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近期,中信建投通信团队发布物联网深度报告《万物互联全景研究》,为让广大投资者从板块角度重视物联网产业,全面掌握物联网的产业链、发展路径、最新进展及投资机会,6月9日特召开了“物联网全景解析及重点上市公司交流电话会议”。

本次会议还特别邀请了三家上市公司的四位领导共同交流,分别是宜通世纪子公司基本立子CEO肖总、拓邦股份副总兼董秘文总、高新兴黄总及子公司中兴物联姜总。现将会议主要观点纪要如下:

会议时间:2017年6月9日15:00-16:30

主持人:中信建投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 武超则

发言人:中信建投通信行业研究员 阎贵成

特邀发言嘉宾:宜通世纪(基本立子 CEO 肖总),拓邦股份 副总兼董秘 文总,高新兴(中兴物联 姜总、高新兴证代 黄总)

2 核心观点

中信建投通信首席分析师 武超则

1、物联网产业市场巨大

(1)2016年开始,物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及光通信成为TMT行业比较一致关注的关键技术方向。其中,物联网横跨了以上技术领域,并串联了电子、通信行业的核心应用方向;

(2)目前,物联网正在快速落地,“云管端”生态日渐成熟:BAT等巨头推动“云”的成熟,三大运营商基于NB-IoT及5G的部署推动“管”的完善,而随着电子行业智能硬件的崛起,“端”的智能化水平也在迅速提升。物联网“云管端”生态的成熟,为物联网的爆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3)整个物联网的连接数在快速增长,我国蜂窝网的物联网连接数2016年达到约1.5亿,2017年将会达到3个亿,2020年会达到8-9亿的连接数,而中国整体的物联网连接数预计2020年将达到35亿,甚至更多。物联网的整个连接数到2020年将是移动手机终端的3-4倍,市场巨大。

2、物联网的发展路径

从投资角度来看,研究物联网产业的哪个环节率先落地意义重大。我们认为的路径是:先终端智能化,其次是联网,最终是垂直行业的增值服务应用。联网及垂直应用落地进度较快的可能是车联网、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2B服务,与智能制造相关)。

3、物联网的受益环节及上市公司

我们认为,在物联网发展过程中,最先受益的产业链环节是与物联网连接数直接相关的环节,例如无线模组的提供商、物联网连接管理平台服务商等。因此,在物联网上市公司的筛选上,也要优先从这些环节入手。A股物联网上市公司很多,但垂直的标的不多,大部分的是转型物联网。我们的观点是2017年以后做物联网的上市公司会越来越多。今天电话接入的三家上市公司都是物联网龙头公司。此外,中兴通讯也涉及物联网的芯片、网络、集成应用等产业链环节,也是我们比较看好的标的。

中信建投通信研究员 阎贵成

1、物联网概念的界定

物联网的定义不用多说,但从产业角度来看,物联网涉及范围很广,我们认为物联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行业,而是一个产业,是对现有多个行业再融合后形成的新产业。广义来看,车联网、共享单车、无线POS机、智慧城市等都是物联网的应用场景。目前,在巨头的推动下,在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和消费市场兴起的大背景下,物联网发展明显提速。例如,我们发现,国内三大运营商2016年净增物联网连接数约7000多万,2017年前5个月,已经净增5000万,全年将累计新增近1.5个亿。我们预计,2020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将达到35亿,其中蜂窝物联网约8.75亿。

2、物联网与几大热门技术的关系

物联网与时下几大热门技术——云计算、大数据、5G以及人工智能都紧密相关。例如,云计算为物联网提供存储、弹性计算等能力,大数据帮助物联网处理采集到的海量数据,5G是物联网的蜂窝连接技术之一,其大连接、高可靠低时延特性就是为物联网设计,人工智能的发展,实际上又依赖于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发展。我们认为,这几大技术的产业化相互交织,彼此推动着向前发展。

3、物联网的产业链环节

物联网所涉及到的产业链环节主要包括“芯片、传感器、无线模组、通信网络、物联网平台、操作系统、智能硬件(控制器)与集成应用”八个。例如,传感器是物联网的五官,主要帮助物联网感知和采集数据,而无线模组置入物联网终端后,可以帮助设备连接入网。而物联网的平台,分为连接管理、设备管理和应用开发(应用使能)等。各环节的具体介绍可查阅深度报告《万物互联全景研究》。

