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JPG

↑我们扎扎实实的体验了在印度搭火车的一切↑

 

2017.03.01行程:Agra Cantt火车站→下午搭上火车→火车上过夜

 

 

无止尽的等待,道不出的无奈。

在等火车的20小时里领悟了一些道理,也看透了一些人生。

旅行的目的不是为了达到某些成就,

而是让脑袋经由视野的开阔进而更坦然面对自己的人生。

 

 

今天是旅行的第12天,在我们正得意自满对于印度旅行即将上手的同时,印度却狠狠且冷不防地给我们迎头痛击,也许这在提醒我们永远别小看这国度,还有很多没遇到的困难等著我们,旅行的路上永远有新鲜事。

在二十多小时的等车时间里,可以思考很多东西,也可以什么都不想,而我,各做了一半。发生事情时我的脑袋总是先预想上百种不同状况,模拟会发生的任何状况,该怎么解决?解决了这个状况后又会出现哪些状况?感觉自己就像在玩Game,突破层层关卡和魔王,而这些我脑袋里预想的所有状况,后来通通没发生,很幸运的,我们就只有等待。在一开始知道误点的几个小时,我的确乱了阵脚,那是自从旅行以来从没遇过的状况,我用尽了全力想找出解决的办法却也忘记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顺其自然。绞尽脑汁的思考让身体疲累的速度加快,没多久身体开始陷入昏昏沉沉的状态,但休息室的座椅很难躺下来睡,只能靠著椅子撑住身体的一侧休息,另一方面又担心行李的安全,睡睡醒醒了好几回,其实根本没有真正的睡著。

15-02.JPG

↑实在太累了,到后来只好以这种姿态睡著,但醒来时腰酸背痛↑

 

15-03.JPG

↑我佩服阿环的睡功,椅子高低起伏竟然还能躺平睡著↑

 

印象中醒来时大约早上5点多,身体因为同一个姿势太久非常酸痛,想到月台走走伸展筋骨,顺便看看我们的列车到底误点的情况如何,这时心情已经没有像前一晚那样焦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释怀,距离回台湾的班机还有三天,我想,只要让我最后能顺利搭到那班飞机,其余过程有多曲折我都不怕了,这不是当初我来印度就有先做好心理准备的吗?是否因为前半段的旅程太过平顺让自己改变了心态,认为一切事情就该依照所规划的行程前进,忘记了我身处在一个极度混乱的印度,这是一个什么事都可能发生的国家。

心态转变后顿时觉得轻松许多,我开始把心思放在观察火车站月台的一切,形形色色的人来人往、各种商业行为的交易、千奇百怪的月台生态,我发现这里实在太有趣了。从月台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列车好长,我数到忘记有几节车厢,他们这里的列车车厢没有20节以上应该都不符合经济效益,印度的火车站和外面的街道感觉是没有隔阂的,机车、脚踏车、人力车都在月台理所当然的前进,牛、狗、猫和猴子也都在月台与人和平共处,清晨的月台上还有许多印度人躺在地板上睡觉,火车到站时进出的旅客也放轻脚步以免吵到他们,多么和谐的画面,原来这世界可以这么美好。

在月台散步的同时也顺便买了早餐,在这等车的二十几个小时里,月台上的小贩卖部变成我们的好朋友,想吃咸食和零食就找他、想吃水果也找他、想买矿泉水还是找他,最重要的是他连热奶茶都有卖,是我们的重要依靠,早餐很简单,一小块咖哩饼、一根香蕉和一杯热奶茶总共30RS,人在思考或心灵获得极大满足的时候反而对于食物的需求就降低了,早餐吃完时我们的火车到站时间也延误到上午11:30了,没关系,我已经不会再去在乎那12个小时了,该来就是会来,只要火车有在来的路上就好。接著赶紧用手机写mail给瓦拉纳西的旅馆告知我们的第一晚住宿有可能来不及去check in了,因为以这个行车速度来看,势必会慢上整整一晚。

