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出现畸形的话,一般是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 空气污染。别的农作物打乙草氨的时候,气味随风飘来。乙草氨对豇豆特别敏感,受其影响的叶子发卷,须头萎缩,对正在生长的幼豆角也有致畸作用。使豆角幼细、卷曲,甚至是停止生长。

②蚜虫的作用。由于蚜虫吸食了叶片营养,或直接吸食豆青营养,也可致豆角畸形。主要表现为豆角不够伸展,一条豆角上有粗有细,颜色发黑(蚜虫排泄物所致。

③红蜘蛛。红蜘蛛危害主要表在叶片上,叶片发红发黄,观看叶片背面,会发现很多红蜘蛛在上面爬动。红蜘蛛造成的危害还会使豆秧干枯,豆青出现红斑或发育不良。这也是致畸原因。

④豆青虫。豆青虫一般危害在豆角上。这种虫子钻进豆角内部啃食,啃食坏了的豆角,容易造成营养传递不畅,使豆角上粗下细,甚至是豆角沾水即坏。

⑤连续在同一地块种植。这样容易造成病害匿藏,使得病害越来越猖狂。这就是所谓的重茬病。

一般情况下,豇豆致畸就是这几种原因所致。知道了原因,然后可对症施治!欢迎有经验的朋友接著补充!


豇豆角产量和品质的形成首先取决于品种。因此,在选择品种时,首先要选择适宜本地棚室种植的抗逆性较高的优良品种;其次要选择适宜本地种植的结果较早、产量较高的品种

底肥。在实际生产中要采取以有机肥为主、平衡性肥料为辅、增施生物菌肥的方法进行合理施用底肥。可施用有机肥30~45 t/hm2,平衡性肥料375~450 kg/hm2,微生物菌肥60~75 kg/hm2。施用底肥时应根据棚室内土壤条件和栽培密度等对肥料的施用量合理增减2 微量元素。针对豇豆角对硼、钙、等微量元素的敏感性,可于花前喷施速乐硼1 000~2 000倍液,或0.1%~0.2%硼砂,或0.05%~0.10%硼酸溶液;花后叶面喷施糖醇钙1 000~1 500倍液或0.3%氯化钙溶液;生长期喷施钼糖醇3 000倍液或0.01%~0.10%钼酸铵溶液,每隔7~10 d喷施1次,以满足豇豆角生长期对微量元素的需求,可以有效降低各种畸形角的发生。

水分管理。豇豆角开花坐果前适宜土壤湿度为50%~60%,开花坐果后适宜土壤温度为60%~70%,在浇水时要根据土壤墒情而定,以「大水不灌,小水勤浇」为原则,做到「花前不浇水,坐角后不缺水」。

温度调控。豇豆角开花期适宜温度为25~28 ℃,低于20 ℃、高于30 ℃时就会对果实的形成造成影响。因此,花期要勤到棚里观察,并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控。

合理控旺,严谨使用激素。在豇豆角生长期如发现有徒长现象,要通过温、光、水、肥等措施进行合理控旺。如必须要采用外源激素进行控旺时,一定要按说明严格控制浓度和掌握用药时间。

安全选药。在生产中选药用药时,一是要避开含嘧霉胺、代森锰锌或乙霉威等成分的敏感药剂;二是要选择苯醚甲环唑、百菌清、多菌灵、新植霉素等相对安全性的药剂进行防治


首先得知道豇豆畸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为什么会畸形?豇豆结果后,对管理要求很高,豇豆幼果期较敏感,一旦受到外界的刺激,就会出现畸形。

1、虫害:豇豆结荚以后,如果蓟马发生严重,会导致豆角落花落果,豆荚的正常生长过程中,如果蓟马吸食汁液会直接导致,豆角弯曲,这种畸形变化在豆角的种植中比较常见。

2、环境刺激:外界环境的刺激,包括温度、降水等,都会造成豆角的畸形。豆角在开花期,遭遇低温,会影响豆角花芽的分化,后期温度回升后,可能会加重影响;如果在结果期遭遇连续的降雨,外力作用也会让豆角变形。豆角遭遇外界环境所表现的变化只要为短小、弯曲等。