4、物联网的发展路径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先联网后增值”。虽然当前物联网的发展已驶入快车道,但目前仍处于规模化的初期,因此接下来2年左右的主要任务应该还是以“联网”为主,即连接数快速增长,而“增值服务”有赖于物联网连接数具有一定规模后,才可能爆发,短期内“增值服务”将以基础的数据采集、汇总分析及安全服务为主。二是“垂直行业成波次推进”,我们发现物联网的应用场景具有垂直行业属性,如智慧水务、车联网、智能家居等,在物联网的发展过程中,各个行业很难齐头并进,而是成波次、接力式推进。率先突破的可能是车联网、智能家居、智慧城市(能源、交通、安防等)、工业物联网等。

三是“同一行业的应用是由浅入深”,例如,车联网的发展阶段将由最初的“远程监测(如位置信息实时回传等)”,逐步升级到“智能控制(远程暖车/锁车等)”,再到“车载娱乐”,终极目标将是“辅助驾驶-半自动驾驶-完全自动驾驶/无人驾驶”。

5、物联网的投资机会

我们认为,在物联网的发展过程中,率先受益的将是以下两类环节:一是要与物联网连接数增长正相关:如芯片、传感器、模组、平台(CMP/DMP);二是要与率先爆发的垂直行业强相关:如为车联网、智能家居、智慧城市(能源、交通、安防)等提供智能硬件(含智能控制器、智能水表等)、系统平台的供应商。因此,从投资角度来看,中短期关注业绩,可围绕上述两类受益环节,兼顾弹性优选标的,但从长期布局来看,可重点关注AEP平台、集成应用服务。相关标的如下:

• 物联网平台提供商:宜通世纪、兴民智通

• 智能硬件供应商:拓邦股份、盛路通信、路畅科技、三川智慧、金卡股份

• 蜂窝无线通信模组供应商:高新兴、广和通、移远通信(IPO)

• 北斗芯片/定位传感类设备供应商:海格通信、北斗星通、移为通信

• 通信网络设备及SIM卡供应商:中兴通讯、东信和平

宜通世纪子公司基本立子CEO 肖总

1、公司业务介绍

宜通世纪是物联网平台的运营商,业务涉及物联网平台的研发、运营、平台生态的建设等。

目前公司的物联网平台分为三类:一是CMP平台:一类面向电信运营商,这部分宜通世纪通过技术合作开展业务,如与Jasper合作为中国联通提供服务,受益于三家运营商连接数的快速增长,CMP平台发展良好;另外一类是非运营商的CMP产品,主要针对WiFi、LoRa等其他连接方式,虽然其使用费用低,技术要求也不高,但依然有需求,公司的立子云已有清晰的规划。二是基于立子云提供DMP平台和AEP平台,目前相关的功能及产品规划已经十分清楚。物联网的平台不能多也不能少,核心是要在平台的功能设置上更完备,在平台的生态建设上更开放,并能够使得开发者感受到开发工具的多维度及高效率,且平台功能应具备弹性扩展能力,宜通世纪目前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2、产品项目的落地情况

物联网平台的业务发展难度远大于其他物联网的产业环节,这是一个新兴领域,不能单独形成产品,需要打通端对端的能力,需要生态系统支持,对人员的要求和对外部的要求较高。只有物联网平台快速发展,产业才能快速发展,才能解决物联网碎片化的产业现状。宜通世纪在整个市场上有很多客户,同时我们也能够帮助合作伙伴打造他们的平台,作为平台运营及技术提供商,最近两个月内有7-8个这样的项目与公司对接。这样的合作能够使我们快速转型为物联网方案及平台提供商。

当前,公司主要聚焦四大行业:医疗、车联网、农业、智慧城市。医疗方面宜通世纪收购部分医疗公司,并展开物联网医疗云的业务。车联网方面公司正在和汽车厂商洽谈,部分业务已落地。农业主要包括养殖和畜牧业,与合作伙伴一起提供服务。智慧城市主要包括市政和民生相关业务,例如燃气、路灯,各领域目前已落实到合同阶段。

