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社交领域从来不缺竞争,针对微信的同类型产品一直都层出不穷,比如今日头条推出的飞聊,比如搜狐推出的狐友。

但是,正式上线三天即下架的狐友可谓出师不利。6月11日深夜,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O张朝阳宣布,狐友App因要改进功能,12日开始在各个应用商店下架一周,而这据其6月9日正式上线也才刚刚过去3天时间。

狐友最早出现于搜狐新闻客户端「我的」版块,从2018年开始进行独立开发,最近才正式独立出来作为搜狐的社交产品而发布。

狐友会成为老牌互联网公司搜狐在移动互联网的一个突破么?

搜狐在互联网阵营早已退居二三线,这和创始人张朝阳有绝对关系,在其他互联网公司奋力向前的时候,张朝阳还在和娱乐明星玩到一起,不落后才怪。

狐友的问世,相信张朝阳还是会动用他在娱乐圈的资源进行推广,但是,搜狐新推的产品都是虎头蛇尾,持续力都不够强,即使张朝阳亲自上阵,没有能打仗能拼的团队垫底,再努力也是不行的。


先表明结论:目前大多数的社交产品基本都没有戏,但任何机构对社交的野心从不会消失。

狐友刚上架不久,就爆出iOS端已经被下架。

大家都知道现在用户的时间已经被极度分散,这个极度意味著用户的时间很难被一款新产品分流流量,除非这款产品是个性的,且具有不可替代性,用户才愿意增加体验的时间。所以,去年抖音火起来之后,用户的在线时间其实是增加了,而短视频市场是最大的增量行业。

而社交产品,本身就是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这个领域的竞争基本已经结束,用户的时间基本已经被确定,所以后来者,无论是马桶TMT,还是其他,基本都以失败而终。因为人脉关系网路一旦构建完成,任何人都没有意愿去迁移这个庞大的关系网路到另一个新平台。

这个领域,唯一能对腾讯系产生冲突则是头条系,这就是狐友上线之后,微信连封杀都不需要(而多闪上架之后,看看腾讯系的态度就知道两者的差距),这就是区别。但头条系如果要渗透到社交领域,还需要下很大的功夫。

以上,谢谢。


发布后下载试玩了两天,发现不知从何玩起。

1、从社交方面来看,很难直接找到想要关注的人,没有共同的话题不知道怎么建立联系,这点早期的same做的很好,有明确的群组主题,直接找到合适的主题很容易交到志同道合的网友;

2、从资讯方面来看,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关注的内容,没有一定要打开的必要,这点早期的即刻做的很好,可以设定特定的主题来追踪感兴趣的资讯,高质量的内容源成为每天必打开的APP。

跟飞聊一样,目前还不知道狐友后面能运营成什么样,这俩APP大体上有点类似即刻的模式,即刻现在从主题升级到圈子了,主打同好交友,短期看个人认为他们都干不过即刻,新鲜劲过了后就没打开的欲望了。


已经下载体验,相对其他社交软体来说,目前亮点也不是很多,而且倾向于针对年轻人,学生群体,忽略了广大人民群众,上班族,中老年群体,覆盖面有限。当然初期为了推广也无可厚非,但是想做大做强,只做兴趣爱好类型的社交软体,很难突出重围吧!个人看法请勿见怪!


说实话不太看好。腾讯之所以推出微信能够大获全胜,很大程度是前期积累了十分庞大的QQ用户。而搜狐有啥?我身边几乎都没有用搜狐看新闻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