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仓,一个在国外盛行已久,2009年开始引进台湾的新兴产业。

经过了7年业者的努力,慢慢成长、茁壮。

发展成全台20余间业者,门市遍布大台北60余间,全台近百间的规模。

服务客户近2万名,有效的解决了都会区市民,空间狭小的问题。

 

综观其他国家的迷你仓产业发展,只有在先进的都市,

因为地狭人稠,房价高涨、商业发达、才会对迷你仓有需求。

因此,亚洲地区,以香港600余间,日本高达6500多间,发展最为蓬勃。

其他像是新加坡、澳门、上海、北京等都会区,也都可看到此产业的存在。

台湾七年多来,以大台北地区发展最为健全。

台中、高雄、新竹、桃园等地,也越来越多

"迷你仓"--可以说是进步都市的象征之一。

 

然而,因为2016年6月的一个个案,有客户将违禁物品存放在迷你仓内,

加上香港时昌迷你仓的一场大火,彻底了打击了这个刚萌芽产业的生存。

少部分住户、结合选区内的民意代表,

针对台北市政府大力施压,希望将迷你仓产业,

彻底赶出住宅区和商业区,所有原本经营的业者,

一夕之间,全部从合法变成非法。

罚单一张张出笼,接下来更严苛的断水断电措施,

即将彻底扼杀这个在世界各国先进都市,

为了广大市民而存在的服务业,面临消失的命运.......

 

对于这样一个新兴的产业,

主管机关和业者,在促产跟管理之间,争议点到底在哪里呢?

简单的一个懒人包,可以帮助大家快速了解事件始末!

 

 

 

 懒人包释疑FAQ : 

 https://goo.gl/mAkV5A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