3.不科学种植:不科学的合理密植,也可能会造成豆角畸形,豆角种植密度过大,会影响豆角的通风性透光性,导致豆角畸形。

4.用肥不合理:用肥不合理导致的畸形,一般是花期,偏施氮肥、导致豆角植株旺盛,影响花芽的正常分化,导致畸形,严重的可能导致落花落果影响产量。

5.用药不合理:农户在豆角的开花结果期,用药过大,会抑制豆角的正常生长造成果实短小。

预防措施:

豆角畸形的预防,要从种植时期就开始自己预防,只要管理细致,就可以避免豆角畸形的问题。

首先最好病虫害的防治,在豆角定植以后,可以在每株豆角穴附近施肥噻虫嗪颗粒剂2-3g ,防治虫害。

第二,做好肥料的管理,种植前期需要适当施基肥,配合有机肥,进行施肥,后期做好追肥。

第三,关注天气变化防治。一般夏季种植豆角不会出现突然降温,但建议农户关注天气变化,干旱及时浇水。如遇连续的阴雨天,降温天气,可以提前喷晒药剂增强抗逆性。

第四,合理的密植,每亩地根据种植豆角的品种不同进行合理密植。正常下行间距在30-35厘米,50厘米左右为宜。

第五,科学用药,农户在用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药品药性,包括用药时间,用药剂量。


豇豆畸形角又称变型果,是棚室生产中一种常见的生理性病害,特别是早春棚室内发生比较严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详细总结了豇豆畸形角类型、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农户们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

1、畸形角类型

豇豆角在销售时是以长度15 cm以上、顺直不打弯、籽粒均匀等条件确定商品性和价格,栽培中若出现畸形角其销售价格则大幅降低。畸形角从形态上看主要有4种类型,即短角形、弯曲形、缺籽粒形和鼠尾形。短角形主要表现是在商品适口性和采摘上市的最佳时期长度低于15 cm以下的角果;弯曲形主要表现商品角形似称勾,严重时产生弹簧状的角果;缺籽粒形主要表现为果实内籽粒排列断档,隔几个粒就少1粒或多个籽粒的角果;鼠尾形主要表现果蒂部或角顶端有一段距离无籽粒或籽粒很瘪,并且与豇豆其他部位相比呈明显细小状好似老鼠的尾巴。

2、畸形角发生原因

2.1 品种选用不当

在实际生产中,豇豆种植户在选用品种时没有过多考虑品种的抗逆性问题,导致个别品种在遭遇特殊气候时,出现结实率低或结实后出现大量弯曲角的现象。

2.2 肥料施用不合理

在施用肥料时只注重氮、磷、钾三大元素肥料的施用,而忽视了一些中微量元素,尤其是钙、硼、钼等肥料的合理使用,造成豇豆角生长期营养失衡。

2.2.1 缺钙。豇豆角生长期对钙元素较敏感,一旦出现缺钙现象,豇豆角果实就会表现籽粒不能膨大,豆角弯曲变形,严重时变成弹簧状。

2.2.2 缺硼。豇豆棚室种植时,菜农常因肥料的施用不合理,对硼的认识不到位,而导致花而不实或豆角中籽粒少,严重时无粒、表皮木质化等现象时常发生。

2.2.3 缺钼。很多菜农对豇豆生长发育周期所需微量元素不了解,特别是对钼元素更是一无所知。豇豆是典型的喜钼作物,缺钼会直接导致花而不实或所结果实很短。

2.3 管理不当

2.3.1 水分供给不当。在栽培中菜农为防止豇豆苗期徒长而控水过度,而后期又怕果实膨大受限大量供水,导致根系受伤,植株衰弱,造成刚刚坐住的角果出现弯勾。

2.3.2 温度控制不当。豇豆角对温度较敏感,开花前温度过低影响植株正常生长,温度过高又对早期花芽分化不利;开花期温度调控不合理,造成授粉不良,果实远端种子发育受限,导致鼠尾形果实大量出现;开花后如果温度过高,导致植株同化能力下降,根系活力衰退,吸水吸肥受阻,造成果实发育期因得不到大量养分供给,而出现弯曲角、弹簧角、短角等大面积发生的现象。

