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藏的属性就是自性即是非自性,分别即是无分别,当体即空,无分别智的金刚经。?

二,(无自性+无变化+无参考系)=心经空性。三,觉囊派修自他相换法,是修空性还是修如来藏,或者两者都是?四, 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 云. 谁有于自他,欲速为救护. 于自他当换,是即密妙行. ?四,为什么金刚经中佛说我没有说任何法?1,是不是当体即空,都是分别。2,反过来这句话就是法。

五,外道问佛陀无自性怎么能轮回?佛陀以以芒果为例,芒果种子长成芒果树,难道不是芒果的轮回!那么阿赖耶识业种子可不可以比喻为DNA?是数据在轮回,是不是就是如来藏的一真法界?

六,佛陀开悟时说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个智慧德相是不是就是如来藏?七,系统的动态平衡机制是不是属于世俗谛的世间法,因为它是自性范畴。在深入这个机制本身就是也代表了无自性。八,梦里说梦,梦即非梦,非梦亦非非梦,当体即空,空性。九,佛陀在金刚经中为什么说实无一法可得,这是不是破法执,人的最大价值就是自由自在,不被自己制造的事物束缚。?十,涅槃究竟上讲,就是毗婆舍娜---止?十一,佛经说的一切就是对现实世界的本质高度总结,概括,归纳。很多神话也只是对真理的一种象征。?十二,佛陀是不是找到了世界的BUG,把世界撕开了个口子。?十三,万法唯识,识又是空无自性,就是我们现在的一切。这个识就是如来藏还是阿赖耶识?十四,二分心智机制本身就是无自性的体现,俱生本觉智就是如来藏。?

十五,金刚经是不是也佛陀象心经中的观自在菩萨一样在止观禅定中自然流出的?


缘起性空是说,一切法是以如来藏为因,无明业种为缘,因与缘和合,如来藏就把一切法产生出来了。一切法包括三界世间的五阴十八界法,也就是众生世间。具体包括:五阴: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众生生存的整个世界都包括在其中了,这些法都是如来藏依靠各种业缘而产生出来的,缘尽就灭去,没有真实性,是如来藏幻化出来的,空幻的,本质都是如来藏性。因此众生的五阴十八界世间就不是真实的,是空的,是生灭的,是苦的,是无我的。那么众生明此理,就不再贪爱自己的五阴十八界世间法,就能断除生死轮回苦,就不会被束缚在生死苦海当中了。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这是一个生死链条,破尽无明,生死链条就断,就没有生死苦受了。

一盲引众盲,相继落火坑啊。

一堆害人害己的颠倒见,无药可医了。


我只想说一句,任何理论都是正确的也都是不正确的,主要看什么适合你,你的态度是什么,立场是什么,

万法唯心造,万法都是人类的分别妄念(思维意识心造作),没有真实存在的主体,以美丑为例,事物最初是离于美丑(事物没有美与丑之分),是人赋予了事物美丑,人执著于此不得解脱,没有真实的美丑存在,这就是空性,一切想法观念都是妄念,不被妄念束缚(不执著妄念)即解脱

语言文字为交流的方便而建立,但是被人类执著为真实,以垃圾为例,人类建立了垃圾的概念,认为垃圾是无用的东西,可是存在垃圾回收站,我们认为的垃圾有利用价值,说明并不存在所谓的真正的垃圾(没有垃圾)


谢邀。

佛道一如道德经 前 言_徐成翼_新浪博客,看懂这本书您也就明白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析:

关于「道」,佛陀以「空」来称呼;儒家以「无极」来称呼;耶稣就用「上帝」、穆罕默德就用「真主」来称呼。那到底什么是「道」?如果将「道」解释成规律,那只能去幼儿园哄孩子。

「道可道」吗?当然「可道」。它本来寂灭,无在无不在,动静一如,显微无间。大则包含十方,小则细入微尘。一片清虚,万相无碍。寂静而丝毫不减,喧扰而丝毫不增。动静两时全体现,从来不曾隐藏,从来不曾显露。归纳一下就是:它是不生不灭的,是实相无相的,是时空无限的。有首诗所描述的正是「道」。

