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目前普通985硕一,研究方向为光电材料(OLED)。看到知乎上的劝退文加上身边就业的it人的薪资,心生转行的念头,对科研不讨厌,有时候还挺喜欢开组会讨论科研问题。

目前纠结的路两条

1.硕士转行,自学计算机,但是可能一天能挤出最多2,3个小时去学,对毕业直接找互联网工作还是有一定担心。

2.继续读博,一方面OLED行业赚不到钱也饿不死,也可以往半导体企业靠拢,硕士听说去厂里需要倒班且没什么上升空间所以硕士毕业基本不考虑本行业了。本科做过合成,深知合成的毒性,不过现在做器件,偏半导体物理,实验室环境还是比较满意,所以也不排斥做科研。

不过也有一些顾虑是博士毕业也找不到好工作(真是看劝退文看怕了),读博期间也会继续学习cs(技多不压身)知乎的大神可否给些意见,是硕士直接跑路,还是拿了博士学历再走(找到好企业就不走)。


可行是肯定可行。我博士专业是遗传学,现在在IT公司用C++写数字信号处理。

不过显然,首先的问题是你应不应当搞科研。既然你说还有一些兴趣,我觉得你还是可以继续干一干试试。


我的建议是你先别想那么多

先仔细观察观察你师兄师姐的出路

发现师兄师姐出路都不错 吃香喝辣 就好好做oled

发现师兄师姐都在吃屎 就赶紧跑路


负责任的告诉你,肚子里有货,OLED这一行,肚子里有货,收入不会比it差,这行业不吃青春饭,越有经验越吃香。

各种面板厂台湾韩国日本专家都是年入百万以上,子女贵族学校学费可以报销的。 如果你有本事,难道我们不希望把他们换掉?事实上,已经开始肃清了。

当然,画了这么大的饼,路比it难走,实验,理论,量产,各种经验技能需要积累。

没有快钱容易钱赚,踏踏实实走。


知乎劝各种专业搞it的真的是多...但是读到硕士博士转那真要考虑一下了...本人机械硕士,最近找工作...之前知乎看多了,以为搞机械的不但环境差,每个月苦逼苦逼干十年然后拿个5 6k...我自己本来也喜欢编程,还搞过编程方面的兼职...然后就被吓得一直在考虑转行...但找工作时候了解了之后发现真不是这样的...985硕士搞机械进好的企业起薪一年20多w是可以的...13 4w算一般般的吧...有些挣得多的也要加班996...但也不排除广汽研这种加班不多假期多待遇还好的(机械往通信产品 医疗器械 汽车上靠 待遇相对好些)...互联网公司我不是没试著找过,但是一般直接被初试题里边的网路 操作系统 各种二叉树搞懵逼...真的在读书的这几年根学it的学生是拉开了差距的,至少很多基础知识就没学过...我等基本只玩脚本语言的小菜鸟于是就放弃了各种c++ java的岗位 挑了点数据分析...u3d开发一类的试试水(数据分析 游戏开发 都自学过一点)...然后一同面试的人,我问了一个好像是在香港大学学datascience的......我目前应聘的互联网公司基本是凉凉了...我挑的都是大厂...不是说挑小公司也进不去...但是进去了有什么意义呢...掉一堆头发拿著和你硕博干本专业差不多的工资(这样的话硕博这几年就算白读了,搞it和你本科出来培训三个月没差别)...而且我觉得 地基不深,楼也盖不高 是有道理的... 未来自己在哪个方向发展的会更好?自己一把年纪了干著年轻人学个一两年就能取代的工作真的不慌么?(不是说编程技术含量不高...而是说知识真的太开放了...经验性的东西没那么重要...不像其他行业...研发试错就需要大量成本...) 废话了一堆,所以,还是要考虑清楚的...你的专业我不清楚...但是最直接的方法...看看你们专业往届师兄师姐工作找得怎么样...毕竟搞科研的需要的人数根市场需求的人数是不同的...另外也有供应链 销售 管培生 这种不限专业的岗位待遇也不错...是早日脱坑,在坑里找著舒服的地方 还是继续挖坑然后坑别人(好吧好像这么说不太合适)这就是你自己的选择了 但是读博出来再脱坑 我觉得是完全没必要的如有认识浅薄之处,欢迎大佬狂喷

生化环材博士,美国博士后,绿卡后转行是常见套路。现在全球老龄化,有博士学位移民很容易。最好很多人移民,这样愿意留国内的人才有好待遇。

转国内的码农就算了,性价比没那么高竞争更激烈。


当然可行!

