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s_00
因为一部纪录片电影:无米乐,捧红了这个地方,
过去这里因靠近嘉义台南交会地带,
南来北往络绎不绝的旅人,造就了这里曾经是台南县最繁华的聚落。
而戏中的主角之一,也是全国冠军米的得主:昆滨伯

更是打响这里的名号,因此规划了这次的台南一日游,
就是想要亲自的来看看这边的丰采。


走进菁寮老街,首先感受的的就是浓浓的古早味,到处可见的古厝、古迹,
以及各式各样古早时代所留下来的各式各样的老行业,仿佛让人搭上时光机器,
回到40~50年代的农业社会,里面的一点一滴,没有虚伪造假,
都是过去古早年代所遗留下来的。


这个地方绝对喜欢人文旅行和摄影爱好者的绝佳的拜访地点,
是值得您来细细的品味关于菁寮这里的一景一物。

接下来就用大量的图片来做个初步的介绍。


IMGs_309
前往菁寮社区的指标




IMGs_242
菁寮的街景之一




IMGs_244
建成铅桶店
在塑胶出现后,这种早期以铅为材料手工打造的水桶、洒水器材在都市中几乎已经都快消失了,
而在这里依旧保存著手工制造的店家。



IMGs_000






IMGs_245






IMGs_246





IMGs_247




IMGs_007
花嬷的手工精品
两位老人家正用历经风霜的双手,一步一步编织出古早时代的提袋



IMGs_006




IMGs_001



IMGs_005




IMGs_004





IMGs_008



IMGs_009
墨林文物馆
这里原本是一家诊所,在西元2000年的时候,诊所的主人,也就是重仁诊疗所梁耀明医生的子嗣,
促成将内部当时所收集的数百件医疗器材,以及当时四合院的生活器具都放在这里展示,
更加入菁寮墨林聚落早期蓝染和蔺草编织故乡的文物,所以这个点相当丰富值得一游。



IMGs_010





IMGs_013





IMGs_060





IMGs_015




IMGs_011




IMGs_014





IMGs_017



IMGs_018



IMGs_019




IMGs_021


IMGs_022



IMGs_023




IMGs_047




IMGs_024




IMGs_025




IMGs_028




IMGs_029




IMGs_032




IMGs_034


IMGs_036



IMGs_035
很巧的巧合!我的朋友才知的梗!XDDD



IMGs_038




IMGs_037



IMGs_039



IMGs_040



IMGs_041



IMGs_042



IMGs_043


IMGs_044



IMGs_045




IMGs_048




IMGs_050





IMGs_051




IMGs_052




IMGs_053





IMGs_054




IMGs_055




IMGs_056




IMGs_057




IMGs_058



IMGs_062




IMGs_066









IMGs_065
无米乐主角之一的煌明伯所开的:隆泰棉被店




IMGs_087
开业已经60几年的瑞荣钟表店,老板殷瑞祥老先生,在日据时代曾当过一年的兵,
光复后去台南盐水港和姐夫学习钟表技术,回菁寮后开始修表的工作。

店内收集了上百个各国各式各样的古早的时钟,这些时钟都不是仰赖电池,
而是以物理原理或是人工上发条为主,怎样说是物理的原理呢?
这些古老的时钟都是靠高低落差所产生的动力,巧妙的维持这些时钟的运作。



IMGs_067





IMGs_075




IMGs_069




IMGs_071



IMGs_072




IMGs_076




IMGs_077






IMGs_073




IMGs_083





IMGs_078




IMGs_090






IMGs_089





IMGs_162




IMGs_093





IMGs_103
进成自转车店是菁寮村第一家脚踏车店,该店是由黄添丁先生于西元1926创业经营,
而目前老板黄协成先生自小在父亲身旁帮忙耳濡目染之下,学习修车技术并于西元 1954年正式继承父亲家业。

进成自转车店虽已80余年,但店内保存的相当完善,
近年来常常成为电影及电视节目中的场景,像是台视的福气又安康就是在这里取景。





IMGs_104



IMGs_102



IMGs_105



IMGs_095



IMGs_098



IMGs_099



IMGs_107





IMGs_112






IMGs_134
稻稻来是菁寮老街的餐厅,当天就是选择在这里用餐。
稻稻来的意思就是慢慢来,希望游客可以用慢慢来的心情,
品尝使用菁寮在地的食材,用心感受到菁寮的农村文化,细细品尝道地的美食料理。




