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徐克电影《青蛇》时,我也曾有过「为什不叫《白蛇》?」的疑问。

后来才知道,电影《青蛇》虽然讲的也是《白蛇传》的故事,但叫《青蛇》而没有叫《白蛇》是因为电影改编自李碧华的小说《青蛇》。

1990年代初期,李碧华的小说超级火,陈凯歌拍了李碧华的《霸王别姬》,徐克则拍了李碧华的《青蛇》,两部电影都获得了很大成功。

看过电影《青蛇》的朋友都知道,《青蛇》跟《白蛇传》相比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比如青蛇成了主角,白蛇成了配角;法海不再是老法海,而且还有了些许情义。

总体来看,《青蛇》很有魅力,没把小说拍坏,还让大家看到了一个极具个性的青蛇与法海。

另外,徐克在《青蛇》里尝试了风格的变化,包括画风、原声音乐、人物表演都非常具有个性。影片时而走昆曲风,时而走西域范儿,徐克确实是「才气侧漏」。


为什么叫青蛇,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该片本来就定的张曼玉为主角,但是王祖贤的表演确实太惊艳,以至于大家都认为王祖贤是主演。

第二就是该片改编自李碧华的小说《青蛇》,讲述了在青城山下紫竹林的青蛇与白蛇,共同修炼了五百年之后,二蛇游戏人间却为情所惑的故事。

第三点就是因为描写白蛇的故事早都已经流传了多年,已经早早的被观众熟知,改编起来没有什么新意,然而青蛇不同,青蛇在故事里只是一个配角,没有白蛇那么亮眼,所以如果用青蛇来说这个爱情故事,一定会给人不一样的感受,这也正是徐克导演想法不同于常人的所在。

另外从电影的角度来看,可能由于李碧华是编剧的原因,这个故事里青蛇和白蛇其实是代表了两种现实社会人们对女性态度,白蛇的视角其实是现实中传统的男性视角,而只有青蛇的世界才是真正的无拘无束的女性的世界。

青蛇和白蛇是现实社会中一个女人所处的两个不同的阶段。一个是在「学会做人」之前,一个是在学会做人之后。一个是对待感情充分感性,一个是对待感情充分理性。一个是坦诚真率,而另一个却是是隐忍克制。

在现实生活中女人也是如此,有的在感情中一味地忍让,如同白蛇一样,到最后落得凄惨下场。而有的女人如同青蛇一样,敢爱敢恨,爱憎分明。

因此我认为青蛇的性格也和徐克的性格一样,不拘于传统。敢于尝试新的事物。也正如他所拍的电影一样。


这部影片与以往白蛇影片是不同的,青蛇这部影片是以青蛇的的角度去写的,去探讨白蛇青蛇,法海及许仙之间的感情去写的,对人间的是否有情及情为何物提出的质疑。

拍《青蛇》可以说是徐克多年的心愿,《白蛇》可以说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故事,而徐克就是为了道出儿女爱情的的爱恨情仇,《白蛇》是以白素贞为主角写的,而李碧华的《青蛇》以青蛇为主角,由白素贞的丫环变成了追求白素贞心仪的许仙,另一面的小青。而徐克导演的《青蛇》里面小青是更加的厉害,除了主动追求许仙,还变得调皮主动,活泼,打抱不平,最后白素贞死了,小青杀了懦弱无能出家的许仙,最后带著白素贞的孩子独自上路。电影跟李碧华小说分别不大,加强了戏剧性,这部电影突出了白蛇与青蛇的情谊,注入了新的元素,友情爱情等等。这本是一个规律的小说,但是被徐克如此一拍,变得更加别为风情,小青的情义重艺术的妖,加上徐克拍摄的手法,更是让人眼前一新。


徐克被称之为是鬼才导演,是因为他所采用的视角和表现手法不一样,能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而白娘子传奇中世人公认的主角是白娘子,所以徐克要从小青的身上著手,从一种率真的角度看待情爱,而非传统的观念,求新求异,才是电影能够给我们最好的反思~


你见过有白色的蛇吗?没有见过只能叫青蛇了,这样说你应该明白吧


《青蛇》这部电影是根据李碧华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小说里的主角就是青蛇,是以青蛇的第一人称视角来展开整个故事,电影也是如此,青蛇才是故事的主角,和传统的白蛇传不一样,主要表现的是情欲和人性,而不是许白的爱情。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