3、宜通世纪的两大新技术/平台——CFB、BSP

CFB是在DMP层面推出的针对工业物联网的新技术,将在6月27号上海的发布会上发布产品。新技术CFB打通了工业物联网设备到宜通世纪平台的快速接入,完成了从端到平台数据的双向传输,工业协议的转换,使得客户不需要进行二次开发,可即插即用。目前公司已经与国内网关前四名的厂家洽谈了合作,并通过了厂商验证。BSP主要针对车联网的生态建设,是一个APP的群,使APP间能互通,公司开发的智能引擎根据车主需求给车主推送最合适的APP,这样车机上不用下载APP,停车、加油、洗车、维护等APP是公司根据客户的需求推送给客户。

拓邦股份副总兼董秘 文总

1、公司业务介绍

拓邦股份成立于1996年,2007年在中小板上市。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智能控制器研发、为智能社会智能化、物联化提供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产品主要应用于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开关电源、个人护理、工业控制、医疗器械等诸多领域。同时,经过公司多年在智能家居领域的研发投入,持续对关键技术的攻坚、突破和整合,现已具备提供“控制器+通讯模块+云服务+APP”在内的一站式智能电器解决方案的能力,在今年3月的AWE展上公司也已经发布了T-SMART解决方案。

2、公司营收情况

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18.27亿(行业第一),同比增长26.36%(延续2015同比增长接近30%的高增长态势)。实现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增长约80%。毛利率22.09%,同比上升3.46个百分点。净利润率7.9%,同比2015年的5.58%,上升了2.32个百分点。同时报告期加大研发投入,2016年研发投入总额为1.37亿元,同比(9119万)增长49.73%,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7.97%,占营业收入7.47% 。公司作为一家技术密集型的公司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企业在行业的领导地位,在投入方面会我们兼顾短期利润的实现和持续盈利能力的打造。

3、公司并购布局

2016年我们通过收购研控科技55%的股权(研控科技是驱动公司),实现了公司向工业控制领域布局的战略举措。通过收购新三板公司合信达100%的股权,让公司迅速进入燃气控制领域,同时扩充了公司的产品线。合信达公司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智能家电行业研究,尤其是燃烧系统及暖通系统的智能控制器、温控器及控制系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与沉淀,已成为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收购后借助双方优势可以延伸物联网生态圈,助力合信达搭建智能供暖燃烧平台,同时借助拓邦公司强大的管理平台和优秀的供应链资源,合信达公司的盈利能力也能得到较大的提升。2017年并表后会给公司带来一定的业绩提升。

4、公司目前物联网布局

公司为推进智能控制器业务发展及在物联网领域的战略布局,加速建立公司物联网生态圈,报告期公司还用自有资金投资参股了欧瑞博和大咖光电。欧瑞博是一家“专注物联网技术、创造智能家居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给用户创造更舒适、更节能、更安全的家居生活体验,大咖光电主要优势是光学设计和图像处理)。同时也与阿里巴巴、欧瑞博等公司强强联合,在业务上展开了深度合作。

5、公司对未来物联网行业的观点及相应布局

(1)我们认为未来是一个智能化的社会,人的劳动会越来越多的被智能机器所替代,现在的设备也会越来越智能化,“智能+”将会是一个趋势。同时未来也是一个 “万物互联”物联网的社会。基于上述两种趋势的到来,我们认为公司所处的智能控制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物联网将会成为世界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智能家居在物联网生态链中也将占据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2)我们的观点是“先联网后生态,无联网不生态”。目前智能物联行业高速增长,拓邦公司有能力分享这轮高增长带来的收益。

(3)拓邦公司在此行业耕耘了20年,通过不断的积累、沉淀、提升,已经牢牢奠定了行业领导地位。在这一轮新的高速增长周期中,我们将通过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加快海外市场布局等战略举措,让原有核心业务--—智能控制器延续目前的增长速度。同时我们将通过加快产品应用升级、解决客户痛点、提高产品价值密度、提升客户满意度,来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壁垒,以此扩大市场份额,加速核心业务的增长速度。同时公司会加大投资并购的力度,快速做大做强核心业务。

(4)对于未来,公司将通过经营全球化,加快进入增长型国际市场的进程。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市场,进军发展中国家、长三角、珠三角、重庆。同时公司通过产品领域的拓展和产品的转型升级,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做实业绩的增长。公司定位于服务高端、高附加值的客户,我们会通过产品结构、客户结构的优化,做大企业的价值。

6、公司未来战略举措

(1)加快业务转型和升级,推动业务高速优质增长。公司将加强在家用电器、电动工具等细分优势领域的资源聚焦,通过技术、产品创新和服务提升,强化公司在细分优势领域的领导地位。狠抓变革机遇,(煤改气)化机遇为业绩(去年收购的合信达公司,受益于煤改气,今年的增速较高);

