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14年赚11倍,大家觉得这种事情要么是骗人的,要么不会出现在A股。

很可惜,14年赚11倍是真的,并且就在A股,同时还是最近饱受争议的医药指数

我在《谁是行业指数之王?》中介绍过全指消费、全指医药,并且认为消费、医药是最强行业指数,同时也是我最喜欢的两个指数。同时,A股熊市中常有「喝酒吃药」的说法,足以看到消费、医药的江湖地位。

全指消费是囊括大部分必需消费股票,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食品饮料、白酒,白酒占全指消费30%左右的份额。

最近的白酒行情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我用吃力不讨好的波段交易白酒,第一次盈利10%,第二次盈利13%。

以白酒为代表的消费指数走势强势,获得了市场的认可,而近期医药指数的低迷,让很多投资者觉得医药是个大坑,所以这里说一下我对医药指数的个人观点。

1. 14年赚10倍

医药行业有很多指数,如全指医药、中证医药、医药100、300医药。我们这里以全指医药指数为例看一下医药指数的历史业绩。

图1. 近14年消费、医药、沪深300走势

由于15年医药指数暴涨,因此统计截止于2015年牛市的收益会似的数据失真。我这里统计近14年全指医药的走势,同时选取的截止日期今年4月份,此时医药指数仍低估,所以统计数据相对比较合理。

可以看到,从2005年到2019年,全指医药14年间收益率1084%,10.8倍,真正的14年赚11倍。而此时,医药处于低估区间,如果按照正常估值进行计算,收益还会更高。

与之对比的是,沪深300收益率仅有352%。

2. 医药近期表现

尽管医药指数过去风光无限,但近期的表现却饱受争议,我们现在看一看最近的走势(自2016年1月起)。

图2. 近3年医药、沪深300走势

可以看到自2018年6月以来,全指医药走势一直逊于沪深300,截止到昨日(2019.06.28)收盘,全指医药收益6%,沪深300收益29%。

而在2018年7月发生的一件大事就是「长生生物事件」。

同时,2019年6月份,医药指数更是暴跌,我们在《2019.06.05存量配置计划交易》中买入了一份医药C做波段。

图3. 近期医药走势

而在这一次暴跌附近发生的事情就是「康美财务涉嫌造假」与「彻查77家药企会计真实性」。

可以知道,近期医药行业是非常不太平,不仅有个股暴雷,还有行业受到政策性影响,于是指数大幅受挫。

很多人看到跌了,也开始开始喊跌,这是人性,与3200点喊涨是一样的心态。

所以他们才会看不起医药指数,就像大盘2500点看不起A股一样。

但是,后面A股走到了3000点,医药指数也开始回暖。

3. 个人观点

首先说明我下面对医药的看法有浓厚的个人色彩,也就是客观数据少,主观想法多,仅供参考。

同必需消费一样,我对医药行业是长期看好的

我坚信,人可以不喝酒,但生病时不可以不吃药。所以长期来看,医药行业的需求应该是和必需消费一样是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而与经济形势无关。

人们常说熊市「喝酒吃药」,即熊市购买消费、医药相关的股票/指数,正是因为消费、医药的需求稳定的特性,才会在熊市中走出一番和别的股票/指数不一样的状况。

图4. 18年「吃药」行情

2018年的熊市记忆犹新,从18年初开始,沪深300跌跌不休,而医药指数却强势反弹,这种走势一直持续到2018年6月。

以上是我对医药长期看好的个人观点。

但是,由于医药的特殊性,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并且非常重要,因此它经常受到政策性影响。这些政策是一直强有力的手,清除医药行业中的违规违法现象,帮助该行业变得更好。

因此,短期看,医药受政策影响大

如果来股市投机赚钱,那或许医药行业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短期并不稳定。

但如果是来长期投资的,那医药行业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短期受到政策影响,进入低估区间,我们买入,长期持有,高估卖出,一个典型的高抛低吸操作。这也是我们存量配置中包含较大医药比重的原因。

记住一句话,不要被外界的杂讯影响,如果你喜欢医药,你相信自己的逻辑是对的,那不管别人如何看跌,你要相信自己的判断。

因为2500点看跌和3200看涨的,大概率是同一人。

公众号:AI搬砖工养基

了解增量资金定投和存量资产配置,感受数据和金钱的善意。(投资有风险,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