俠有了戰甲,這兩句話雖然有些繞口,但意義完全不同,託尼.斯塔克就是鋼鐵俠,而不是戰甲叫鋼鐵俠,鋼鐵俠存在的意義就是那一顆責任心。

鋼鐵俠用三部曲,講述了自己的成長,同時也非常好與主線吻合,漫威的其他電影也是如此,《雷神》三部曲,也是講述雷神的成長經歷,《美國隊長》也是如此,這其中經歷了很多,三部曲剛剛好,如果多來一部,這標準就很難把握。

除此之外,漫威電影自從2008年《鋼鐵俠1》成功之後,之後的電影都是有一個詳細的計劃的,這就比如,漫威電影宇宙就是一棵大樹,超級英雄的個人電影就是枝條,這些枝條都是服務於大樹,同時樹榦也給它們提供支撐。

這就好比,從2008年到2012年,漫威所拍攝的電影就是服務於《復仇者聯盟1》,這是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的個人電影服務於《復仇者聯盟2》,第三階段的個人電影服務於《復仇者聯盟3》與《復仇者聯盟4》。

其中個人電影的劇情穿插,與主線總結都是息息相關的,都有聯繫與牽扯,簡單來說,漫威電影宇宙在電影還沒有拍攝之前,已經把個人電影的劇情與主線相互聯繫起來的,在這其中,如果多出一部個人電影,勢必會對整體安排有影響。

所以到現在為止,漫威個人電影系列,一直沒有超過三部曲,不僅僅是因為三部曲已經滿足了角色的成長需求,還因為要與整體劇情安排要相符合!

目前漫威還有一些電影系列沒有達到三部曲,如果後續對主線有突出作用,自然會陸續拍攝,如果對漫威的第四季度沒有重要作用,想必也止步於此。


我覺得漫威電影之所以這樣,是為了突出自己的信心,迪士尼在獲取漫威版權後,在拍攝電影方面給予了很大的支持,但是當初漫威的電影IP,或者說可以拿得出手的IP,和DC相差甚多,當時超人和蝙蝠俠都有了不錯的影視改編作品,而且票房都很好。再一個,在開始漫威宇宙的時候,早期拍攝過兩部有關《綠巨人》的影片,都是環球 製作的,其中一個是環球自己製作發行,一個是漫威製作環球發行,所以迪士尼在接受後,不希望觀眾受到前兩部作品的影響,要知道當時兩個綠巨人讓很多漫畫迷都並不看好,感覺沒有任何關係,是IP的濫用,所以迪士尼決定啟動三部曲計劃,在當時啟動這樣的計劃,預示著直接一個超級英雄電影的投資儲備,就在6億美金以上,這隻有財大氣粗的迪士尼可以做出如此承諾,它保證了就算第一部電影沒有取得好的市場預期,也可以支撐續集來滿足漫威迷的需求,目前來看,這樣的做法是十分富有成效的。

《鋼鐵俠》在啟動三部曲的時候取得了開門紅,但是《美國隊長》和《雷神》的首部作品,實際在票房反應上很一般,按照以前的拍攝思路,如果沒有最初的三部曲承諾,很多製片公司都會中斷這個看上去一上臺就賠錢的作品,但是在迪士尼堅持下來後我們不難發現,不僅美國隊長3和雷神3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票房,就連全新的黑豹都是12億美元的收益,從一開始的大膽嘗試,到現在的完全打開影迷們的品牌認知,迪士尼這個前期的承諾可謂收穫到了巨大的收益,讓自己的後續作品都可以獲得不菲的關注。

另一方面,不僅是三部曲讓超級英雄故事可以有個很好的關聯,漫威通過彩蛋形式,和超級英雄客串的形式,也讓自己旗下的劇集變得都擁有連帶關係,這使得原來只喜歡一個超級英雄的影迷,也因為要弄清彼此關係去看了另外超級英雄主演的電影。就好比很多期待浩克的觀眾,能在雷神3裏看浩克演出,也是十分開心的事情。


漫威電影三部曲,似乎是一個定律。

不管是索尼拍攝的經典蜘蛛俠三部曲,還是漫威電影宇宙當中,鋼鐵俠、美國隊長和雷神復聯三巨頭,都各自有各自的三部曲,就連福克斯旗下的金剛狼個人電影,也都是隻有三部。

似乎3這個數字,在英雄的個人電影中,有著不可分解之謎!

三部曲,同時也是好萊塢許多系列電影做法。因為三部曲,有一個完整的故事閉環。

第一部,介紹人物矛盾的故事起源;第二部,描繪英雄成為英雄之後,面對普通人和英雄,雙重身份的壓迫,最後找到一個平行點;第三部,反派直到英雄身份,將其親人抓捕,威脅英雄,並用點扯難題,來升華英雄,最後被英雄完美化解。

是一個完整的人物成長曲線。

演員狀態

其次,由於拍攝時間的問題,三部曲起碼也是要五六年的時間,有的時候,演員已經無法適應當時的狀態了,故而不得不終止這個系列。

這是客觀原因。

投資不再

並且,也是會由於前幾部電影的票房和口碑,投資方會考慮是否會繼續進行投資。

比如託比馬奎爾版本的蜘蛛俠三部曲,原本還有第四部第五部的,但是由於《蜘蛛俠3》票房沒有達到預期,故而也是停止了投資。自然也就沒有《蜘蛛俠4》了。

演員的自我修養

但是,鋼鐵俠系列,不僅口碑良好,票房爆滿,並且,在拍攝完《鋼鐵俠3》之後,鋼鐵俠還出現在在《復仇者聯盟3、4》當中。

這又是為什麼?

這是由於演員選擇的問題,演員不想為了一個特殊的角色,而禁錮了自己的無限可能性,選擇在履行完合約之後,不再續約,也是有可能的。

綜上所述,三部曲其實是一個完美的選擇。


其實漫威沒有公開說過個人電影只拍三部。只不過現在個人電影拍的最多的也只拍了三部,就仨人,倆人已經謝幕了。就剩一個雷神,傳言會有雷神4,但不官宣,誰也說不準。

個人電影不連續拍太多,其實是出於品控的需要。人物弧光的發展是有周期的,一個角色發展完成後,再繼續拍就有狗尾續貂的感覺。傳統系列電影拍到後來越來越爛,往往是這個原因。

漫威最不缺的就是角色,7000多個漫畫角色,一年三部電影,再拍幾十上百年都夠了。沒有必要竭澤而漁,把一個角色拍到爛。

再說人氣角色也不是隻有在自己的個人電影裏出現這一種玩法,四處客串也可以啊。


漫威獨立電影不是拍得越多越好,只是要符合特定情況,濃縮纔是精華


這很簡單,因為漫威所有獨立電影都要和復仇者聯盟系列有聯繫,出來3部後劇情與復聯劇情已經相吻合,再有的話就與復聯繫列相衝突。

但是我們不能保證以後不會再有4、5……或者更多。


因為拍的過多,觀眾會審美疲勞。而且觀眾的意識裏必須一部比一部精彩,哪怕是和上一部同樣精彩那也是不如上一部。拍的越多壓力就越大,要求就越高,也就越難符合觀眾的口味。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