15-04.JPG

↑印度火车站的搭车百态↑

 

15-05.JPG

↑早晨的阳光刚好照射在火车的窗户上,光影很美↑

 

15-06.JPG

↑火车站的铁轨算是干净的,因为每一班列车过后都有专人在清扫↑

 

15-07.JPG

↑清洁人员先拿起铁轨旁的水管冲,再用扫把将冲不掉的垃圾扫起来,相当辛苦↑

 

↑火车站离站后工作人员立刻下铁轨打扫,可见进站后有多少垃圾往铁轨丢↑

 

15-08.JPG

↑火车站的月台竟然还能骑机车进来,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15-09.jpg

↑印度国铁官网的误点资讯,我们几个人的手机这天几乎都锁定在这个画面↑

 

上午的时间很悠闲,我们几个轮流出去月台闲晃,逛累了就待在休息室里滑手机,我则是拿起背包里的书静静的看著,各自做各自的事。回想起来,这段等待的时间真的很难得,平时身处在台湾很少有机会会为了等火车等这么久,而且等待的同时被局限在一个特定的空间,这也给了自己与自己内心对话的机会,想了很多以前的事,关于人生、工作、感情还有父亲,有些事想通了、有些事看开了、有些事突然间就知道该怎么面对了。

火车误点的时间随著时间的逼近不断的往后延,最后在14:00的时间停了好久,心想应该就是这个时间了,大伙儿在1点左右就整装好准备走过空桥往第三月台出发,之前上网做功课很多前辈分享搭火车的经验,其中一个就有提到印度火车常常更换停靠月台,前10分钟还在第一月台可能后10分钟就变到第五月台,是那种离很远很远需要跑过长长空桥的月台,我们已经有心理准备所以提早到月台警戒,也顺便买了一些食物当今天的午餐,大家都累到没什么胃口所以午餐到下午1点还没吃。

接著另一个问题来了,虽然我们知道第三月台在哪,但是我们不晓得我们在第几车厢,只知道自己是第二等级的卧舖车厢,问了几个印度人他们也不晓得,只能用猜的方式先在一个接近中间的地方等待,这一等又是1个多小时,是的没错,火车误点时间继续往后延到14:50。我觉得其实也没差,19个小时都在等了不差这1小时,看印度人搭火车上上下下的生态也挺有趣的,现在印度政府已经明文禁止人攀爬在火车顶和车外,以往网路上那种火车上挂满人的照片已经不会再发生,不过印度人依然喜欢站在上下车的门口,好像那个位子才是真正的头等舱一样,每一个车厢门边都站满人,明明车内没有很挤甚至有的还有冷气就是不愿意进去站。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很多人不喜欢早早上车或下车,喜欢在火车发动以后才慢慢的跑步跳上车或跳下车,是不是那么爱跑啊?最后是这里的贩卖文化,月台会有很多人端著盘子或提著水桶,上面有各种熟食和饮料,应有尽有,当火车到站时这些人就会靠近窗边,车厢里面的人会伸出手向这些人购买,另一侧的人如果买不到,靠窗这边的人也会帮忙传递食物和钱,最后为了怕有人还是没买到,这些贩卖的人会直接上车去卖,一直到火车发动缓缓前进,他们才悠哉的跳下火车,每一部到站离站的火车进出自如,完全不担心来不及上车或下车。

经历了20小时漫长的等待,15小时不断误点的波折,我们终于在下午3点搭上原本该搭的卧铺火车,这肯定是趟难忘的旅程,很幸运地我们再度猜错车厢位置,硬生生地背著沈重的行李从列车中后段小跑步到车头方向,还好这是个大站,列车停靠的时间超长,直到我们全部安顿好外加拍照后竟然还没发车(这么会拖难怪误点那么严重),看到列车长确认我们的座位后感动到快哭出来,这辈子第一次觉得搭火车要费尽如此千辛万苦,当放下行李在自己的座位后深深吐了一口气,刚好卖茶的大叔经过,点了杯茶让自己舒缓一下情绪,终于要出发前往瓦拉纳西了。

