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上大学之后才开始有机会去电影院看电影的,近年来的第四台,由于NCC的规范,慢慢的会播出一些新的电影,不再像是以前那样,一部《唐伯虎点秋香》一年播出个八百遍(当然这是夸饰)。有时候上半年才上映的电影,下半年就会在电视上看到了。

      而且电影台播出新片,还会分节期,暑假到了,有一轮的新片;过年到了,又有一轮的新片。电影台播出新片的速度愈来愈快了。

      除了第四台之外,还有对岸最强大的武器就是山寨和盗版,像PPStram这个软体,在台湾的年轻族群,一定都有安装,可是没有人想到,「这是盗版!这是盗版!这是盗版!」的吗?中华电信MOD都要收钱了,为什么PPStream可以免费?

      没错,对岸盗版的功力,可以到达电影还没有在台湾上映的时候,就可以在网路上看到了。可是电影院为什么还可以存在那么久了。

      有人说,看电影是一种fu,我觉得看电影,是因为想要看到「真正的版本」。没有错,在文学研究中,同样的研究材料,会有不同版本的差异。一部水浒传,可能不同时期刊刻、出版,内容、用词、甚至整段故事都会不一样。而电影院上映的电影,是保留了电影导演所想要传达给观众的,最原始的「版本」。

      难道没有人发现,同样一部电影,电影院播出,和在电视上播出,甚至在对岸播出,内容都会有些差异吗?电影台播出的电影主要都是普遍级,所以有些普遍级以上的画面,都会被剪掉,所以电影是有分版本的。

      所以为什么我还情愿花钱进电影院看电影,是因为我不想要导演认为最重要的片段被剪掉了,我不知道,却评论它是一部烂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