有物先天地,

无形本寂寥。

能为万象主,

不逐四时凋。

上面的文字已经把「道」给说得很形象了,但问题是,不明白还是不明白,因为「道」是需要体悟的,不能只在文字名相上绕来绕去。事实上,「道」本无名,为了沟通方便,就给它命了一个假名。「道」著重在「空」上论述;「名」著重在现象界论述。

既然「名」都是假的,如果我们一味地执著在经典文字名相上,那肯定是找不到「道」的,要么放弃和否定,要么容易落在宗教信仰的层面。所以,我们学佛修道需要借助经典的指引,但不要迷执在经典的文字名相上面。

当我们把「物质」解析,第一步是分子,再解析就是原子,原子外围是电子,中间则有质子、中子,再追溯下去是光子、介子、夸克。目前所能够找到的是夸克,再击碎之后发现是「能源」,然后就看不见了,是一个「空」的世界。物理学家只能够看到「能源」,看不到「空」的玄妙。

「空」不等于「能源」,「能源」是弥漫在整个无边无际的「空』里面的。它们合在一起,无形无色、无质无碍,所以称做「无」。

「无,名天地之始」,「无」是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这个「无」里面不是什么都没有,如果是顽空,那就不可能生出万物。所以,这个「无」是真真切切的「有」。

「有,名万物之母」,「有」是宇宙万物产生的母体。我们可以方便的把「有」理解为「能源」。当因缘成熟的时候,「能源」会凝结而形成极微小的粒子夸克,然后再慢慢凝聚而形成核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分子。不同的分子再经过排列组合,就形成千差万别、形形色色的现象界,一切你、我、他、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就是这样演变出来了。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当我们明白了这个「无」和「有」之后,就要常常站在宇宙的本体,也就是要从「空」、从「道」的角度去感悟天地万物的整个演变过程,以体悟它们的奥妙、浩瀚和伟大。反过来还要常常站在「有」的立场去观察天地的孕化,以至于演变出五彩缤纷的世界。我们会感到,大自然造化万物竟然是如此的「徼」妙、玄妙。

《心经》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中的「色」就是「有」,「空」就是「无」。现在的物理学家发现能源能够转换成物质,物质又可以转换成能源,也就是「有」「无」之间可以互相转换。但是,不管怎么转换,都是「同出而异名」,都是来自于无边无际的「空」、无边无际的「道」。

这样的「道」实在是无法形容、无法诠释。难怪老子在深度体悟「道」的玄妙之后,由衷地感叹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

说到「门」,大家头脑里马上会有个「门」的相,生活中,我们什么样的门没见过!正因为如此,修道的人最容易著相去找悟道的「门」,道家把「门」叫做「窍」,用一些隐喻、暗语,犹抱琵琶半遮面,说得人心痒痒,于是努力去找这个「门」,这个「窍」,而这一找,则让我们亿万年也悟不了道。

特别补充:通常意义的「宇宙」是从三维的角度说的,而「法界」则包含了更多高维次的空间,所以在以后的文章里我通常都说「法界」。


问题如此多,善哉!末学仅就有观点的问题试答。

问一:略

答一:对如来藏无观点。

问二:无自性+无变化+无参考系=心经空性?

答二:末学感觉这个公式不完备。自性为常,变化为断,无参考系即无有异体,比照中论的「八不」,还差五个,即无生(有)、无灭(有的无)、无一、无来、无去,所以末学认为此「公式」不完备。对此公式,可以反问「谁」无自性,「谁」无变化,「谁」无参考系?所以还剩下一个「谁」,因此并非中道的空性。

另外,心经的空性,末学认为是宣说「五蕴」的空性,五蕴即我,因此是「我空」,与「我法(包不包括无为法,末学尚无定见)俱空」有所不同。

问三:略

答三:对此无见

问四:略

答四:对此无见

问五:轮回主体是什么?

