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司也接连辞去2个高管,真是没了谁都一样的运转,总有替补的人。

体制外的小伙伴,工作真的很难有所谓的稳定,尤其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说不定哪天就会失业。

生活的压力迫使我们不得不未雨绸缪,做好一定的准备,对冲风险,也是因为这样,合理理财就成了我们步入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尝试著将大家的资产配成四个主板块。(当然,这个比率并非一拍大腿想到了,后面会说)

1、应急金:

其中的10%可以用来做应急金使用,也叫作备用金,以防生活中突发用钱的情况,这个是必须准备的,如果用的到其中一部分,后续处理完事件,最好再把这笔钱补齐,就这样循环往返。可以以现金或流动性强的货币基金配比。

2、投资:

理财投资就意味著它是有风险存在的,所以这部分可以根据你们家庭抗风险能力来估算比例,一般在30%左右,也可以这样想:即使这笔钱完全亏掉,对你来说也不会影响现在的生活水平。

至于投资什么项目,当然最好是你擅长的,比如基金,股票、互联网金融,具体的平台和玩法之前也回答过,可以自行查阅。

如果都不怎么会操作,多学习掌握全面一些理财知识,就会少走很多弯路,也会少交学费,实在闲不住的话可以300块投下互联网头部平台试下,10个点左右的收益且银行资产托管,传送

m.wujiecaifu.com/jd? (二维码自动识别)

,另外平台的论坛会让你快速学到很多。(良心推荐)

3、保障:

对于未结婚的,可能当下没有多大的压力,等有孩子后总想给他最好的,所以教育基金和保险也是成立家庭该考虑的范畴。比如给家庭收入最多的买一份保险,具体的可以咨询保险公司,这要提醒的是要找正规的保险公司,而且合同要一条一条检阅,上面有很多的坑,不懂得都要当面问清楚。

4、长投:

这个主要是保本,但是最好又要跑的过通货膨胀,比如银行理财、购买国债,安全系数比较高的平台,可以选择一年以上的长投,一个是避免不动用这笔费用,一个是长投收益看得见。

对于这四块,不同风险类型的人可以根据情况自由调整,没必要死板,只是根据大多数人适应比率的规律按照如下图来配比的,仅供参考:

每个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不同,最终投资比例或是项目根据自身家庭状况选择。

大概了解比例后,选出适合自己的投资比例,然后确定理财目标(比如年收益达到7%,明年收益10万等量化的数字),这样会更加有针对性。

有效理财要考虑的五大因素

(一)影响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和收益需求的各项因素,包括投资者的年龄或投资周期,资产负债状况、财务变动状况与趋势、财富净值、风险偏好等因素。

(二)影响各类资产的风险收益状况以及相关关系的资本市场环境因素,包括国际经济形势、国内经济状况与发展动向、通货膨胀、利率变化、经济周期波动、监管等。

(三)资产的流动性特征与投资者的流动性要求相匹配的问题。

(四)投资期限。投资者在有不同到期日的资产(如债券等)之间进行选择时,需要考虑投资期限的安排问题。

(五)税收考虑。税收结果对投资决策意义重大,因为任何一个投资策略的业绩都是由其税后收益的多少来进行评价的。

就说到到这里吧,还是对辞退的事有点心塞,毕竟共事几年了,感情很深。。。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