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豆腐又称毛霉型豆腐乳,大家在生活中常常谈「霉」色变。

而素有「东方乳酪」之称的毛豆腐,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它表面的菌丝有毒吗?

接下来,就让超哥揭开答案。

答案抢先知:

毛豆腐是以大豆为原料,制成豆腐后接种毛霉菌培养后进行发酵制成的,培养过程中形成的毛霉菌菌丝无毒。

【毛豆腐制作工艺】

毛霉型的豆腐乳是我国主要的腐乳品[1],其制作过程简单来说,是以大豆为原料,制成豆腐后接种毛霉菌进行培养,使豆腐表面长出一层白色的茸毛,后期再加入卤汤发酵制成的。

而腐乳形成的白色、红色、青色是由于卤汤中不同原料导致的。

【毛豆腐菌丝无毒】

毛霉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降解蛋白质,分泌多种酶,为其发酵过程产生独特的风味做准备。

毛豆腐表面形成的一层白色茸毛,其实是毛霉菌的结构单位——菌丝。

菌丝一般洁白,在发酵阶段逐渐降解,形成腐乳表层均匀覆盖的嫩滑皮膜,保持产品良好的外型,并赋予腐乳独有的柔糯、细腻、润滑质感和清香纯正的气味[3-4]。

可见,毛豆腐菌丝是无毒的,可食用。

【总结】

毛豆腐是以大豆为原料,制成豆腐后接种毛霉菌后进行培养,使豆腐表面长出一层白色的茸毛,后期再加入卤汤发酵制成的。

菌丝是毛霉菌的单位结构,在发酵阶段逐渐降解,在腐乳表面形成嫩滑的皮膜,而且能赋予腐乳清香纯正的气味,毛豆腐菌丝是无毒的。

想要了解更多的营养知识,欢迎关注 「超哥话食」噢!

参考文献

[1]庄洋,田盼盼,单长海,莫开菊.腐乳的营养价值及其生理活性[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4(02):179-183+188.

[2]张会荣,刘瑞钦,郑立红.新型腐乳生产工艺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09,34(03):82-85.

[3]吴拥军,王嘉福,陈昌泽,龙菊,许文钊.腐乳发酵中毛霉菌丝的自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食品科学,2008(06):212-217.

[4]李幼筠.中国腐乳的现代研究[J].中国酿造,2006(01):4-7.

作者:徐碧茹 赵力超


毛豆腐是我国各地都有的豆腐制品,通过对豆腐发霉发酵而成。虽然做法很吃法有些不同,但各有风味,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我们农村,几乎家家都会制作毛豆腐的,其实很简单。先是压制含水量少些,结实点的豆腐,切成合适的小块,把水吹干些。然后用框篮子木板等透气的器具盛著,再盖上干草等覆盖物。覆盖物要根据天气情况来,制作毛豆腐要维持10---20℃的温度,湿度不能太大也别太透气干燥。所以暖和时不保温,低温时要保温,干燥时要用不太透气的盖著,潮湿时要用透气的了。只要温度湿度适宜,一个星期左右就会长出半寸来长的白毛,这毛豆腐就成功了。

这层白毛是对人体有益的,豆腐进过发霉增加了植物性乳酸菌,具有健胃和调节肠道的功效,就比如我们饮用乳酸菌。还有单宁酸和植物碱等,能杀菌和维护肠道有益菌的作用。既有乳酸菌的功效,也有泡酸菜的好处,开味又有营养。

但是,要注意一定是优质黄豆做出的豆腐,一定要长出白色的毛,如果是黄毛和黑毛家不好了,那就是黄曲霉素,有致癌的作用。毛豆腐一定要炒制熟了,充分加热才能吃,否则里面的肉毒杆菌没经过高温杀死,对人也是有毒的。你烤著吃,煎著吃,蒸著吃……一定要熟透,才安全美味!


毛豆腐,也是通过豆腐的发酵而来,一般来说上面会有一层白毛。这层白毛就是毛菌。

很多人认为不能使用,或者对身体有毒。换一种说法来说,我们中国人擅长做酱豆和面酱之类。这些酱的原料都要经过发酵,生霉才能制成。换而言之,有些菌种我们人类是可以使用的,不具备毒性。可以放心品尝美味。

在我国,黄山的毛豆腐比较出名。

豆腐本身营养价值极高,而毛豆腐的部分植物蛋白经过发酵转化以后会更增加豆腐的风味儿。

就其本身来说,毛豆腐囊括了豆类食物高蛋白高营养低脂肪的特点,上面的白毛看著让人望而生畏,其实只是一般的菌丝而已,而经过正常发酵的毛豆腐上面的白毛洁白均匀,本身是完全无害的。

之前曾经有报导说不良商贩非法加工毛豆腐而带毒,窃以为这样的报导真实度值得考量。据我了解,毛豆腐本身发酵的环境是比较严格的,否则会出现菌丝不均匀,豆腐腐烂等情况,而豆腐本身成本不高,也没有造假的必要。

菌种应该是用的毛霉,产生的各种蛋白酶可以被消化系统中的阻断剂阻断,没有毒性。

毛霉的用途很广,常出现在酒药中,能 糖化淀粉并能生成少量 乙醇,产生 蛋白酶,有分解大豆蛋白的能力,我国多用来做豆腐乳、 豆豉。许多毛霉能产生 草酸、 乳酸、琥珀酸及 甘油等,有的毛霉能产生脂肪酶、果胶酶、凝乳酶等。常用的毛霉主要有 鲁氏毛霉和总总状毛霉。 腐生,广泛分布于 酒曲、植物残体、腐败 有机物、 动物 粪便和 土壤中。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