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onya》提名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剪辑三项奖项,最终收获最佳女配角。

改编自美国史上最著名的花样滑冰丑闻,主人公坦雅·哈丁是第一个能完成阿克谢尔三周半跳的美国选手。这部影片不是一个「3岁开始滑冰,4岁赢得人生第一个冠军奖杯」的天才励志成长史,而是一个一生被暴力与悲剧包围,曾经站上领奖台却又被狠狠拽入深渊的寒门女子失败的美国梦。

「这从来不只是关于滑冰本身。你不是我们想要树立的那种形象。你代表的是我们的国家,我们需要的是有著完整家庭的形象的选手,而你根本不是。」

这句花滑评委的话,告诉了观众什么才是美国梦,即使你技术过硬,但是你出身社会底层,嫁了一个有暴力倾向的丈夫,没有完整家庭的形象。和那个从小就不择手段培养你滑冰的母亲一样,抽烟,满嘴脏话,不修边幅,浑身粗野气。在赛场上,也画浓妆,涂颜色鲜艳的指甲油,用一点都不高雅的音乐。这样一个与教养抑或是优雅毫不沾边你怎么可能代表美国梦?别作梦了!


谢谢邀请。

《I,Tonya》这是个电影,同时也是一个真实发生的事情。

这个故事描写了歧视、偏见,也谈论了阶层,也写了父母对子女的影响,谈论了亲密关系对人对摧残。

相当于一部传记,也写出了美国梦的阴暗面,想著能够被全世界爱,结果却又被全世界恨、甚至沦为笑柄,看似粉刺,其实非常矛盾,完全真实。

演员马格特·罗比非常敬业,接下这个角色后,不仅为戏增肥,还勤练溜冰技巧,吃了不少苦,很好地诠释了角色。

非常可惜,与90届奥斯卡金像奖失之交臂。


这部电影我还没看过,不过我看到过别人总结的电影片段,我只能说美国一直都是注重理性对待各方面,感性方面真的太少了,所以现在的美国人越来越来实际,他们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即使对还有附加条件,错就是不了原谅,这样到最后剩下的只是更冷漠的社会。

一个人的梦想不应该受到所谓外在条件的影响,一颗永不放弃的心出现在一个改过自新的人身上,不是更能激奋人心吗,多点人情味吧!没有人一辈子不犯错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