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31日,大部分省市将会开启「携号转网」,中国移动很可能会损失一部分客户。很多移动用户,特别是老用户可能被移动的「套路」伤害过,比如隐形收费、套餐只升不降等吗,下文具体说一说。

    1、民间调查

    有网友对「携号转网」进行了调查,有3.6万人参与了调查,喜欢电信的人是移动的2倍,其中47%的用户选择了电信,29%的用户选择了联通,只有24%的用户选择了移动,详情如下图所示。

    为什么很多人选择「逃离」移动呢?原因无非有以下三点:

  • 移动资费偏高:移动的套餐外语音0.19元/分,流量0.2元1MB,而联通和电信普遍在0.1元/分,1元1GB;

  • 套餐只升不降:如果办理了移动的免费宽频,那么更改套餐时,只能升级不能降级,相信很多小伙伴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 隐形收费:经常会受到移动客服电话,免费体验活动,体验活动之后,就开启了「隐形收费」模式。

    2、携号转网试点情况

    携号转网先期已经在天津、海南、江西、湖北、云南等五省市试点,从试点情况来看,三大运营商中只有电信是净流入的,联通和移动均有一定的用户流失,与上述调查结果是一致的,其中移动流失的用户最多,2017年5月份,转出25万,转入16.2万,流失了8.8万,详情如下图所示。

    3、携号转网的条件

    携号转网需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 第一,实名制;

  • 第二,不能欠费停机;

  • 第三,未和运营商签署过任何的协议,比如赠送话费按照每个月返还等这样的活动;

  • 第四,两次抓网间隔需要超过4个月。

    4、携号转网的流程?

    根据前期试点的结果,携号转网需要跑多次营业厅,还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办理。目前,携号转网的流程得到了优化,通过发送简讯查询,最后跑一次营业厅就可以办理。具体流程如下:

    1)资格查询

    编辑简讯CXXZ#姓名#证件号码,发送到归属营业厅,查询是否符合携转条件。

    2)获取授权码

    如果符合携转条件,编辑简讯SQXZ#姓名#证件号,发送到归属营业厅,获取携转授权码。

    3)营业厅办理

    收到授权码后,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证件,前往需要转入的运营商营业厅办理。


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可以多多点赞哦,也可以随手点个关注哦,谢谢。


感谢您的阅读!

我反而不担心移动,我反而会担忧联通和电信;好些人都等著从联通和电信转入到移动,你可能不相信,我们可以通过调研来看看:

我们为什么会觉得移动用户的流失会更多呢?主要还是在于移动的用户的量比较大,如果从基数角度,移动用户自然流失的更大一些。但是,问题也出现了,移动用户真的会流失吗?

移动确实存在套路,我们打个比方,移动的无限流量套餐和联通的无限流量套餐之间的差异:

移动

联通

我们通过两款套餐的比较,已经能够了解为什么移动会被认为套路,和资费高。40GB的套餐,199元和238元的差距,就能感觉到移动的劣势。

那么,携号转网对于移动有影响吗?

影响是有的,否则移动不会自己去送「查网龄送流量」;也不会动不动搞促销,移动也担忧携号转网会影响。

但是,移动如果想改变的话,我们的想法是:移动更关注用户需要什么,更能够资费低一点,更加考虑用户。否则,在5G时代,四大运营商竞争下,肯定会带来大的转移。


大家可能想多了。

目前,中国三家运营商中(不算以后的广电)移动实力最强、信号覆盖广、用户比另两家之和还多,每年的净利润也是电信和联通之和。4G方面移动是最强的,5G肯定也不会落后,而且目前布局城市之多、投入资金最多也是另两家望尘莫及的。

就算携号转网到来,对移动伤筋动骨也很难,可能小范围的冲击是有的。因为政府不愿看到移动一家独大,这也不符合市场经济和人民的利益,对于老百姓的诉求还是要稍微考虑一点的,因为携号转网试点时间太长不全国推广,一直倍受诟病。再说如果政府不控制移动的话,移动稍微降一点资费标准,联通和电信的客户就会断崖式下跌。

所以,移动肯定不会受太大的影响,更谈不上难受。携号转网初期,各方面也未必成熟、顺利,业务多的人还是慎重考虑,别丢了西瓜捡个芝麻。有可能难受的是那些急于转网的人,可能会弄得进退两难,爹不亲娘不疼。这个转网的阵痛期一定要提前考虑好。


应邀回答本行业问题。

携号转网很难给中国移动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就是因为大部分用户都不会携号转网。

携号转网业务会在2019年11月开始全国实行,但是别看网上炒的这么凶,但是真的去携号转网的用户并不会占到全部用户的很高的比例。

其实这点从现在三大运营商的用户增加数量也可以看到,就现在而言,虽然三大运营商的收入因为资费的下降开始停止增长,但是就用户数量而言,还真是在不断的增加的,三大运营商依靠各自的推广,还是有新的用户选择。

