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要上纲上线,真不真、假不假,要看历史的记载!

汉,《焦氏易林》:「黄帝有熊国君少典之子。有熊,即今河南新郑是也。」

晋,《帝王世纪》:「(黄帝)授国于有熊。有熊,今河南新郑县也。」

西晋,《续汉书·郡国志》:「河南尹新郑县,古有熊国,黄帝之所都。」

以上是我在网上查的资料。看看是不是有历史记载?是不是很充沛?这就说明新郑是黄帝之都了吗?

记住《说文解字》中解释的很明确,「都」并不是故里,也不是家乡,这个大家首先要记住。

先看第一段:汉,《焦氏易林》:「黄帝有熊国君少典之子。有熊,即今河南新郑是也。」这句话并没有出现在《焦氏易林》当中,不知道是什么人人为加上去的?有懂的朋友们请出来给我解释一下。

再来看第二段: 晋,《帝王世纪》:「(黄帝)授国于有熊。有熊,今河南新郑县也。」这里面少了关键的两个词「或言」、「或曰」。《帝王世纪》学术界一般不敢采用,因为里面的内容有点荒诞。而且作者描写黄帝的时候用到了「或言」、「或曰」,意思就是「听人说」,说明作者本身都不干嘛这句话当真。而且《帝王世纪》前面有一段话却被人为地忽略掉了「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和上面一样,人为地忽略。

南宋罗泌称:「皇甫谧之《世纪》……其学浅狭,不足取信。」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学者、内阁侍读、《大清一统志》纂修官严长明亦曾指斥:「《帝王世纪》,是书迂诞,实为考古之蠹,安可据以说经!」

再来看看第三段:西晋,《续汉书·郡国志》:「河南尹新郑县,古有熊国,黄帝之所都。」

大家记住这一点,这里面还有一句话「引用自《帝王世纪》」,和上面一样,都被人为地忽略了。

后续也有很多记载,都是全部引自于《帝王世纪》,而且大部分属于不严谨的学术文章,学术界一般都不敢采用。

那么黄帝故里是真的吗?大家请看下图。图中显示是一座明清时代的庙,根本没有黄帝故里的文物局编号。这就有意思了,和上面一样属于人为行为。官网的解释说「汉代就有了」,但是又查了一下,小庙当中用了汉代的墓砖,这个在明清建筑中很常见,并不见于记载。

有人说黄帝故里大典已经纳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我这人较真,又仔细的查了一下。还真的查出来了,不过名字好像有点不对劲。大家请看下图:序号480,黄帝祭典。这里面好像没有「黄帝故里」四个大字,而且归于民俗,也就是民间祭祀的意思。

20年前当地人知道这个地方吗?恐怕没有几个人知道吧?20年后被炒得风风火火,其背后的目的不言而知。

欢迎大家关注大唐神都,将会在给您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炎黄是传说人物,居最早的史书记载是西北人。

《国语.晋语》《史记》:炎帝以姜水成,黄帝以姬水成。

目前的说法是,姜羌一体,姬氐同源。

据传黄帝筑涿鹿城,有可能定都涿鹿。但目前的石峁城与山海经昆仑城的描述重合度非常高。黄帝建立的是非常强盛的王朝,其国都理应有一定规模的。

河南的是颛顼和火正重黎,与炎黄无关,那个有熊的说法更是后世腐儒附会编造的。

另外,西北的还有如下人物:

华胥伏羲女娲神农轩辕大禹周秦,都是西北人。

华胥陵在陕西,伏羲故里在甘肃,女娲陵在山西。神农炎帝陵庙在陕西,黄帝陵庙在陕西。

大禹部落源于陇西,迁居黄河壶口瀑布附近,定都晋南。

嫘祖部落源于四川,后裔为古蜀王蚕丛氏。

当然,也有说嬴氏是山西晋中赵城人的,但无疑嬴氏自商代守西戎,到春秋数百上千年都是西北人。


几千年来从未争议的事情今天怎么就争议了?历代皇帝祭祖都在陕西黄帝陵!今天咋就成新建的县去了(新郑)。有能耐把黄帝陵从陕西搬到新郑!看看国家答应不??再问问全国人民答应不??历史就是历史请别乱篡改!!!确切的说;他们都是编辑部毕业的,想编什么都可以??习以为常,随意指鹿为马,颠倒黑白,利益熏心,做为生存之道!他们过去过贯了颠沛流离生活,四处游荡,所以不认祖归宗也难免。他们好了伤疤忘了疼,陕西人民在河南将近灭顶遭遇无数次天灾人祸,自然灾害热情接纳了他们,养育了他们,他们不思报恩,反将恩当仇报!无良之人!


谁说不是假的?请看下图,国务院核定和公布的是「明至清 新郑轩辕庙」 ,怎么被人摇身一变,就成了「黄帝故里」?见过造假,没见过这么造假!


黄帝故里的确有争议,但是学术界主流和国家政府,一致承认新郑是轩辕黄帝故里。

至于民间的争议,只要不违反法律,道德规范,开心就好。如果为了一己之私,或者口舌之快而罔顾事实,出言不逊,肆意歪曲,实属宵小之徒。

毕竟国务院的意见就是行政命令,都得执行是吧。

网上发言,相对自由,但请珍惜你的ID,谩骂与攻击只会显得自己很LOW。


这就是新郑黄帝故里造假的证据,其实就是这个明清时代的轩辕庙,黄帝故里子虚乌有!

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三、古建筑类

641 Ⅲ-344   新郑轩辕庙       明至清    河南省新郑市


河南人说是就是呗!管他别人反对不反对。说的多了假的也成真了,真的也能说成假了


闹了半天,以为是真的史书,原来是算卦的书,真的笑死人了。怪不得没有名人去题字,害怕丢人啊。从古到今在黄陵题字的名人太多了,蒋先生,毛主席亲自题词,亲自书写祭文,也不知道河南人咋想的。第一次看到用算卦书做史料的,开眼界了。


河南人以造假而出名,说的有真的吗?


你说新郑黄帝故里是假的、你有证据吗?我是新郑人当时黄帝出生时我还送鸡蛋哩。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