2.3.3 控旺不当。很多菜农在豇豆角生长期,常因温、光、水、肥等条件控制不当而使植株出现旺长,而对待旺长又一味地采用外源激素矮壮素或多效唑等药剂进行化控,常因浓度过大、施用时间或施用方法不当而导致弯勾角、弹簧角等畸形果实大面积发生。

2.3.4 选药不当。菜农在生产中防治病害时施用嘧霉胺、异菌脲、杀毒矾等敏感性药剂,而导致短、弯、缺籽、鼠尾等果实出现。

3、防治措施

3.1 合理选用品种

豇豆角产量和品质的形成首先取决于品种。因此,在选择品种时,首先要选择适宜本地棚室种植的抗逆性较高的优良品种;其次要选择适宜本地种植的结果较早、产量较高的品种。

3.2 合理施用肥料

3.2.1 底肥。在实际生产中要采取以有机肥为主、平衡性肥料为辅、增施生物菌肥的方法进行合理施用底肥。可施用有机肥30~45 t/hm2,平衡性肥料375~450 kg/hm2,微生物菌肥60~75 kg/hm2。施用底肥时应根据棚室内土壤条件和栽培密度等对肥料的施用量合理增减。

3.2.2 微量元素。针对豇豆角对硼、钙、?f等微量元素的敏感性,可于花前喷施速乐硼1 000~2 000倍液,或0.1%~0.2%硼砂,或0.05%~0.10%硼酸溶液;花后叶面喷施糖醇钙1 000~1 500倍液或0.3%氯化钙溶液;生长期喷施钼糖醇3 000倍液或0.01%~0.10%钼酸铵溶液,每隔7~10 d喷施1次,以满足豇豆角生长期对微量元素的需求,可以有效降低各种畸形角的发生。

3.3 加强管理

3.3.1 水分管理。豇豆角开花坐果前适宜土壤湿度为50%~60%,开花坐果后适宜土壤温度为60%~70%,在浇水时要根据土壤墒情而定,以「大水不灌,小水勤浇」为原则,做到「花前不浇水,坐角后不缺水」。

3.3.2 温度调控。豇豆角开花期适宜温度为25~28 ℃,低于20 ℃、高于30 ℃时就会对果实的形成造成影响。因此,花期要勤到棚里观察,并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控。

3.3.3 合理控旺,严谨使用激素。在豇豆角生长期如发现有徒长现象,要通过温、光、水、肥等措施进行合理控旺。如必须要采用外源激素进行控旺时,一定要按说明严格控制浓度和掌握用药时间。

3.3.4 安全选药。在生产中选药用药时,一是要避开含嘧霉胺、代森锰锌或乙霉威等成分的敏感药剂;二是要选择苯醚甲环唑、百菌清、多菌灵、新植霉素等相对安全性的药剂进行防治。


感谢悟空的提问,对于豇豆,我和农民大叔探讨了,豇豆变形是长见的现象,下面当归村新农哥娓娓道来……

一、畸形角类型:豇豆角在销售时是以长度15 cm以上、顺直不打弯、籽粒均匀等条件确定商品性和价格,栽培中若出现畸形角其销售价格则大幅降低。畸形角从形态上看主要有4种类型,即短角形、弯曲形、缺籽粒形和鼠尾形。短角形主要表现是在商品适口性和采摘上市的最佳时期长度低于15 cm以下的角果;弯曲形主要表现商品角形似称勾,严重时产生弹簧状的角果;缺籽粒形主要表现为果实内籽粒排列断档,隔几个粒就少1粒或多个籽粒的角果;鼠尾形主要表现果蒂部或角顶端有一段距离无籽粒或籽粒很瘪,并且与豇豆其他部位相比呈明显细小状好似老鼠的尾巴。

