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走到街上,看到一家餐馆名为「妈妈菜馆」,觉得这个名字起得真好,让人一见就心生亲切之感。进去点了几个菜,味道还真不错,是家乡本土的味道,但离妈妈的味道还有一丝隔阂,这一丝毫厘的差距,就是千万里的差别,若真想寻回妈妈的味道,就只有回归家庭。

我毕业之后并未远走他乡闯荡四方,不过也离开父母过起了独居单身狗的生活。某天一个在南方工作的同学回乡,与我小聚了一次,席间他点了很多家乡菜,并告诉我,人在异乡,最想念的竟然是东北的酸菜穿白肉,一边吃一边说,竟然流下了眼泪。末了,他问我最怀念的一道菜是什么。我对家乡菜没有他这个远乡游子的深情惦念,但忽然想起了妈妈经常做给我吃的韭菜盒子。

老实说,我妈做菜的手艺并不高明,虽然作为一位合格的家庭妇女,从煎炒烹炸到腌制各种酱菜样样都会,但每一样都算不上精到,我妈对美食的概念就是大鱼大肉,小时候过年时妈妈会做一大桌子用我们东北话来讲的硬菜,然而这一桌子菜过了一夜便会成为我们一家子的噩梦,连续两三天都要吃剩饭剩菜,三四种菜肴混在一起,在大蒸锅中加热,那味道实在不招人待见。

后来我一个人生活的时候,总是懒得和父母联系,父亲腿脚不好,而妈妈身体还算健康,每隔半个来月会来看我一次,每次也没什么话说,妈妈就给我做韭菜盒子,韭菜盒子的制作比较繁琐,要和面、拌馅儿,包馅儿,最后煎制,但妈妈不怕麻烦,做这道吃食,更主要的原因恐怕还就是因为它麻烦,妈妈和我之间能唠的就是翻来覆去那几个叫我心烦的话题,如果不聊天的话,闲起来又觉得手足无措,没事也要找点儿事做,正好我也能上手帮忙,我们就在面团的摔打声与油锅的滋滋声中有默契的渡过半天的时间。

作为多年单身狗,我自学了不少菜式,有的是自己摸索的,有的是从网上看来的。韭菜盒子是唯一一样妈妈手把手教会我的食物,鸡蛋要先过油,但一定不能炒老,把炒鸡蛋的热油淋在韭菜沫上充分搅拌,不能加太多盐,韭菜容易出水……最后包成成年男子手掌大小的盒子,香喷喷、金灿灿,通常我一口气能吃下四个,嘴里还停不下,但肚子已经撑到了。

制作一道韭菜盒子,过程填满了我与妈妈短暂的相聚时间,诗人说「人间至味是清欢」,对我这种俗人来说,最值得感怀的人间至味,大概是那填补了我们情感空隙的人间不绝烟火气,母亲手烹家常菜。


没有经过岁月的洗礼,人们不懂得亲情的可贵,没有经过生活的磨练,人们也体会不到当妈的辛苦。

我们兄妹三人从小就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几乎很少离开过她,所以妈妈对做饭这个任务,从来没有推辞过,也没有人主动站出来,替代她。从始至今,都由她一人一直肩负到现在,哪怕是她某天身体有点不舒服,也会把一日三餐打点好,才休息。在我的记忆深处,对母亲做的饭菜,从来没有感到不好吃过,也没有觉得妈妈的哪道手艺最令人称赞。妈妈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不停地锻炼自己的厨艺,尝试各种食材的不同做法,抓住全家人中每一个人的口味,做出供众人喜爱的味道。

长大参加工作后,我经常出门在外,去饭店品尝了许多大厨们的拿手绝活,吃过之后让我猛然间想到:原来妈妈的饭菜才是我的最爱。哪怕是妈妈熬的一碗人人都会做的小米粥,也比大厨们做的美味佳肴好吃。去饭馆吃饭是迫于无奈,为了填饱肚子,并不是由于哪位厨师的精湛手艺吸引了我,让我流连忘返。

中国人的饮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习惯。同一种食材,各个地方的吃法大不一样。比如,同样是白面,兰州人喜欢吃拉面,山西人喜欢手擀面,山东人又把面做成了煎饼吃。妈妈做的抿面是我们全家人的最爱。做个西红柿炒鸡蛋卤,调两个冷盘,就够一家人津津有味的吃一顿美餐啦。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随著环境的变化,眼界的开阔,口味会有所改变。但是她喜欢吃妈妈的饭菜,那种执著是不会变的。


小时候家在农村,吃的菜大多是自己家种的瓜果蔬菜,现在觉得多好啊,自己种的,又新鲜又健康。那时候不是,夏天,黄瓜豆角番茄小白菜。冬天萝卜白菜菠菜。一天三顿饭都是这几样,吃的够够的,我年纪小嘴巴又馋,跟妈妈叨叨不想吃这些,妈妈先骂我一顿,有你吃的就不错了,嫌不好吃自己去买自己去做啊。然后,就想办法改善一下伙食,买点排骨,杀只鸡。

后来生活好了,妈妈还是会在家门口开一小块土地,种点瓜果蔬菜,我现在很想吃妈妈种的番茄黄瓜草莓。现在生活也好了,反倒很想念妈妈的粗茶淡饭,蒸野菜,韭菜盒子,老南瓜汤,煎茄子等等。虽然自己也能做,可做不出妈妈的味道来。

所以,每次回老家,总让妈妈做几样小时候经常吃的东西,感觉一下子回到了童年。


是呀!小的时候家里条件也不好,妈妈每天都是粗茶淡饭。那时候,老是说妈妈就不能出点新花样,每天都是这几样,都吃烦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以前是嫌弃妈妈做的饭不好吃,没有特色,现在是想吃妈妈做的饭,却没有时间。

人总是这么毛盾,不懂得知足,不懂得感恩。

记得小的时候家里条件也不好,有什么好吃的父母都是留给孩子,自己却不舍得吃。

现在条件好了,大鱼大肉,吃腻了。开始怀念小时候妈妈做的粗茶淡饭了。

父母这辈子不容易,我们要学会感恩父母,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法超越的,永远都是为孩子。

做为子女我不但没有感同身受,有时还埋怨父母的不是,我真的很惭愧。希望以后的日子我能多去体谅父母,多去关心和陪伴他们!


得到时不知道珍惜,只有失去了才知道弥足珍贵,这几乎是每个人的通病,从我们呱呱坠地到我们长大成人,都是在母亲无私的爱中长大,从穿衣吃饭到成家立业,在我们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都浸透著父母的爱。

我们在爱中长大,并不觉得珍惜反觉得心安理得,处处抱怨,嫌弃母亲管的太多,限制了自己的自由,嫌父母没眼光,给自己买的衣服老土,嫌弃母亲做的饭难吃等等。

当我们脱离了母亲的视线,离开了家乡就像出笼的小鸟飞向外面,过上自己向往的生活,从最初的兴奋到慢慢的被现实惊醒,遇到事情时妈妈不在身边的无助,疲惫时妈妈的关心,出门时妈妈关爱的叮咛此时都显得弥足珍贵,此时才懂得那时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此时多么想念妈妈,想念妈妈做的饭菜。

有时间常回家看看,多听听妈妈的唠叨,多吃吃妈妈做的饭菜,你会发现,这是妈妈的幸福也是你的幸福。


妈妈做的饭里有唠叨也有爱,不好吃的时候是唠叨的味道,想吃的是爱的味道……


出门在外,难免会想念妈妈,随说妈妈唠叨,但是她却抓住了我们的味蕾,知道了我们都喜欢吃什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