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軍網發佈了一組中國空軍戰備執勤的圖片,照片顯示我們空軍還有一部分殲-7II戰鬥機在執行戰備任務,這些殲-7II戰鬥機都生產於上世紀80年代,甚至連平視顯示器都沒有,還在使用老式的光環瞄準具。一個月前,中國空軍的拜年視頻尤爲引人矚目,原因是空軍的拜年視頻中出現了“意料之中”的新成員——殲-20隱身戰機,三架殲-20隱身戰機給全國人民送上了新春的祝福。不過,更加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空軍的拜年裝備中,仍然少不了全國人民“喜聞樂見”的殲-7戰機。而且“巧合”的是,臨近春節時,中國空軍多次報道了殲-7系列戰機戰備執勤畫面,頗具深意。在如今中國空軍已經開始大量裝備三代半戰機乃至第四代戰機了,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中國空軍的二代機保有數量仍然比較龐大。

擁有一千多架先進的三代機,中國空軍爲何還拿殲-7戰備執勤?

圖片:殲-7II戰機也能拉出漂亮的馬赫環。

外界預計中國目前的戰鬥機總數大約爲1500~1800架,擁有超過1000架的各種三代機和四代機,中國三代機的數量規模目前僅次於美國。其中殲10系列戰機的總數已經超過了500架,殲11系列戰機也超過了500架。而且每年還在以一百多架的速度增加。

不過,中國目前也還擁有大批二代機,一些位居二線的空軍仍然在使用二代機戰機。相比較之下,美軍戰鬥機的數量達到3000架,而且都屬於三代機或者是四代機(五代機)。

中國空軍和海航部隊目前仍然裝備有大約400~500架二代機。這些二代機主要爲殲-7系列、殲-8系列二代機。其中殲-7系列戰機的數量大約爲240架。而殲-8系列戰機的數量更多,主要型號有殲-8D、殲8-DF、殲偵-8F和殲-8EG等。

擁有一千多架先進的三代機,中國空軍爲何還拿殲-7戰備執勤?

一般來說,二代機、三代機乃至四代機等劃分代數的概念都是相對於殲擊機/戰鬥機來說的。戰鬥轟炸機和攻擊機往往不能算進裏面,所以上面數據中沒有包括300多架殲轟-7/7A“飛豹”戰機,強-5強擊機(200多架的強-5也已經在2017年全部退出現役)。如果非要算上殲轟-7“飛豹”戰機,那麼殲轟-7“飛豹”戰機應該屬於二代機,而剩下的200多架殲轟-7A“飛豹”戰機則基本邁進了三代機的門檻。

擁有一千多架先進的三代機,中國空軍爲何還拿殲-7戰備執勤?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保留裝備的這些二代機仍然是具備一定的作戰能力的。例如殲-7G戰機換裝多普勒雷達、加裝頭盔瞄準、雷達警告器等多種新機載設備。性能比起此前的殲-7戰機有很大的進步。而殲-8系列戰機憑藉着得天獨厚的高空高速飛行性能,在未來作戰仍然有供其發揮的一席之地。例如殲-8系列戰機可以憑藉其速度優勢,執行一些快速打擊任務,快打快撤。還可以承擔其偵察機等任務,目前殲-8系列戰機在面對周邊國家的二代機時也能保持一定的優勢。

擁有一千多架先進的三代機,中國空軍爲何還拿殲-7戰備執勤?

目前殲-20隱身戰機已經開始量產裝備部隊,殲-16、殲-10C這幾款三代半戰機也正在迅速批量生產中,中國看似已經具備全部替換二代機的能力了。那麼,中國爲何還要保留數量龐大的二代機機隊呢?

擁有一千多架先進的三代機,中國空軍爲何還拿殲-7戰備執勤?

其實,對於機隊規模龐大,作戰空域廣大,訓練巡邏任務繁重的中國空軍來說,戰機機隊除了要追求質量,還需要兼顧一定數量。現階段中國老舊戰機的基數大,連部分早期三代機都已經接近退役,要全部替換這些老舊戰機還尚需時日。

擁有一千多架先進的三代機,中國空軍爲何還拿殲-7戰備執勤?

在更多的三代半乃至四代機服役前,中國空軍自然需要這些二代機機隊佔用編制用於維持飛行員和地勤人員的日常訓練工作,這也可以減輕教練機機隊的壓力。而且中國不少二代機的生產年代較晚,機體壽命仍然比較充足,自然不能退役浪費。特別是逢年過節時,空軍還需要拉出這些二代機向全國觀衆送祝福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