(2)增强核心竞争力,构建发展新动能。为了适应公司ODM、JDM模式下多品种小批量的业务模式,我们将打造“产品技术+平台技术+通用技术”的多层次、立体化先进技术体系;兼顾近期技术应用和中长期技术储备,增强公司技术引领能力。同时公司将优化市场营销体系,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加强品牌建设和推广的力度,积极开展品牌宣传和产品推广活动,提升公司在业界的品牌认知度和美誉度;

(3)实施“智能+”战略升级,加速智能物联产业布局。为更好、更高效地服务客户,加速智能物联业务发展,公司已推出“T-Smart一站式智能家电解决方案”,实施“智能+”战略。我们将会以智能控制领域专业优势为基础,为客户提供两个“一站式服务闭环”,即:从需求概念到规模量产的一站式业务服务闭环和从控制器、通讯模块、云到APP的一站式技术服务闭环。T-Smart主要为客户提供四大价值:一、加速智能物联创新,集合行业的技术优势,二、高效实现产品落地,三、助力产品融入开放生态,四、助力企业价值链的提升。这样我们能增强客户在智能物联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和差异化能力;

(4)战略投资布局方面,我们将通过横向并购和纵向拓展的方式加快企业发展的步伐。横向并购主要指基于细分应用领域的拓展,如合信达(燃气控制领域)研控科技(工控领域),纵向拓展主要指一些优秀的技术公司如先进传感、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应用等领域。对于一些优秀的初创企业如欧瑞博(智能家居场景应用的物联网公司)我们会参股并深度展开业务的合作。

由于物联网的生态链很长,拓邦的资源和实力都有限,我们会聚合生态圈的优秀合作伙伴,如阿里云、京东、国美、机智云、AYLA(艾拉)云及近千家的品牌整机客户。发挥各自领域的优势,强强联合,在去年的云栖大会上,我们也是阿里YUNOS落地智能家居的重要合作伙伴,会上我们联手阿里推出了一系列基于YUNOS的智能家电解决方案,构建了YUNOS在家庭的完整的应用场景,获得了业内人士的高度好评和广泛关注,同时与产业链上的各类合作伙伴进行了深入的技术及合作探讨。

高新兴子公司中兴物联 姜总

1、中兴物联公司情况

中兴物联2011年注册,2013年开始正式运营。公司的主要业务覆盖无线通信模块、车联网、卫星终端、IoT解决方案四大业务板块。公司在2016年营收5.8亿元,利润超4000万。公司重视研发,2016年公司研发投入超过15%,达到8000万。公司未来几年战略目标:无线通信模块跻身全球第一阵营,车联网前装和后装市场确立车载通信产品的领导地位,在卫星终端行业成为国产第一品牌。

2、无线通信模块业务

(1)物联网目前正处于连接数快速增长阶段,无线通信模块会受益比较明显。中兴物联的模块产品依托蜂窝通信实现,模块产品可分为高速和低速,中兴物联在高速和低速上都有业务布局;

(2)高速方面,目前欧美亚2G网络正在关闭,国内三大运营商也在考虑网络升级。因此,公司从2014年开始,无线通信模块就向4G转移,目前主要提供CAT3、CAT4产品,也在做CAT9的预研;

(3)低速方面,考虑到2G、3G网络正在经历逐步被淘汰或被CAT1包括CATM以及NB-IoT所取代的过程,中兴物联也在跟随这样的趋势进行兼容,推出CAT1模块。在NB-IoT方面,公司2016年9月已推出NB-IoT的模块,基于中兴微电子平台,今年推出了基于高通的全网通NB产品,支持NB-IoT、eMTC和GSM。公司也推出了NB模拟器,支持网络适配及构建虚拟环境的NB测试;

(4)从模块产品的行业应用方面,各个板块都有相应的应用:车联网、智能电表、安防监控、移动支付、POC对讲市场。基于CDMA的对讲市场,公司的物联网模块可以占到80%-90%的市场份额,2016年公司这部分产品的出货超过200万。未来,公司会聚焦IoT布局,加强与运营商的合作,移动模块产品向终端延伸以提升毛利,并加强在国际市场的业务规划。