离开学术界,博士们还有许多好选择-领研网

事实上,有些离开学界的科学家,可能是最有学术前途的人。而他们离开的动机也不尽相同:有些人希望挣到更多的钱来养活家人,或者换取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家人;有些人则是受到其他工作机会的诱惑。这些才智超群的科研人员为何离开学术领域?他们接受的学术训练又给他们的人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联系了许多研究团队的领导者——他们是公认的良师,并向他们询问:「哪些人离开了科研领域?」

逃离科研圈的博士都去哪儿了?-领研网?

www.linkresearcher.com

从化学家到银行家

夏木芭提出生于伊朗,后来赴瑞典求学,之后在美国洛杉矶一所大学获得了化学和数学奖学金。在本科期间,他就被科学深深吸引,因为科学代表著追求客观真理的精神和探索新发现的机会。之后,他自然而然地攻读了博士学位。上世纪80年代末,他来到了施赖伯的实验室,表现出色。当时,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有机化学合成,但施赖伯也想尝试新内容——比如扩展到生物学领域,因此夏木芭提可以同时在3个方面开展博士研究。

但是,科学研究的现实很快就击碎了夏木芭提的浪漫幻想。他发现化学合成的过程不仅缓慢,而且充满了挫折。他说「这感觉有点像你在很长时间里一次又一次拿头去撞墙」。而且,他的研究还因为科学界中的政治因素而受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时那场关于究竟谁发现了HIV的争论。尽管有这么多的磨难,在拿到博士学位后,他仍然立刻申请了多家顶级大学的职位,而且收到了不止一个录用通知。

去纽约参加哥伦比亚大学面试时,夏木芭提偶然碰到了一位在银行界工作的朋友。朋友对助理教授职位的微薄薪酬感到惊讶。他鼓励夏木芭提转行投身金融界。「我当时说:『你疯了吧』,」夏木芭提回忆说,「我对银行和银行业一窍不通,怎么可能有人愿意给我面试的机会?」

但高额薪水确实有著莫大的吸引力。夏木芭提的父母在1979年革命之后逃离伊朗,舍弃了房产和积蓄,他深深感到自己应当肩负起养家的重任。于是,夏木芭提向朋友的老板争取到了一个面试机会。当时,朋友工作的银行是美国信孚银行(Bankers Trust),该银行后来被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收购。这家投资银行当时是衍生品交易的行业翘楚,正有意寻找像夏木芭提这样精于定量和分析的人才。夏木芭提琢磨著,如果银行工作做不好,总还是可以回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于是最后他接受了这份薪酬比学术界高几倍的工作。

但他的事业发展得十分顺利。金融令夏木芭提大开眼界。他投身于混乱的新兴市场,一天之内的资金流动就是数千万美元。他发现与化学实验室相比,挤满了同事的交易大厅并没有太大不同,用他的话说,只不过是「隐私更少了」。他的职业生涯迅速前行,他先后跳槽到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花旗集团(Citigroup)和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突然破产并催化全球金融危机时,夏木芭提正受雇于此,他将这段经历比喻成「坐在一架失事的飞机上」。)

对于夏木芭提离开科学界的决定,施赖伯从没有质疑过。他曾努力说服自己,不要盲目认定自己最好的门生一定会追随自己的脚步。夏木芭提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部分得益于导师传授的科研方法——计算风险、辛勤工作和创造性思维。「我不认为自己是个天生的银行家或者金融天才。但我也知道,只要我努力工作,我就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夏木芭提说,「这正是施赖伯通过言传身教告诉我的道理。」

从物理学家到网路奇才

一些人决定离开科学界,有时是自愿的,有时是被迫的。雷娜塔· 萨尔诺(Renata Sarno)就属于后一种情况。她在祖国义大利做了8年的理论物理学研究,却碰巧赶上学术职位不足。随后互联网悄然兴起,萨尔诺成为了义大利首批投身于电子商务的人,她的网站后来被人以上亿欧元的价格收购。

