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韓國一部職場劇——《未生》,在國內外反響極好。該劇講述了大學生張克萊初入職場,從一個實習小白努力奮鬥,實現夢想的過程。真實殘酷的職場和年輕熱血的新人,這樣的組合大家並不陌生,因爲,這就是我們每個職場人都曾經歷過的人生。

  初入職場時,我們每個人都是“張克萊”,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會犯錯,會被領導訓斥,也會對前路迷茫……但最終,我們會在這一次次的彷徨中,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併爲之努力。這就是人生。

  一年一度的“春招”又開始了。

  意味着,又有一大批畢業生將踏進職場,開始人生新的階段。所以,在本期上書房裏,我們精心挑選了四本“職場手冊”,從如何與人溝通,如何樹立自身形象,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全方位幫你成爲一名合格的職場新人。希望它們能讓你在職場裏少走一些彎路。

  最後,祝每位畢業生都能找到自己心儀的工作,成爲自己最想成爲的人。fighting!

  Hot Book

  《一分鐘溝通課》

  既不委屈自己,也不傷害別人的高情商溝通術

  作者:[日] 魚住理英

  出版方:東方出版中心有限公司

  以下內容由書中摘錄:

  在本章我將探討一下終結人際關係的傾聽方式。不聽對方把話說完,一直講自己的事情,或者只聽自己想聽的內容……如果採用這樣的傾聽方式,就會讓對方感到厭惡。

  不會傾聽的人很容易給自己的人際關係招致惡果。反過來說,只要避免這些不恰當事項,就可以提升他人對你的好感度。

  7種討人嫌的傾聽方式

  1.不聽對方把話說完

  A:“上週出差的時候,我乘電車去客戶公司,結果在半路電車停運了,真是……”

  B:“啊,那你比約定的時間晚到了吧。”

  A:“……嗯,遲了10分鐘左右,關鍵是……”

  B:“那也沒辦法嘛。對方也沒生氣吧?我也有幾次相同的經歷呢,不過我都有出示地鐵的晚點證明。”

  這屬於“不聽對方把話說完就提出個人意見”的典型。

  A想說的並不是“電車停運我遲到了”,而是“令人震驚的電車停運原因(有被褥掉在電車鐵軌)”,B卻沒有聽到最後,憑自己的推測結束了這個話題。有些人還會在對方開始說話之後,單方面在談話中途下結論。如常常把“就是這麼一回事吧。”掛在口上的這種人也歸爲此類。

  就像我在序章所說,這類人大多頭腦靈活、反應靈敏。聰明人的理解速度比較快,讓他們把他人說的話聽到最後對他們而言可能是痛苦的事。他們往往聽到一半就覺得“我懂他的意思”,然後就開始表達自己的想法。

  可是,這類人常常因爲武斷讓別人對他們產生誤解。沒把對方的話聽完整,很容易產生誤解。在上司下達指示的時候,有的下屬只聽到一半就自認爲已經理解,結果很可能出錯。

  ☆理英朋友的故事

  我最近在給一位女性名人A做私人演講練習,A女士就是不把他人的話聽到最後的典型。

  A女士聰穎過人,別人剛說一分她就能理解到十分,聰明到能捕捉他人的話外音。所以當對方開口說話,她很快就會說出答案,基本上不會聽對方講到最後。

  她回答速度也很快,差不多0.5秒就能給出答覆。這樣一來,與她溝通的對方常有一種被催趕的感覺,無法冷靜地說下去。我建議她:“說話的時候請把所有聽衆當成小孩子。”總之先“努力把對方的話聽到最後”。

  “忍耐”“即便懂也裝作不懂”,這是成年人的溝通方法。A女士很快領會了我的提議,通過努力迅速變得善於溝通。

  在家庭生活中,常常有丈夫不好好聽妻子講話的情形出現。丈夫回到家,妻子說:“我在等你回來呢!”接着就打開了話匣子:“哎,我跟你說,今天(孩子的名字)……”“其實啊,鄰居家的那位大嬸……”而丈夫只是心不在焉“嗯”“哦”地敷衍。

  或許丈夫回到家時因爲工作疲憊忽視了妻子,但作爲妻子,還是會感到失望。聽他人說話的時候,有時“忍耐”是必要的。不論談話內容是什麼,最好還是養成“聽到最後”的習慣。

  2.只聽自己想聽的內容

  A:“我最近開始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入減肥了。兩週就瘦了3公斤。”