3、车联网三大业务市场

车联网包括三块市场:前装市场、运营商市场、垂直行业市场。

(1)前装市场对产品要求很高,中兴物联已经和国内前装车厂进行合作提供产品。很多的车厂今年推出的新车型全部都要加装4G通信,中兴物联在做产品的验证部署和小批量的发货。

(2)关于运营商市场,中兴物联聚焦欧美高端市场拓展,通信及电子聚合的产品非常适合运营商深入车联网。所以公司基于4G OBD(终端+平台)在和欧美高端运营商合作,包括美国的Tmobile、瑞典、加拿大、德国、西班牙、香港及新加坡的运营商。公司给客户提供的是终端+平台的解决方案,国际上有很多合作伙伴,能够保证面向不同市场的时候能够适合不同的运营商。

(3)垂直行业市场包括UBI及车费管理。UBI全球做的最好的是意大利、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地方都有我们的产品在销售。中国的市场最大目前还在起步阶段,中兴物联正在从国际向国内回归。中兴物联会今后会将产品更多的拓展到TSP的厂商,同时布局国际和国内的前装及后装市场,及在车联网的云平台上进行拓展。

4、卫星终端市场

(1)关于卫星终端,中兴物联2014年在国家支持下进行卫星终端研发,公司的卫星电话是全球同时支持地面三网通信以及卫星通信的天地一体化的智能终端产品。公司的产品在54所测试表现最优。获得了行业卫星终端的创新奖项。

(2)中国卫星会制定卫星终端的各种设备套餐及适用场所,中兴物联会针对不同的场所进行研发,包括林业、渔业、应急通信、户外、进行产品的推广及销售。

3 问答环节

1、宜通世纪物联网的收入是多少?占比多少?

总体来看,目前宜通世纪的物联网收入占比还不大,不过发展很快,具体建议与公司董秘直接沟通。

2、基本立子车联网平台的进展情况?

基本立子已经与一家汽车前装车厂达成意向,会在2017新款车应用宜通世纪的基本立子平台。客户希望打造物联网立体化生态汽车的概念,我们提供的平台提供了面向整个产业链的服务,停车、洗车、加油、救援、娱乐等,创造了一个生态圈,使客户能够接入来自其他产业链的与车相关的服务。

3、为何拓邦股份近两年增长迅速?

增长较快的原因是三个:一是物联化产品的升级;二是应用领域的拓展,从家用电器拓展到电动工具、高端厨具、智能卫浴及其他细分领域;三是传统家电需求也在增长,即“老产品、新客户”。

4、随着产品升级,智能控制器单价会升高吗?拓邦股份智能控制器占比多少?

产品单价会升高,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原有产品的价格提高,而是产品在不断升级,随着物联化,控制器的功能要求也逐渐丰富,例如联网功能的增加可能会使得控制器的价格从几十元上升到一、二百元。智能控制器的占比暂没有详细的数据,不过从趋势上来看,确实增长比较快。

5、同行业公司也增长迅速,这是一个行业性的增长么?

行业增长速度的确很快,一是物联网的时代到来,很多家电需要走向智能化,需要联网,需求增加;二是国内的一线品牌由原来的自主生产开始转变为部分订单的外放。

6、为何海尔、美的等大厂商会把智能控制器单子放出来,而不是自己做呢?

一是控制器业务没必要完全自己做;二是拓邦股份等公司具有控制器行业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积累,能够提高家电企业的价值链,在控制器细分领域技术、经验具有相对优势。

7、拓邦股份为何最近两年才开始并购?研发投入体现在哪里?和美的海尔的研发投入差别在哪?

2012年之前,拓邦股份企业的实力不太适合并购,也没有合适的标的。2012-2013年,拓邦股份聚焦在内部主业。2016年自身实力强了之后才有能力去并购及消化企业。

研发投入主要体现在“人”的投入,拓邦股份未来需要大量的研发工程师。 “技术的投入”包括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储备。

公司不清楚美的、海尔的研发投入,但是经过拓邦股份大量的研发投入,之后的增长速度可能会更快。拓邦股份5亿到10亿花了7年的时间,10亿到20亿花了3年多的时间。拓邦股份自己看准的领域会加大投入,如机器人、工业控制、物联网控制器、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等,所以基于去年及今年的大力投入,为今后几年的增长打好基础。

8、中兴物联模块出货情况是怎么样的?未来两年到三年的趋势您怎么看?