「她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学生,」萨尔诺的导师、罗马大学理论物理学家乔治·帕里西(Giorgio Parisi)回忆道。她能够很好地理解理论物理学问题,然后利用计算机来研究这些问题。1987年,为了完成数学物理学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萨尔诺加入了帕里西的实验室。在那之后,她一直跟随他完成了博士和博士后研究。她参与建造了一台超级计算机——当时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之一,然后利用这台计算机,基于格点规范理论(把连续空间分割成为一系列离散点),来模拟一种名为「费米子」的亚原子粒子。帕里西的研究兴趣十分广泛,比如蛋白质折叠和神经网路,他还想攻克粒子物理学里新出现的计算问题,萨尔诺也深受启发。

对萨尔诺来说,从事学术研究似乎是一个理想选择。而帕里西也认为,她日后必将成为一名优秀的科研团队领导者。但在1994年,萨尔诺的博士后研究经费用尽,她又没能申请到新的经费,并且几乎没有什么工作机会提供给她这样刚刚起步的年轻科学家。另外,在义大利物理学界最高层的科研人员中,很少出现女性的身影,这种性别歧视让她的前行之路变得艰难。

但上帝为她打开了另一扇门。在此一年前,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向公众开放了互联网,萨尔诺认为,对于自己这种拥有计算机科学背景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机会。她说,「我发现自己尽管当时没有收入,但面前却有一条充满机遇的宽阔大道。我决定走上这条路。」

萨尔诺与3位同事,依靠大约10 000欧元(13 000美元),搭建了一系列网站,其中包括为「Venere」的旅游网站,该网站是世界上第一个提供酒店预定和其他预订服务的网站。她的团队开发出一系列网路工具,让人们可以在网上讨论和评价酒店,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创新之举。萨尔诺说,她在解决问题和计算机技术方面的科研经历,为她在网路世界的成功铺平了道路。她说:「我选择进入互联网行业,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一个未知领域从零做起。」看到自己最有天赋的学生离开科学界,帕里西深感遗憾。但是,他也为萨尔诺在互联网行业取得的成功感到骄傲。2008年,萨尔诺和同事把Venere网站出售给了著名的在线旅游公司Expedia,售价大约为2亿欧元。

但是,萨尔诺并未完全告别研究领域。将网站出售之后,她成立了一项基金,用于支持一种罕见遗传性色盲(blue-cone monochromacy)的研究。这种遗传病会造成视力和色盲问题,萨尔诺家族中有很多人都饱受该病的困扰。她一直和帕里西保持著联系。当她想知道人类视网膜上的不同感光细胞如何排列时,她会拿显微照片向他求教。她希望通过基因治疗来治愈这种罕见疾病。对她来说,基因治疗就像粒子物理学和互联网一样,在这一全新领域中,问题有希望得到解决。

从生理学家到全职爸爸

在攻读生理学博士学位之前,埃里克·佩恩(Eric Pane)已经开始了自己的第二职业: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所久负盛名的小学教书,送孩子去那里读书的家长都是野心勃勃、要求颇高的人。与此同时,他还做著服务生、家庭教师和保姆的工作,来维持家庭开销。繁重的工作令佩恩精疲力尽,他不想再这样继续下去。「我不想在70岁的时候,因为心脏病发作死在小学教室里,」 他说。于是,佩恩回到大学学习生物学。他发现自己对鱼类生理学特别感兴趣,这门学科致力于研究复杂生物体是如何组合而成的。

在查阅科学文献时,佩恩几次注意到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生理学家克里斯·伍德(Chris Wood)的名字。他联系了伍德,希望能进入他的实验室。伍德后来回忆道,「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申请者。」伍德指导的绝大部分博士研究生都是在本科毕业后就直接来读博的,但佩恩在2000年进入伍德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时,已经31岁了。

但很快,佩恩的表现就让人眼前一亮。他研究镍对鱼类的毒性作用,不久后就成为实验室最高产的研究者。他发表了7篇论文,这些论文作为毕业论文的一部分,帮助他顺利拿到博士学位;他还和同事合作了另外3篇论文,而且因为学术研究赢得了一项行业奖。「他是每个人都梦想拥有的研究生,他会带著自己的想法来跟你讨论,」伍德说,「我觉得这家伙某天一定能在大学拿到职位,他就是个全面手。」