二,畸形角发生原因:1、 品种选用不当:在实际生产中,豇豆种植户在选用品种时没有过多考虑品种的抗逆性问题,导致个别品种在遭遇特殊气候时,出现结实率低或结实后出现大量弯曲角的现象。2.肥料施用不合理:在施用肥料时只注重氮、磷、钾三大元素肥料的施用,而忽视了一些中微量元素,尤其是钙、硼、钼等肥料的合理使用,造成豇豆角生长期营养失衡。3、缺钙。豇豆角生长期对钙元素较敏感,一旦出现缺钙现象,豇豆角果实就会表现籽粒不能膨大,豆角弯曲变形,严重时变成弹簧状。4. 缺硼。豇豆棚室种植时,菜农常因肥料的施用不合理,对硼的认识不到位,而导致花而不实或豆角中籽粒少,严重时无粒、表皮木质化等现象时常发生。5.缺钼。很多菜农对豇豆生长发育周期所需微量元素不了解,特别是对钼元素更是一无所知。豇豆是典型的喜钼作物,缺钼会直接导致花而不实或所结果实很短。6.管理不当:水分供给不当。在栽培中菜农为防止豇豆苗期徒长而控水过度,而后期又怕果实膨大受限大量供水,导致根系受伤,植株衰弱,造成刚刚坐住的角果出现弯勾。7.温度控制不当。豇豆角对温度较敏感,开花前温度过低影响植株正常生长,温度过高又对早期花芽分化不利;开花期温度调控不合理,造成授粉不良,果实远端种子发育受限,导致鼠尾形果实大量出现;开花后如果温度过高,导致植株同化能力下降,根系活力衰退,吸水吸肥受阻,造成果实发育期因得不到大量养分供给,而出现弯曲角、弹簧角、短角等大面积发生的现象。8. 控旺不当。很多菜农在豇豆角生长期,常因温、光、水、肥等条件控制不当而使植株出现旺长,而对待旺长又一味地采用外源激素矮壮素或多效唑等药剂进行化控,常因浓度过大、施用时间或施用方法不当而导致弯勾角、弹簧角等畸形果实大面积发生。9.选药不当。菜农在生产中防治病害时施用嘧霉胺、异菌脲、杀毒矾等敏感性药剂,而导致短、弯、缺籽、鼠尾等果实出现。

三、防治措施:1. 合理选用品种,豇豆角产量和品质的形成首先取决于品种。因此,在选择品种时,首先要选择适宜本地棚室种植的抗逆性较高的优良品种;其次要选择适宜本地种植的结果较早、产量较高的品种。2.合理施用肥料,底肥。在实际生产中要采取以有机肥为主、平衡性肥料为辅、增施生物菌肥的方法进行合理施用底肥。可施用有机肥30~45 t/hm2,平衡性肥料375~450 kg/hm2,微生物菌肥60~75 kg/hm2。施用底肥时应根据棚室内土壤条件和栽培密度等对肥料的施用量合理增减。3.微量元素。针对豇豆角对硼、钙、?f等微量元素的敏感性,可于花前喷施速乐硼1 000~2 000倍液,或0.1%~0.2%硼砂,或0.05%~0.10%硼酸溶液;花后叶面喷施糖醇钙1 000~1 500倍液或0.3%氯化钙溶液;生长期喷施钼糖醇3 000倍液或0.01%~0.10%钼酸铵溶液,每隔7~10 d喷施1次,以满足豇豆角生长期对微量元素的需求,可以有效降低各种畸形角的发生。

四、 加强管理:1.水分管理。豇豆角开花坐果前适宜土壤湿度为50%~60%,开花坐果后适宜土壤温度为60%~70%,在浇水时要根据土壤墒情而定,以「大水不灌,小水勤浇」为原则,做到「花前不浇水,坐角后不缺水」。2. 温度调控。豇豆角开花期适宜温度为25~28 ℃,低于20 ℃、高于30 ℃时就会对果实的形成造成影响。因此,花期要勤到棚里观察,并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控。3.合理控旺,严谨使用激素。在豇豆角生长期如发现有徒长现象,要通过温、光、水、肥等措施进行合理控旺。如必须要采用外源激素进行控旺时,一定要按说明严格控制浓度和掌握用药时间。4.安全选药。在生产中选药用药时,一是要避开含嘧霉胺、代森锰锌或乙霉威等成分的敏感药剂;二是要选择苯醚甲环唑、百菌清、多菌灵、新植霉素等相对安全性的药剂进行防治。知道了吗?请收藏!以备急用,觉得可以,点赞评论+关注!先谢谢了!

