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必要抵制吧?这部电影拍得挺好的,虽然是以中立的角度看待希特勒最后的岁月。

二战被德国????侵略过的国家还得分地区,西欧地区德国没做什么战争罪行,甚至还能在西欧国家招募党卫军,都是自愿参军的。再加上现在欧盟的老大就是德国了,西欧南欧北欧小国,如比利时,卢森堡,荷兰,丹麦基本上已经认同德国领导他们了。德国侵略他们的时候几天几个小时战争就结束,然后依旧生活。反倒是英美盟军反攻欧洲时战争打得很激烈,出现很多人无家可归,还出现了当地人报复当地和德国人走的近的人,这一点盟军做的比德军差多了,要知道英美盟军完全有能力制止这样的暴行的。所以西欧国家看待希特勒并不是非常憎恨。

中欧地区德国还勉强不乱来,典型的就是捷克斯洛伐克,德国投降了,当地有德意志血统的人在战争结束后遭到迫害。可以这样理解,捷克斯洛伐克地区有很多德意志人,他们在二战前是捷克斯洛伐克的少数民族,二战也不是他们发动的,但是战争结束他们却遭到迫害。

剩下的东欧如波兰乌克兰那是赤裸裸的被德苏血洗,肯定是非常痛恨希特勒还有斯大林的。还有一些国家如波罗的海三国长期被苏俄欺压,反而把德国当成解放者。

巴尔干国家塞尔维亚是痛恨希特勒的,但是克罗埃西亚是亲德的也是德国的鼎力相助,克罗埃西亚一宣布独立法国还在考虑,德国第一时间就承认,成功的肢解了南斯拉夫。

最后就是一开始就是德国的盟友国,义大利,奥地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芬兰,西班牙。

你说这些人怎么看这部电影的?就当一般战争片看勒,讲的是德国的真实故事,反正现在欧洲已经是德国领到了,一个不是五常的国家,却在政治上代表欧盟,在国际上有巨大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五常的英法,甚至俄罗斯。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作者:毅品文团队刘伯瘟,无授权禁转!

  第二次世界大战东线战场末期,1945年1月底的维斯瓦河-奥德河战役,以德军的惨败而告终。苏联红军西进570公里,粉碎德军新整编的A集团军群,歼灭德军30多万,解放波兰全境和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并深入德国东部和东南部。希特勒对此暴怒,2月13日与陆军总参谋长古德里安大吵了两个钟头。这次争吵令古德里安终生不忘,他在回忆录中如此描述这次「元首的愤怒」:

  「他(指希特勒)站在我面前,举起拳头,脸上气得通红,浑身发抖。狂怒使他完全变了形,丧失了控制自己的能力。在每一次发作之后,他就在地毯上走来走去,然后猛地在我面前停下来,重新指著鼻子骂我。他几乎是放开嗓门嘶叫,两只眼睛鼓得要突出来,额边的青筋也爆了起来。」

  

  (元首的愤怒)

  古德里安对希特勒的观察很细。他经常描述元首发怒的情景:「1945年前线来的消息越发不妙,他(指希特勒)暴跳如雷的时候就越来越多了。他发脾气的时候总是手脚发抖,无法控制。」当维斯瓦河防御体系全面崩溃时,「他站在我面前晃著拳头,我那好心肠的副总参谋长托马斯不得不抓住我的衣襟,把我向后拉了一把,他怕我会被元首冷不丁的揍一下。」

  

  (愤怒的元首,会揍人)

  元首气性这样大,也是有情可原。众所周知,德国第一大工业区是西部的鲁尔工业区,第二大工业区就是东部的西里西亚工业区。鲁尔工业区早已成为美英盟军地毯式战略轰炸的重点目标。德国东部城市德累斯顿虽然离鲁尔区甚远,但这座城市的命运跟鲁尔区的命运也差不多。著名的德累斯顿大轰炸中,德国军民死伤近25万,德累斯顿化为一片废墟,希特勒甚至没有勇气应纳粹高官之邀去德累斯顿的废墟视察。战略轰炸的压力之下,许多德国企业从鲁尔区迁到了西里西亚。维斯瓦河-奥德河战役的结果,则是苏联红军完全占领西里西亚。失去西里西亚工业区,是对德国继续进行战争能力的毁灭性打击。截止德国投降,德国的煤炭产量仅为1944年同期(1-4月份)的四分之一,钢产量仅为六分之一。强大的德国落到这步田地,元首不愤怒是不可能的。

  

  

  (元首的愤怒无法遏制)

  然后,让元首继续愤怒的事情还在后面。维斯瓦河-奥德河战役之后,便是著名的东普鲁士战役和东波梅拉尼亚战役。苏联红军白俄罗斯第1、第2方面军占领东普鲁士,肃清了东波梅拉尼亚境内波罗的海南岸的全部德军,占领港口城市但泽和格丁尼亚。从此,苏联红军从苏德战场北线深入德国腹地,并从北线彻底封闭和锁死了德国。尤其是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在结束战役调整部署后,已经进入了突击柏林的最佳位置——从正东方向直指柏林。

  

  (影片《帝国的毁灭》中德国女飞行员汉娜·莱契与真人照片)

  到了此时,希特勒除了惯常的愤怒,剩下的还有恐惧。他似乎不再像前面那样动辄发怒了,而是开始找人倾诉绝望。比如1945年4月希特勒对德国著名女飞行员、极度忠诚的纳粹党员汉娜·莱契承认的那样:「我曾经坚信在奥德河沿岸可以保卫柏林,但当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仍旧失败以后,我是比别人都感到惊慌。」但元首毕竟是元首,马上给自己的绝望找到理论依据:「如果战争失败,德意志这个民族也将灭亡,没有必要考虑维持这个民族哪怕是最原始的生存基础的问题,因为这个民族将被证明是软弱的民族。而且,在战争以后留下来的人不过都是写劣等货,因为优秀的人都已经战死了。」

  因此,希特勒才命令德国军备和生产部部长施佩尔博士著手毁灭德国一切经济基础。希特勒本人,则做好了自杀的准备。他要整个德国为他陪葬。基本上,他做到了。

  

  (渣渣!)

  最后用元首本人的经典愤怒来评价吧,真是渣渣。参考资料:古德里安回忆录 苏德战争 纳粹德国的兴亡


这部电影很经典,虽然是描写纳粹恶魔和希特勒本人覆灭前的景象,但是对各种各样大小人物的展现却很丰富,同时在道具和场景上也展现了德国何以敢发动世界大战,因为强大,看看希特勒和施佩尔花费6000个小时(字幕上说的,听不懂外语)制作的柏林城的模型图,还有地下室的完备设施……我不知道是电影不是美化了纳粹法西斯,希特勒的老婆爱娃可以和一群人挤在一起喝酒,有三个德国将军,一个秘书一个护士还有一个下级军官。戈培尔的孩子们合唱,戈培尔的夫人指挥合唱,观众里还有德军的伤兵……这些和谐的场景个人觉得都不是人类恶魔法西斯该有的,尽管电影里也展现了纳粹仍然在屠杀德国民众的情景。看这部电影对大部分德国人居然恨不起来,看法很复杂的,用手机看了不下30遍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