  B:“那個辦法啊。我一天也堅持不了。如果不吃米飯,感覺就像沒吃飯一樣。”

  A:“……不過習慣了之後,也沒什麼嘛。”

  B:“但是在外面吃飯的時候比較麻煩吧。”

  A:“……這種算意外情況,從便利店選一下還是能對付一餐的。不過在固定套餐店是有點麻煩。”

  B:“是吧,果然還是麻煩啊。我可做不到。”

  A想說的是“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成功持續減重”,B卻對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方法表現出懷疑的樣子。這本身只是B的個人意見,是沒什麼問題的,但B過於強調自己的主張,沒有表現出與A“拉近距離”的姿態。也就是說B只按自己想聽的內容聽A講話。

  A想說的是“開始嘗試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減肥成功了。雖然覺得選食物麻煩,但那是意外情況”。而B卻沒有對此做出迴應,只是強調“自己的意見(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話選擇食物很麻煩,自己做不到)”。這樣一來A會因爲“對方沒有理解我想說的內容”而感到鬱悶。

  那麼怎麼傾聽纔對呢?並不是說要大家歪曲自己的想法“贊同A的意見”。關鍵在於即便對方與自己意見不同,也要表現出“洗耳恭聽”“拉近距離”的姿態。請看下面這個例子。

  A:“我最近開始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入減肥了。兩週就瘦了3公斤。”

  B:“2周瘦3公斤!好厲害啊。這麼一說你確實瘦了,下巴的曲線都不一樣了!”

  A:“能看出來嗎?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入的話,就算吃得飽飽的,也能瘦下來。”

  B:“真好啊。可是如果在外面吃飯會比較麻煩吧。”

  A:“這個屬於意外情況,從便利店挑選一下還是能對付一餐的呀。不過在固定套餐店裏的話是有點麻煩。”

  B:“但是吃飽飽的也能瘦下來,很好呀!不過我吃飯必須有米飯,沒有自信能進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控制……”

  在這段談話中,A可以獲得滿足感:“對方充分理解了我說的話。”而作爲聽衆的B既附和了A的意見,也闡述了自己的觀點。重要的是不要只聽自己想聽的,而是在傾聽的時候尊重“對方想說的內容”。

  3.不考慮“對方想談的是什麼”做出偏題的回答

  A:“我前幾天去了一趟大阪。”

  B:“大阪?去做什麼呢?”

  A:“有個朋友是狗狗攝影師,她在大阪舉辦了個人攝影展,我去看展覽。”

  B:“咦,你喜歡狗吧!”

  A:“……嗯,喜歡狗,這次的個人攝影展……”

  B:“我也喜歡狗哎,話說你喜歡什麼樣的狗?”

  A在談“去看了狗狗攝影展”的事情,B卻把話題轉向“喜歡狗”。乍一看,B說的話包含對A的迴應,但A還是會感到鬱結。

  或許你讀完這段之後,會想“沒人會這麼講話”,但實際上大家很容易這麼做。我在做採訪的時候,也曾察覺到自己偏離了主題:“啊,糟了,不應該談這個……”然後纔去修正談話方向。與人溝通時要思考對方“想說的”“想談的”是什麼。這是基本內容,但卻非常重要。

  4.不論聊什麼都引向“自己的事情”

  A:“昨天我去了一家新宿的沖繩料理店,東西非常好吃。”

  B:“沖繩料理?據我所知,最好的是澀谷那家叫的店,主廚老家在石垣島,店裏的泡盛酒香得如夢似幻……”

  A:“糟糕,前幾天健康診所的人說我‘血壓高’,建議我去就診……”

  B:“啊,我有段時間血壓也高。醫生推薦我吃藥,但我想着‘還是先自己努力試試吧’,就逃回來了,我的做法是……”

  A明明想繼續談下去,B卻在中途把話題往自己身上引,把談話內容替換成“自己的事情”。聽的一方雖是一番好意,“想把知道的美味沖繩料理店介紹給對方”“想教對方降血壓的方法”。但一下子截住對方的話,轉而談“自己的事”,這違反了成年人的禮儀。當然,偶爾這樣做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倘若一貫如此,肯定對人際關係有所損害。