千万不要小看习惯的惯性,而且就现在中国的通信资费而言,平均也就是50元上下,这个价钱很多地方吃一顿午饭都不够,所以,不会有很多人去携号转网。

中国移动的用户之中,高端用户、集团用户、宽频绑定用户、2G用户都无法转网,也基本稳住了移动的用户群体的基本盘。

就中国的通信业,高端用户基本都是集中在中国移动这块,这部分用户对于话费极不敏感,而且业务以打电话为主,他们很难去办理携号转网。其实就高端用户的服务这块,中国移动是要好于联通和电信的,联通和电信也试图去争抢这部分用户,但是收效甚微。

集团用户也是中国移动主要的收入来源,大型的集团甚至是十万、几十万的规模,这些用户互打电话都是短号,基本是包月的,集团用户不可能单个转网,而恰恰集团用户这块也是移动最多的。

不得不说是就是现在移动的宽频,移动的宽频现在已经是中国市场宽频最大的运营商了,这些宽频也都绑定著一个电话号码,这些也很难转网。

再有就是不得不说剩余的2G用户,在现在联通的GSM退网后,部分单GSM用户、手环用户,也只能接入移动的GSM网路,这个用户群体其实并不小,虽然他们的话费基本都没有多少,但是数量还是很大的。

就被吐槽的4G网速问题上,现在移动的4G速度其实是开始有所改善的。

原来移动的制式是TD-LTE,虽然中国移动建设了中国最多的基站,但是由于TD-LTE本身的问题,下载速度还是要比联通和电信要慢一些。但是现在移动的FDD-LTE到手并且解除了不许进城的禁令后,中国移动开始在全国大规模的进行了900/1800M的翻频工作,建设了大量的B3/B8的FDD-LTE基站,这也使得中国移动的4G网路开始慢慢得以改善。

总而言之,携号转网虽然是电信业的改革,但是这个改革很难改变现在中国运营商的格局,也很难对中国移动产生很大的影响。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

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


谢邀!

目前来看的话确实如此,刚刚还有一篇新闻报道,称中国移动已经上线了多种优惠套餐来以此挽留老用户,甚至通过其他方式来阻碍用户的携号转网,可以看出中国移动其实是非常慌张的。

原因就在于这么多年积累的矛盾有可能,即便是送用户非常划算的套餐,用户也坚决要跳出移动这个大坑,这就是所谓的矛盾积累,不是一天一时,而是长年累月的积攒,已经达到了即将要爆发的时候。

当然在这些层面上,我们说中国移动确实是自己作死,原因就在于,此前没有携号转网的时候,很多用户由于第一时间选择了中国移动,所以所有的人脉通讯录都在这个电话,甚至有的生意来往,也都没有办法离开这个电话,所以中国移动有点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意思,明知道用户不能写好转网,于是在套餐以及收费上面极其的蛮横无理。

到了现在携号转网真的要来的时候,中国移动想办法补救已经是不太可能了,有相当一大批用户对中国移动的服务是相当的不满,也就是说不管怎样都要在此次携号转网来临之后跳出移动。

目前中国移动的总用户量已经超过了9亿,也就是说即便是有1/5或者是1/6的用户,想要跳出中国移动,都是非常庞大的一个用户数量,我们说有很多用户可能是有多张中国移动的卡,如果连翻跳走的话,那么对中国移动的损失相当之大。

与此同时从2017年开始联通以及电信纷纷上线了一系列的互联网套餐,而这些互联网套餐综合来看的话,不仅费用低,优惠幅度也是比较大,所以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对于那些被移动卡住的老客户来说,这些互联网套餐与移动此前的收费来比真的算不上什么。

与此同时联通和电信的信号强度包括网路速度也在逐步提升,这也是对移动产生一个重大冲击的地方,对手现在变强了,而且对手变得更便宜了,这就让中国移动非常难受。

如果我们说中国移动内部有1/5,甚至1/4的用户想要携号转网的话,那么有可能带走的用户量是超过3亿。而这些用户平均到电信和联通上面,就有可能造成真正的三家鼎立的情况。


帆辰科技专注于科技资讯,带你遨游科技世界!

