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大多對寶騰汽車比較陌生,主要是因為該品牌的汽車在中國的保有量太少,但在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市場,寶騰汽車還是有一定的品牌威望的。

近年來,由於國外汽車品牌的擠壓,寶騰汽車在馬來西亞也是日漸式微,公司虧損比較嚴重,基本是靠政府補助度日。

此時,吉利出手收購寶騰汽車的股權,應該是個最好的時期。

在跨國汽車品牌的併購上,吉利汽車有成功的先例,當年收購沃爾沃讓吉利汽車嘗到了甜頭,也讓公司在跨國企業的併購繼續後續的整合上積累了經驗。

如今,吉利能成長為中國最大的民營汽車集團,與當年併購沃爾沃不無關係,無論是在技術上,還是在品牌的提升上,沃爾沃都功不可沒。

如今,吉利收購寶騰汽車股權,一方面是看中了寶騰以及路特斯的品牌,更重要的是,東南亞的汽車市場。

在收購了馬來西亞的第一大汽車集團之後,吉利就能以較小的代價,以馬來西亞為跳板,進軍整個東南亞的汽車市場,因此,未來想像的空間還是比較大的。

但是花錢收購容易,併購之後的整合難度更大。

如今,吉利旗下擁有沃爾沃汽車、吉利汽車、領克汽車、Polestar、寶騰汽車、路特斯汽車、倫敦電動汽車、遠程新能源商用車等汽車品牌,如何讓這些品牌實現充分的整合,讓優勢發揮到最大,才是最考驗李書福的事。

至於收購寶騰能否實現與沃爾沃一樣的成功,這個得靠時間來檢驗。


吉利收購馬來西亞汽車製造商寶騰(Proton)49%的股權一事已經塵埃落定。作為協議的一部分,吉利將取得寶騰子公司蓮花汽車50%-75%的控股,至此,吉利集團成為寶騰汽車的外資戰略合作夥伴。寶騰汽車是馬來西亞的「國家級」品牌,於1983年在馬來西亞第四任首相馬哈蒂爾的支持下成立。1996年,寶騰成功地收購了英國LOTUS(路特斯集團)國際公司,試圖獲得轎車開發和生產能力以及跑車業務。其在東南亞市場擁有著極高的認可度。但隨後的經濟危機令寶騰的經營每況愈下,2012年實行了私有化後產量仍未見好轉;2016財年,寶騰汽車銷量僅有7.23萬輛,同比下滑30%。其市場份額從上世紀90年代最高時的70%,下滑至僅現在的14%。2016年9月,寶騰母公司DRB-Hicom無奈地宣布,將出售其持有至少50%以上寶騰汽車的股份。

吉利汽車入股寶騰,與目前中國正在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密切相關。「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期間,馬來西亞官方和學者都認為,「一帶一路」能夠加深中國和馬來西亞之間企業的合作,實現共贏,而就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剛剛結束,吉利與寶騰的收購案進展神速,不得不說,運氣也很重要。

寶騰和沃爾沃,兩者在被收購之前的情況並不相同。寶騰之所以選擇出售股權,是因為憑藉自身的力量,難以扭轉銷量的下滑和連年的虧損,換言之,不出售股權,它只有死路一條。而沃爾沃在被收購之前,雖然也是處於虧損狀態,但仍然具備自身特有的品牌實力、研發實力和產品及核心技術儲備能力,雖然規模和體量不大,但有潛力可挖。在吉利與沃爾沃正式牽手後,沃爾沃實現扭虧為盈,吉利研發力、品牌力和銷量的多重提升,也有力證明了當初選擇收購沃爾沃的明智。

寶騰被吉利收購,事實能不能如寶騰所願,使它成為第二個沃爾沃呢?說到底,寶騰不是沃爾沃,也正因為不是沃爾沃,也使這場競購的風險係數提升。至於寶騰能不能扭虧為盈,還需要時間來考證。


首先,寶騰不是沃爾沃,兩者在被收購之前的情況並不相同。寶騰之所以選擇出售股權,是因為憑藉自身的力量,難以扭轉銷量的下滑和連年的虧損,在去年,寶騰汽車實際年產量15萬,與三年前制定的年前50萬輛的目標相差甚遠,而自身的頹廢已非可改變,這使得馬來自亞政府為其投入的3億美元的援助打了水漂,這些已使得寶騰汽車岌岌可危,換言之,不出售股權,它只有死路一條


吉利在低價拿下寶騰,不管是為了東南亞和蓮花還有自生銷量數據和股票漲勢都有利,

第一吉利,用現有的博越,帝豪幾個車形就折價好幾億,本來就十多億,吉利一下折價7一8億,戓許更多。

第二吉利的股票,不用說了,這段時間漲勢喜人,比那個7~8億多多了。

第三市場,東南亞市場不大,但也不小。

目前怎麼看吉利在股票上以經掙了好多了。


無論什麼買賣都需要一個時機,所謂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怎麼感覺我像算卦的呢?)吉利收購沃爾沃的李總確實有遠見,當時的國產車還屬於剛剛邁開腳步,沃爾沃的品牌效應也是非常明顯!收購寶騰肯定是擴充吉利軍團實力,就現在的汽車形勢而言肯定沒有像收購沃爾沃後的發展那樣順風順水!發揮實力擼胳膊捲袖子幹得了!!!


寶騰是馬來西亞國產汽車的牌子。吉利收購寶騰,目的是為了開拓國外生產和銷售市場。寶騰也許在馬來西亞有知名度,但是在中國,知道得甚少,遠沒有沃爾沃在中國的知名度高。就目前來講,收購寶騰還談不到翻身的問題,不如「吉利—沃爾沃」叫響。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