  5.做出“令人不快的附和”

  在對話中,附和的方式直接影響溝通成敗。如前文所說,附和也是我的溝通理念的三大支柱之一。針對這一點我總結了許多不當實例,將在本書第3章進行詳細解說。

  6.不恰當的“態度和動作”

  如果聽者在溝通中沒有笑容、儀態不佳,態度不好,就會讓對方的好感度降低。這甚至比“採取什麼回答方式”“如何做出迴應”還重要。“態度和動作”也是我的溝通理念的三大支柱之一,我將在第4章對此進行詳細解說。

  7.提出“不當的問題”

  通過提問,我們可以巧妙地引導對方說話,相反,如果提問不妥當,就會讓對方失去作答的意願。對此,我將在本書第5章對此進行詳細解說。

  以上就是7種討人嫌的傾聽方式。

  怎麼樣,你是否遇到過同樣的問題?這些“討人嫌的傾聽方式”的共同點可以總結爲,讓對方“無法保持好心情”“失去談話的慾望”“無法說到最後”。

  看到這裏,或許你會覺得“我不是這樣的人”,但我們在生活中往往會不知不覺地做出這類行爲。一不小心就變成敷衍對方。不過,只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稍加用心”,我們的溝通力就會發生驚人的變化。在瞭解了這些問題的基礎上,從下一章節開始,我將爲大傢俱體介紹提升溝通力的技巧。

  More...

  01

  《如何給別人留下好印象

  圖解+案例+技能小貼士,

  讓你成爲職場上更受歡迎的那個人。

  作者:速溶綜合研究所

  出版方:中信出版集團

  在職場中,給別人的第一印象往往影響着後續工作中雙方的交流。如果給對方留下的印象太差或者太模糊,都有可能導致自己在職場的發展受阻。

  良好的職場形象不僅表現在着裝上,還體現在言行舉止、日常行爲等多方面。這本書系統地介紹了給他人留下好印象的方法,以及日常工作中容易被忽視的展現印象力的細節,並詳細列出了讓印象大打折扣的具體小事,以提醒大家注意。

  這本書旨在幫助職場新人順利邁出被社會欣然接受的一步。書中配以輕鬆的漫畫圖解,助讀者加深理解的同時增添閱讀的樂趣,亦配有有趣的場景小測試,讓讀者在輕鬆的氛圍中檢測自己的印象管理技能。

  02

  《如何把一天過成48 小時

  圖解+案例+技能小貼士,讓你的時間不再悄悄溜走。

  出版方:中信出版集團

  面對繁雜的工作,怎樣管理時間才能讓自己更從容?拒絕“來日方長”,你知道你可以比別人更高效嗎?如何有效利用業餘時間,讓自己獲得更多新技能?

  時間是人生的寶貴財富就,時間用在哪裏是看得見的,因此,合理安排並利用時間,在相同的時間內完成更多的工作,提高效率,這個技能是每個身在職場中的人都應該掌握的。

  在這本書中,將爲讀者朋友們呈現了讓時間不再悄悄溜走的祕訣,通過圖解的形式,深入講解時間把控技能,讓你成爲時間的主人。

  圖解+情景案例+職場小路燈+具體解決方法,成爲你職場的指路明燈,解決日常難題,成爲更好的自己。

  職場新人的手邊書,遇到問題隨翻隨用,讓自己成爲正真的職場達人。

  03

  《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無效信息上

  圖解+案例+技能小貼士,

  讓你擁有精準、高效的信息處理能力。

  出版方:中信出版集團

  如何避免閱讀或接收信息後一問三不知的窘境?如何在雜亂的信息中準確地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識?如何通過信息管理改善思維、創造價值?

  擁有準確的信息處理能力,是一個職場人不可或缺的技能。讓你在雜亂的信息中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併爲自己所用。

  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讓混亂的頭腦越來越有條理,讓自己在職場遊刃有餘。

  圖解+情景案例+職場小路燈+具體解決方法,成爲你職場的指路明燈,解決日常難題,成爲更好的自己。

  職場新人的手邊書,遇到問題隨翻隨用,讓自己成爲正真的職場達人。

  文 | 李清莉

  編輯 | 李清莉(實習)

  封面圖片 | 東方IC

  資料圖片 | 出版方提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