2016年,中兴物联模块出货500万台,2017年到现在出货已经约300万台。未来的预期出货数量会越来越多。电力、车载、安防监控行业的增长能够拉动出货量的增长。NB-IoT正在处于建设中,预计一年后才会带来增长。此外,中国电信在力推CAT1,CAT1预计会带来较高的增长。

9、高新兴如何理解智慧城市?

目前智慧城市集中在监控领域。回顾来看,2010年公司主要是监控业务,2011年到“平安城市”的转型是基于视频监控及视频结构化大数据的分析处理。2014-2015年,公司提出了“平安城市”到“智慧城市”转型,依然从擅长的“平安城市”监控领域出发,融合“智慧城市”向交通、环保、医疗、教育领域拓展。2016年的4个“智慧城市”项目,都包含了10-15个不等的系统。其中,公司核心的智慧城市领域有“智慧城市运营中心”“智能管网”“智能教育”“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有用到集团内部的技术储备(如视频监控、无线通信模块),如果需要用到集团没有的技术,高新兴会选择与战略合作伙伴合作。高新兴选择智慧城市谨慎严格,比如拿下“中国反恐第一线”对于集团智慧城市及公共安全领域能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

4 推荐标的

物联网平台提供商:宜通世纪、兴民智通

智能硬件(智能控制器)供应商:拓邦股份、盛路通信、路畅科技、三川智慧、金卡股份

蜂窝无线通信模组供应商:高新兴、广和通、移远通信(IPO)

北斗芯片/定位传感类设备供应商:海格通信、北斗星通、移为通信

通信网络设备及SIM卡供应商:中兴通讯、东信和平

5 风险提示

物联网发展进度及连接数增长不及预期;应用领域分化,物联网的垂直生态完善低于预期;物联网垂直行业的封闭性及现有利益格局带来的不确定性。

武超则

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TMT行业组长,执业证书编号:S1440513090003。英国斯旺西大学法学硕士,通信行业研究经验5年,专注于移动互联网、在线教育、云计算等通信服务领域研究。2013-2016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通信行业连续四年第一名,2014-2016年《水晶球》、wind最佳分析师通信行业第一名。

于海宁

通信行业分析师,执业证书编号:S144051309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硕士,通信行业研究经验 5年,专注于车联网、移动支付、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国防信息化、国企改革等研究。2013-2016年四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通信行业第一名团队核心成员,2014-2016年《水晶球》最佳分析师通信第一名团队核心成员。

阎贵成

通信行业研究助理,执业证书编号:S1440517030001。北京大学管理学学士、工商管理硕士。7年中国移动工作经验,从事市场运营、策略研究工作,涉及物联网、流量经营、政企信息化、移动转售、海外通信及资费策略等。2017年初加入中信建投通信团队,专注于光通信、物联网、流量经营等领域的研究。

石泽蕤

通信行业分析师。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硕士,专注于云计算、大数据、光电子、军民融合、量子通信等领域的研究,2017年初加入中信建投通信团队。

雷鸣

通信行业研究助理,执业证书编号:S1440115090023。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工学学士,2015 年加入中信建投通信团队, 2016年《新财富》、《水晶球》、wind最佳分析师通信第一名团队核心成员。

闫慧辰

通信行业研究助理,执业证书编号:S1440116080816。清华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博士,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访问学者。

汤其勇

通信行业研究助理。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硕士,2017年加入中信建投通信团队。


物联网全景解析及重点上市公司交流电话会议纪要

i4CN(工业4.0中国-简称),是中国最系统化、最全面的工业4.0、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无人工厂领域的第三方咨询公司。;公司整合华为、博世、腾讯、美的等专家,首家提供工业4.0整合方案,包括i4技术项目、i4四大管理体系、十大思想变革的三层金字塔式咨询架构;能够指导企业实施专业化的工业4.0变革和无人工厂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助力国家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蓝图。

物联网全景解析及重点上市公司交流电话会议纪要

梁卓业 i4CN首席咨询顾问中国工业4.0、智能制造、无人工厂、工业互联网专家,华为ISC、IPD体系专家华为ISC+项目组成员,智能制造标杆车间项目经理工业4.0十大思想变革、无人工厂建设体系首创人中山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双MBA,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本科欢迎需要导入华为ISC、IPD体系,实施工业4.0无人工厂的企业与i4CN合作。

(请搜索i4CN梁卓业老师相关课程视频并进一步了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