答五:轮回的主体肯定是离言性的,也就是说用概念无力指称,强说的话,比喻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末学认为,轮回主体就是「胜意我」,(当然这是个名词,你也可以叫它阿赖耶、赖阿耶……无不可),作个比喻,我去网吧上网,十块钱俩小时,玩游戏的时候的我,就像此世间的我,俩小时后我就得下机,下机时候的我就是胜意我,然而这个网吧不要钱!!!还TM不让下机!以一点「下机」,网管(可以理解为佛陀)就会让你进入一个新的游戏,这个游戏的开始是「你正要下机回家……」然后,循环往复,直至真正下机。这个过程中,虽然从来没有出现过片刻的「胜意我」,因为「游戏1中的我」「游戏2中的我」是无缝相续的,但是实际上,网管或者说程序每次都是在给那个「胜意我(终极ID)」开新的游戏,所以轮回的主体(在不同的游戏里面玩的主体)是胜意我。但是,这个胜意我的性质是不可思维的(比如胜意我有自性吗之类的问题),因为它是离言性的(脱离概念表述的),而任何思维都是概念的运作。

所以,修行就是「如何下机」的问题,末学当然也在摸索,就像密室逃脱一样,肯定比较复杂但有意思,而且绝对不是强行退出游戏就能下机。

末学认为DNA、种子的比喻不太好,所谓数据、信息,不过是「游戏我的ID」的代名词,不是轮回主体。

对如来藏无见。

问六:略

答六:对此无见

问七:动态平衡系统的自性问题?

答七:动态平衡系统是否可以理解为「有负反馈机制的系统」,整体看(见分)来该种是稳定的,仔细看(相分)没有一刻是不变化的。世间法都承认,动态平衡是相对的(见百度百科),并不存在动态平衡的封闭系统,且封闭系统受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约束,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不可逆的,可以理解为一种「正反馈」规律,而正反馈性在末学的理解就是「烦恼性」,即正反馈就是苦,因此相反,在观照负反馈现象时,我们能相似的领悟「离苦」的道理,所以才容易生起认为这是殊胜现象的倾向。综上,动态平衡系统无非是有漏法、有为法。

问动态平衡系统是否有自性。中观的观点,有无自性俱不可。若有自性,则与外界系统隔绝,成了永动机了(违反世间法),若无自性,我们说了半天在说啥?梦话?

问八:梦中梦的比喻?

答八:和答五中比喻相似,但是梦中梦的比喻不好,因为梦中梦是层叠,上网喻是线性的。

问九:破法执后,「我」就自由了?

答九:还需要破我执哦~

问十:略

答十:对此无见

问十一:神通、神话如何理解?

答十一:无非是一种有为法的名言,犹如视频通话、人工智慧。能于神通、神话中刹那领悟胜意,说明你智慧殊胜。

第十二:佛陀如何比喻?

答十二:譬如答五中比喻,佛陀是网管,高级程序员,对他来说没有bug,程序员对自己的产品都很自信。

问十三:万法唯识,其识的自性如何?

答十三:唯识的识,其自性有无皆不可。唯识,本身就是一个矛盾定义的概念,遍计所执自性是自性,依他起自性是他性,圆成实自性是胜意自性,具备这三个属性才是唯识的识,而这本身就是矛盾的。然而,恰恰是矛盾的,所以是离言的,所以是胜意的,所以是中道的。

问十四:略。

答十四:无见。

问十五:略。

答十五:无见。


【佛性,佛缘,佛心,佛禅,佛法】

相由心生,佛渡众生,所以,众生平等。此乃佛性。

佛倾听众生苦,佛化众生,佛缘,就在身边。

佛说不清道不明,心善所及,皆为佛心。

佛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渡化世人,忏悔孽缘,劝人从善,佛禅所普,皆是善缘。

佛身成,化万道,佛法无涯,皆是尘埃,定禅,佛,自在人心。

〖佛界〗根基乃因果本源

【因果法则】之力

〖因果定律〗

《有始有终》

《有头有尾》

《苦情果》

《因果循环》

《恶果不断》

《取果弃因》

《割发代因》

行其定律,遵守本源之规,自然能炼化因果法则,持其法则,自然能从容面对因果。

佛经,菩萨手札都是凡物。看参考,不可盲从。

天道滋生出轮回,因果


没时间与兴趣谈论这些跟现实脱节的东西,三个字:,假!大!空!


一切都是要在三摩地显现。如来藏本无藏。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