佩恩也想到大学就职,所以在博士毕业之后,他就前往加利福尼亚州的蒙特利湾水族馆研究所(Monterey Bay Aquarium Research Institute),开始就海洋酸化问题进行博士后研究。但在那之后,他的学术生涯受到了干扰。那时,他和妻子米希科(Michiko)已经有了两个儿子,米希科作为研究经费管理人员,职业生涯正处在上升阶段,而他们一家也已经在旧金山湾区定居。虽然佩恩的同事纷纷前往世界各地的高等学府应聘,但是,他只能在本地大学求职,这样全家人就不用到处搬迁。除此之外,助理教授的工作时间和相对微薄的薪水,也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米希科每星期要工作60个小时以上,而佩恩也希望自己能亲自去学校接儿子们回家。「我当然可以努力争取教职,」他说,「但那样的话,我的孩子们就只能被狼和吉卜赛人养大了。」佩恩现在每周抽出两天时间在一所社区大学授课,而且很多课程都是在线进行的。剩下的所有时间,他都用来扮演全职爸爸的角色。

直到现在,佩恩仍然十分羡慕自己的导师营造的那种高效率、充满成就感的学术氛围,他也试著在自己的课程中建立这样的课堂文化。在教师评估网站http://ratemyprofessor.com上,学生们对他的评价是「严格但公平」,这让他非常自豪。

在得知自己的学生选择了另一条职业道路之后,伍德十分惊讶:「刚开始我感到非常失望,但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伍德的反应也代表了很多研究团队领导者看到最出色的学生离开实验室时的想法:他们既对学生能过上快乐的生活而感到欣慰,也对科学界失去这样的英才而深表遗憾。但是,《自然》杂志在本次调查中联系的绝大部分科学家都认为,在研究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指导,其目的不仅仅是培养新一代的职业科学家,这些学生即使从事非学术性工作,他们受到的科学训练,也能得到很好的应用。

在一篇发表于2012年的论文中,一群科学政策研究者试图分析,为何科学家会选择退出学术领域。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学者彼得·范登贝塞拉(Peter van den Besselaar)的领导下,该研究团队比较了21对曾从事类似研究方向而且年龄相近的荷兰研究者。他们在职业生涯早期,都被认为有很高的科学天赋,但后来其中一个离开学术界,而另一个留了下来。研究团队发现,在留下的人和离开的人之间,并没有什么重要差异可以解释他们为何会走上不同的道路,比如他们都发表了数量类似的、引用率相近的论文。但是和离开的人比起来,留在学术界的那个人,拥有导师的激励、伴侣的支持和良好的工作机会的可能性更高。范登贝塞拉在谈到如何取得教席时说:「这可能是个运气好坏的问题,关键是你能否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方。」

离开伍德的实验室已有近十年的时间,但佩恩仍然十分怀念那里,他每天都不禁自问,自己当年的决定是否正确。「这就好像你来到一个三岔路口。要么选择这条路,要么选择那条路。不管你选择了什么,你都会后悔自己错过了另一条路上的风景。」但是,在这个7月初的星期五,他没时间来考虑这些了,因为他计划要和孩子们出外游玩。「现在正是黑莓大量成熟的季节,」他说,「我们打算去采摘一些。」

离开学术圈,博士就白读了吗?-领研网?

www.linkresearcher.com


面板行业混过2两年告诉你,985硕士且专业对口的,毕业时候去各大面板厂研发妥妥的,不用倒班的。你说的硕士倒班可能是一般211的硕而且专业不对口去做设备工艺方面的工作。至于发展,我对研发不甚了解,但是肯定不错的,未来智能化产品的发展离不开显示器件,待遇不低的,传统制造业研发可能不如互联网,但是准入门槛高,行业壁垒高,工作也没那么辛苦。国内面板产业正在扩张当中,题主好好学习,发展前景不错。


我始终觉得材料学硕士十分尴尬,毕业之后博士的事做不了,本科的事不屑于做,转行吧又觉得比科班出身的差了七年的时间。

如你说的,现在材料硕士毕业确实转行比较好,科研单位都是给博士打杂,企业又很少有像样的。但是既然你说了不排斥科研我还是建议你读著看看。毕竟你没干过cs,是就业和薪资水平吸引你,不排除你连续敲一星期代码看电脑都恶心的情况,不要无脑下决心转。


其实也没有必要纠结,你就是吃著碗里看著锅里的吧了。什么事情都是只有经历了才知道自己适合不适合。我也有过你的类似的想法,目前我转到了it。我也不知道这是好还是坏。我反思一下就是你因为看网上尤其是逼乎上的消息太多了,所以造成了你的焦虑。建议,第一卸载逼乎,第二安心于本职的专业先做它一个月,了解自己的师兄的就业方向与待遇。这时候再问自己的选择。不是每个人都是牛人,牛逼的人在哪里都牛逼。运气好的人去哪里都好,关键是心态要好。