IMGs_224




IMGs_235




IMGs_110








IMGs_116



IMGs_117



IMGs_115




IMGs_204





IMGs_205




IMGs_207




IMGs_209




IMGs_211



IMGs_213
蕃茄排骨浓汤餐:200元。



IMGs_214
用蕃茄加上其他蔬菜与排骨熬成一锅汤,味道不会很酸,算是蛮清淡的



IMGs_215
主食是一碗糙米,这碗饭煮的刚刚好,好吃。


其他的一些配菜
IMGs_216




IMGs_217



IMGs_218
这个腌渍的白萝卜还不错吃



IMGs_219




IMGs_220
长的很像日本若叶标志的甜点XD
一边是绿豆,一边是红豆。




IMGs_221




IMGs_222
饮料是乌醋茶




IMGs_194
金德兴汉药舖
金得兴汉药舖就是阮家古宅,原于清乾隆年间建于嘉义县鹿草乡顶潭村,于1910年拆迁到后壁菁寮。

古宅是阁楼式建筑,整体构造由精密切割的木窗、梁柱、斗拱所形成,是台南境内少有的古建筑物。



IMGs_197




IMGs_130





IMGs_120





IMGs_199





IMGs_122






IMGs_200





IMGs_202





IMGs_125






IMGs_136





IMGs_137






IMGs_139




IMGs_163
和兴冰果部
开店已经有70几年的历史,内部依旧保留著过去古早味十足的雅座,
而他们的招牌香蕉冰是店家自己所制作出来的,

在这夏日炎炎的午后,来上一碗他们特制的冰品,真是清凉又消暑!




IMGs_149





IMGs_143





IMGs_148




IMGs_146






IMGs_142




IMGs_155
香蕉冰就是这台机器制作出来的



IMGs_153
葡萄牛奶冰NT$:30元



IMGs_156
很细很绵的香蕉冰~好吃!




IMGs_158





IMGs_159






IMGs_160




IMGs_161
菁寮黄家古厝
建于1928年是一栋融合传统与西洋巴洛克建筑的古厝。
额墙上还有双排文字写著他们的堂号,
堂号:紫云荔园衍派
AD1928:西元建造建筑时间
JD2588:日皇年代(昭和三年)
Snij Yun Kow.:黄氏堂号「黄振顺」的厦门音的拼音。




IMGs_182
当然此行的重点行程之一,去拜访昆滨伯!




IMGs_168
昆滨伯就跟菁寮这里的人一样,热情好客,对于来找他的人,
不管是拍照还是聊天,几乎都不会拒绝大家,非常的好客!







IMGs_171




IMGs_165




IMGs_173
这是昆滨伯店里面卖的小包装米,一包200元。
来到这里当然要消费一下,带个拌手礼才不虚此行啊!




IMGs_175
买了米以后,就请昆滨伯帮我签名留念一下喽!




IMGs_179
昆滨伯的字很工整,也很好看耶!




IMGs_181









IMGs_162

 


IMGs_185




IMGs_237




IMGs_190



IMGs_191





IMGs_187





IMGs_189
这辣椒酱感觉还不错,所以也顺手带了一瓶回家!




IMGs_188




IMGs_225
这家的春联我很喜欢,很有趣!
一心二圣三多金


IMGs_226
四维五福六和春




IMGs_227
七贤八德九如意~~~赞!



IMGs_228





IMGs_231




IMGs_232




IMGs_249





IMGs_250




IMGs_252





IMGs_254




IMGs_253




IMGs_255




IMGs_256





IMGs_262



IMGs_257




IMGs_258
菁寮国小的中正堂
木造礼堂建于民国40年,豪气的采用一层大楼大跨距的空间结构,
再利用雨淋板作成阶梯状的装饰,左右侧斜撑材立于撑墙。




IMGs_259





IMGs_260




IMGs_261



IMGs_263
圣十字教堂
菁寮天主教堂建于1960年,矗立在稻田中与传统的三合院形成强烈对比,是菁寮地区的地标之一。



IMGs_264







   IMGs_266




IMGs_267



IMGs_268




IMGs_269




IMGs_271




IMGs_272




IMGs_273





IMGs_274
义昌碾米厂
最初兴建年代不详,碾米的机具是使用桧木材,据说是由丰原的师父来此制作。
后菁寮义昌碾米厂创设于1948年,为少见木造结构之碾米厂,而且机具设备仍可运转,实属珍贵,
义昌碾米厂保存碾米相关产业设备及文物良好,结合菁寮周边稻田,
可做为一个活的生态博物馆,让下一代体验粒粒皆辛苦的碾米过程。





IMGs_275





IMGs_276





IMGs_277





IMGs_282






IMGs_280





IMGs_284





IMGs_283



IMGs_290





IMGs_289






IMGs_295





IMGs_293





IMGs_296




IMGs_303



IMGs_306
荷兰古井

据说这口井是在荷兰统治台湾的年代所挖掘,所以叫荷兰古井,
水井水源终年不干枯,
夏天来访时可以感受到井水冰凉去暑的感觉。


  IMGs_305




IMGs_308



IMGs_307



其实这些照片和只字片语只是台南后壁菁寮老街的部份缩影,
这个地方绝对要您来亲自拜访,这样你才能感受到这里浓浓古早味的氛围!

部分资料来源:
无米乐旅游服务中心官方网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