豇豆畸形角又称变型果,是棚室生产中一种常见的生理性病害,特别是早春棚室内发生比较严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详细总结了豇豆畸形角类型、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农户们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豇豆角在销售时是以长度15 cm以上、顺直不打弯、籽粒均匀等条件确定商品性和价格,栽培中若出现畸形角其销售价格则大幅降低。畸形角从形态上看主要有4种类型,即短角形、弯曲形、缺籽粒形和鼠尾形。短角形主要表现是在商品适口性和采摘上市的最佳时期长度低于15 cm以下的角果;弯曲形主要表现商品角形似称勾,严重时产生弹簧状的角果;缺籽粒形主要表现为果实内籽粒排列断档,隔几个粒就少1粒或多个籽粒的角果;鼠尾形主要表现果蒂部或角顶端有一段距离无籽粒或籽粒很瘪,并且与豇豆其他部位相比呈明显细小状好似老鼠的尾巴。


豇豆角产量和品质的形成首先取决于品种。因此,在选择品种时,首先要选择适宜本地棚室种植的抗逆性较高的优良品种;其次要选择适宜本地种植的结果较早、产量较高的品种

底肥。在实际生产中要采取以有机肥为主、平衡性肥料为辅、增施生物菌肥的方法进行合理施用底肥。可施用有机肥30~45 t/hm2,平衡性肥料375~450 kg/hm2,微生物菌肥60~75 kg/hm2。施用底肥时应根据棚室内土壤条件和栽培密度等对肥料的施用量合理增减2 微量元素。针对豇豆角对硼、钙、等微量元素的敏感性,可于花前喷施速乐硼1 000~2 000倍液,或0.1%~0.2%硼砂,或0.05%~0.10%硼酸溶液;花后叶面喷施糖醇钙1 000~1 500倍液或0.3%氯化钙溶液;生长期喷施钼糖醇3 000倍液或0.01%~0.10%钼酸铵溶液,每隔7~10 d喷施1次,以满足豇豆角生长期对微量元素的需求,可以有效降低各种畸形角的发生。

水分管理。豇豆角开花坐果前适宜土壤湿度为50%~60%,开花坐果后适宜土壤温度为60%~70%,在浇水时要根据土壤墒情而定,以「大水不灌,小水勤浇」为原则,做到「花前不浇水,坐角后不缺水」。

温度调控。豇豆角开花期适宜温度为25~28 ℃,低于20 ℃、高于30 ℃时就会对果实的形成造成影响。因此,花期要勤到棚里观察,并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控。

合理控旺,严谨使用激素。在豇豆角生长期如发现有徒长现象,要通过温、光、水、肥等措施进行合理控旺。如必须要采用外源激素进行控旺时,一定要按说明严格控制浓度和掌握用药时间。

安全选药。在生产中选药用药时,一是要避开含嘧霉胺、代森锰锌或乙霉威等成分的敏感药剂;二是要选择苯醚甲环唑、百菌清、多菌灵、新植霉素等相对安全性的药剂进行防治


豇豆畸形荚主要表现为弯曲、短荚,常见的有「鼠尾」「鼓豆」甚至「空粒」,既不顺直,又不美观,严重影响其商品价值。造成畸形荚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1.品种退化。目前菜农种植的豇豆大多以常规品种为主,许多地区在种子生产过程中没有进行严格的选择,也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品种的退化。菜农当前选择的豇豆种子大致可分为:黑子、黄子、白子等颜色的种子,以致某个优良品种经过种植若干年以后出现退化,其表现「鼠尾」长短不一、「鼓豆」未老先衰等现象。

  2.天气气候、高温干旱。豇豆属于自花授粉蔬菜植物,其结荚需要授粉,而高温使花粉生活力大大降低,从而影响到正常的授粉受精。不正常的受精会使豇豆的豆荚明显变短,鼓豆,甚至豇豆出现空粒。干旱也会使豇豆荚发育受阻,导致出现空粒。

  为避免上述问题,菜农在选购豇豆种子时应避免选用老化的品种,上述颜色的种子适时轮播,不要长期种植一种颜色的品种。在生产上应控制播种期,使结荚期避开高温炎热天气,必须进行良好的肥水管理,注意氮磷钾肥搭配施入,使土壤干湿均匀,避免忽干忽湿,适时浇水,避免长期干旱。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豇豆出现畸形,一方面由于是虫害比如蓟马等,在花期危害就会导致豇豆畸形,可以用甲维盐类农药或吡虫啉,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施肥原因,比如中微量元素缺乏也会导致畸形,补充中微量元素。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