我也材料系毕业,要是我现在有光电材料的研究时间,作为视听爱好者,我会好好抓住机会的,IT那种东西,车库都能搞,材料这东西,只有实验室能搞,QD-LED试试看,列印OLED水溶材料试试看~

我可是一直想自研显示技术呢,这可是尖端,也许你需要把应用和量产工艺与科研相结合,搞定一个新思路,比库克挣钱都多。


做OLED已经和实际产业非常紧密,比劝退专业好不知道多少了。。。题主好好搞吧,半路出家说不定最后两头都不讨好
谢邀,可行。我是应用经济学博士,实际工作是纪检监察。

这个我们学医的特别多,很多博士毕业后打死不愿意做医生,进医药公司的有,进杂志社的有,不过多少还在相关行业。虽然博士做的东西多半用不上,但博士的title还是好用的。聪明人,有个博士学位,在职业发展上会好很多。


有机半导体博士毕业路过。

如果你要在OLED这行干,拿博士学位当然更有前途。如果不想干这行,转业越早越好


做你有兴趣的工作,不要仅仅为了钱,各行各业学精了都好,那些劝退的都是半瓶子不想吃苦才那样,都去学一种行业也会饱和的而且竞争压力大,自寻烦恼。


遭不住了

读博还想著转行那真是睿智啊

在知乎这种装逼地方了解还不如调查下你课题组之前师兄师姐出路怎么样

考虑下自己到底是不是想做科研

读了三年硕五年博到时候拿著别人本科毕业培训三个月差不多的工资

那种感觉很爽吗


不建议吧,其实你才研一完全可以了解下本专业师兄师姐的offer情况以及互联网行业的招聘和待遇。恰好我也是研一(南大),本科也是985,最近一直在关注这方面的事情。 1.劝退行业确实就业不好但也没知乎上那么妖魔化,尤其是双985的学生。

2.it行业大量人才涌入外加风口变小,留给非科班出身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小了,虽然看著cs软工的朋友动辄二三十万的年薪很羡慕,但生化环材类专业转行过去实在是拿不到这个数啊

3.如果博士毕业转行的话,我并不觉得撸代码是个好选择,金融方面可能性价比更高


西北某211半导体研二小硕一枚

今年师兄师姐签的比往年好多了,可能是受中兴事件刺激了吧。

我们院签了十来个华为,我师姐,华为,15k,西安,可能因为我们师公和老板在这个领域名气比较大吧。。。

师兄考公务员,另一个师姐读博,毕业十多年的师兄,已经开始开led的厂子了。

我自己嘛。。。目前老板放养,就报了个编程班,之前也是担心毕业不好找工作,谁知道九月底报名Python班,十一师兄师姐传来消息,说今年签的好。

我报班,主要是本科(本科双非一本)舍友也报的班,签了中软(外包),11k,在上海,倒没有知乎上说的培训班出来的都不要,主要我舍友学的也挺认真。但真的比本科本专业4k一个月强太多,还要倒班,他现在最起码朝九晚五。

我自己既然已经在学Python了,就只能做两手准备,打算19年三四月份找实习,但现在连实验都没还没做过,不知道自己该咋毕业,也特别好奇师兄师姐咋毕业的。

好多人说it是青春饭,我觉得各行各业的人在四十岁都要面临中年危机,自己干不动,年轻人要上位,挺正常。所以既然都是坑,那就不如把自己卖个好价钱呗。

我之前也开过问题,但回答的人不多。午休手机码字,有错之处多包涵。


如果你又想做好博士期间的工作找本专业方向的好企业工作,又想边读博边学cs,最后多半一个都搞不好。毕竟这两个活动都挺费时间的。当然如果你是天才能把两个都搞得比较好,你把精力放到其中一个上面肯定搞得更好了。

看你这个专业方向还是不错,不会一毕业就失业,还是比较推荐走专业方向。毕竟现在进入计算机的人太多了,竞争老激烈了。


当然,不是好多名牌大学毕业的博士转行创业了。博士这几年除了科研,也上司斗智斗勇,不知不觉为人处世的情商都高了。这大概就是我们老板每天说的得到了锻炼哈哈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