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mphony No. 2: III. Adagio - The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Valery Gergiev/Sergei Rachmaninov - 單曲 - 網易雲音樂?

music.163.com
圖標

拉赫瑪尼諾夫第二交響曲第三樂章,是古典音樂中最富詩意和憂傷的浪漫篇章,極具拉赫瑪尼諾夫的個人特色。《e小調第二交響曲》完成於1906年秋至1907年春之間,與第一交響曲相隔十二年之久,是拉赫瑪尼諾夫恢復自信後的作品。

音樂是什麼?誰能定義它?音樂是靜夜中皎潔的月光,是夏日裡細細簌簌的葉語,是黃昏時邈遠的鐘聲!音樂出自心裡,抵達心靈;它是愛!音樂的姊妹叫詩篇,而它們的母親叫憂傷。——拉赫瑪尼諾夫《致瓦爾特·昆斯的信》(1932年)

青年時期的拉赫瑪尼諾夫在完成《d小調第一交響曲》之後,於1897年三月在彼得堡完成了初演。那時的人們對年輕的拉赫瑪尼諾夫要求十分苛刻,對他的這一作品進行了嚴格的批評。向來順風順水的拉赫瑪尼諾夫因此受到了沉重的打擊,這也因此成為了他日後患神經衰弱的原因之一。

後來,拉赫瑪尼諾夫在暗示療法的幫助之下,逐漸走出了神經衰弱的折磨。1901年,他完成了著名的《c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一舉斬獲格林卡獎,也從此恢復了作曲活動。《e小調第二交響曲》便是他恢復自信不久之後的作品。

這首作品的第三樂章,慢板,A大調,堪稱音樂史上最為抒情、優美、憂傷的詩篇。主題旋律猶如詩句般娓娓道來,而豐富的和聲織體將全曲的情感一層層地升華。樂章的開始由小提琴齊奏,隨後由單簧管奏出主題。這一主題悠揚而渺遠,同時卻使人惆悵、彷徨。

這樣的旋律,總讓我想起《天堂電影院》中多多回到家鄉時的情景。多多為了自己的人生背井離鄉。功成名就之後回到家鄉時,昔日的電影院化為廢墟,終成追憶;年少時的愛人也早已成家。只有自己的母親還在家中等待,自己的臥室裏擺滿了勾起他回憶的物件。但縱使如此,多多再也無法回到記憶中的家鄉了。

美國有一句俗語,「You cant go home again」,意思是,當你試著回到記憶中的地方時,那裡也不會是你記憶中的模樣。有一首以此為命的爵士樂,採用了這一樂章的旋律。

樂曲過半,單簧管成為點綴,由小提琴演奏主題,讓人似曾相識,好似不再控制情緒,逐漸釋放。

在一個全奏的高潮中竟然有無法釋懷的刻意。短暫的休止之後,圓號帶出小提琴的獨奏,這個獨白憧憬著美好的未來。隨後是弦樂組和木管組濃密的交織與一起,期望在無盡的哀傷中尋覓美好的光明。音樂結束時淡淡的無奈取代了前面濃密的執著。

拉赫瑪尼諾夫作為二十世紀初期的作曲家,深受柴可夫斯基的影響,在現代派古典樂的潮流之中,仍然堅守著浪漫主義的「陳詞濫調」。但這些動人的旋律依舊令人印象深刻,甚至讓人潸然淚下。

寬廣、抒情,可到全曲地最後卻依然沒有完全釋放,仍似如鯁在喉。分明像是對往昔歲月的無限追憶,但同時充滿著對昨日之日不可復追的唏噓。

一面要回憶,一面卻因回憶而痛苦。自相矛盾的行為,卻是漫長歲月中不可或缺也不可避免地存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