目前三大运营商都是积极的为即将到来的携号转网做准备,那么携号转网对于移动来说,是会输的局面,会使移动难受吗,那么下面就一起和大家来说一说移动的携号转网问题。

一、携号转网业务的开展

对于携号转网业务想必大家也都是不陌生了,在今年的3月份正式的推进运营商著手准备携号转网业务,为用户能够享受更多的实惠,提速降费,至于说什么是携号转网其实就是能够使三大运营商的手机号码转网到另外的两家,对于用户来说还是有很大的便利。

二、对于移动而言,携号转网影视是否很大

在互联网上有这样的一个调差就是,将来能够进行携号转网的话,你会选择哪家的运营商,很意外的是,移动的支持率竟然是最低的仅仅只有8%,而电信则是位居第一的支持率能够达到68%,联通则是位居第二。

那么看似对于移动来说,携号转网确实能够对其造成不小的压力和影响,但是看待事情,我们也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虽然表明上来说,移动的支持率并不是很高,但是移动的优势可能会抵消一部分的低支持率。

现在移动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对于用户不真诚,可以说是非常的套路用户,各种的文字游戏,套餐捆绑消费等,所以导致移动的用户对于移动的印象并不是很好,但是移动的优势也是非常的明显,就是用户三大运营商中最大庞大的基站数量,而且用户也是最多的,所以如果移动能够改变目前对待用户的态度,那么移动还是有一定的希望。

三、对于三大运营商来说,谁时最后的赢家

很多人都是有这样的一个看法,就是携号转网来临之际,移动会成为最大的一个输家,其实不然,对于移动来说,现在虽然有很多的移动用户都会等待著携号转网业务的开始,但是大家都忽略了移动现在的实力,如果说在信号问题和运营商之间做个选择,那么假会选择哪个?

而且即便是开展携号转网业务,作为三大运营商的用户,确实可以自由的携号转网,但是我们应该想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不管我们携号转网到哪家的运营商,其实最后都是在三大运营商之内。


最后,携号转网业务的开展,对于移动来说确实是有一定的影响,其用户我个人认为会有小规模的流失,但是移动的用户基数是非常庞大的,这是联通还有电信无法比拟的,所以移动若是能进行改变,那么携号转网也不会太过难受,那么大家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咱们一起探讨!


别跟企业谈良心说感受,企业都是以盈利为最终目的,而提升品牌形象和优质化服务只是其义务罢了。比较太多往往最终难受的是消费者自己。中国移动可不是说少了你我就办不下去了。携号转网的落实虽说绝大部分的移动用户都表示要转网到电信或联通,但实际上的结果是不是这样还是很难说的。三家运营商中最终谁更难受还不好说。

众所周知,三大运营商中要数中国移动用户数量最多了,高达8亿多用户。而移动方面的净利润也是最高的,网路上有过相关的估算,移动方面每个用户能赚取100多块,而电信是七十多,而最惨的联通,因为价格实惠的缘故,净利润只有一块多每用户。

当然了这也是估算,实际结果会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但间接也反映出了中国移动资费贵的情况。再者是中国移动采用了TD-LTE的4G技术,在上网速度体验当中就差于电信联通所采用的LTE-FDD不少了。 所以,人们也常吐槽移动收费是最贵而网速却又最慢这一问题。加上「套路深」的问题也令不少用户纷纷表示携号转网后不再使用移动了。而在此之前也有不少用户为了留著多年使用的号码而采取「8元保号」的方式。

但是中国移动也并非「一无是处」。它一直是以信号覆盖全面和信号好著称的。相信不少联通用户都有感触的便是信号方面普遍差于移动吧。部分用户为了追求更好的信号质量而继续选择移动也并不为奇,虽然在其它方面体验不算好。

并且也不是说只有移动单方面客户流失,对于部分联通或电信客户也会觉得目前所用的卡不好用而想要转网到移动的。像联通主要以价格优势留住客户是事实,它的资费也是三家运营商中最为良心的。不过局限于基站数量较少等情况,信号难以较为全面覆盖地域,所以在部分的地区体验就比较差了。

而这携号转网的情况下,我觉得对于联通来说危机才是最大的。虽然在价格上有一定的优势,但长期以往也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加上目前三大运营商价格差异也进一步缩小了。所以我感觉转出联通的用户会多于转入的吧。而移动方面自然不会有过多的忧患,有转出也必有转入,两者均衡调节中应该对整体局势影响不大吧?并且移动方面也早已意识到携号转网带来的不利,也纷纷在采取各种方式留著老客户而进一步吸引新用户。


不会,平心而论,移动的利润高,资金雄厚,每年可以投入网路建设的资金多,另外两家每年的利润加起来也只是移动的零头,连生存都是问题,能拿出多少钱投入网路建设,网路建设是烧钱的买卖,没钱的运营商只能在少数大城市兴建基站,网路覆盖率和网路质量不会太好,移动凭借资金优势,可以快速建设一个网路覆盖率和质量占有优的5G网路,虽然大家都不喜欢移动,但也只能继续选择使用它,毕竟它的网路覆盖率和质量是最好的


哪怕我让电信宰,也坚决不呆移动坑!


谁说移动信号好的,这点我不认可,同样在家里用,我的联通号通话全程无杂音,移动号经常被对方说听不见声音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