15-10.JPG

↑上火车之前先来贩卖部买一下今天的午餐,跟台湾一样,车站里的物价会比外面贵上一点↑

 

15-11.JPG

↑我喜欢观察印度人的穿著,用色大胆却不突兀,由后方看这群准备搭车的人,画面的色彩真是丰富↑

 

↑我们通称帮助我们的印度人叫做"好朋友",这位热心帮我们看列车编号的好朋友自己差点没赶上车,还好没耽误到他↑

 

15-12.JPG

↑印度人真的不喜欢排队,不管在任何地方,都是插队和挤来挤去↑

 

↑印度火车站的小贩文化,每个人很努力地卖著手上的食物,影片里面还可以清楚听到小贩的叫卖声↑

 

15-13.JPG

↑左边那位就是贩卖熟食的工作人员,有一群会穿著相同的制服,也有零星几位穿著不同的服装,穿这咖啡色制服的感觉应该是国铁的员工↑

 

15-14.JPG

↑这位老伯就是穿著便服,他正拿著一盘三角咖里饼给车内的乘客,后方则有卖饮料的人↑

 

15-15.JPG

↑大家喜欢争先恐后的上车,却又喜欢挤在门边不站在车厢内↑

 

↑印度很特别的追火车文化,明明还有时间不上车,列车发动才用跑的跳上去↑

 

15-16.JPG

↑下午1点多抵达月台时还显示火车2点会到站,结果后来又延误了快1个小时↑

 

↑运气很背,猜火车车厢方向又猜错,大家只好用快走的方式前往列车的另一端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们非得体验一次卧舖火车呢?现在就来为大家揭开印度卧舖火车的神秘面纱!

首先,印度不只以前的种姓制度把人分等级,连火车也分了八个等级,火车长度非常惊人,所以搭车时千万别走错车厢,不然不同等级的车厢不连通妳得等到下一个停靠站才有办法回自己的车厢。

前三个等级是有冷气的卧舖,分别为

1AC(头等车厢,绒布座椅,双层卧舖)

2AC(塑胶皮椅,双层卧舖)

3AC(塑胶皮椅,三层卧舖)

另外还有:

FC(无空调,塑胶皮椅,双层卧舖)

SL(无空调,塑胶皮椅,三层卧舖)

CC(空调,无卧舖,绒布座椅)

AC(空调,无卧舖,塑胶皮椅)

2S(无空调,木椅,双层卧舖;或者塑胶皮椅,无卧舖两种)

我们这次搭乘的是2AC(有空调,塑胶皮椅,双层卧舖,附枕头、床单和棉被),请当地旅行社代订的费用每人约台币750元(行车时间约16小时)。一走进车厢只看到一条小走道,两侧就是卧舖座椅了,一侧的卧舖座椅是和走道平行,有上下两个床位。另一边的则是和走道垂直,左边的区域以四个为一组,拉上布帘即可形成一个小包厢。车厢里头非常干净,每隔23小时就会有人来扫地、拖地,每个小时都会有叫卖食物和饮料的人。

↑先来为大家介绍印度卧铺火车内的空间↑

 

15-17.JPG

车厢里头非常干净,每隔23小时就会有人来扫地、拖地,每个小时都会有叫卖食物和饮料的人

 

15-18.JPG

车厢只看到一条小走道,两侧就是卧舖座椅了,右边的卧舖座椅是和走道平行,有上下两个床位。左边的则是和走道垂直,左边的区域以四个为一组,拉上布帘即可形成一个小包厢

 

15-19.JPG

↑上下舖的空间其实蛮宽敞的,一个人坐直也不会顶到上舖或天花板↑

 

15-20.JPG

这是上舖人生,大家就定位后各自做各自的事,隔著一道墙的两个人根本不知道对方在做啥事

 

上车拍完几张照片后大家没有太多的交谈,立即进入昏睡状态,我在一个多小时后再度醒来,发现大家都还在熟睡中,大伙儿应该都累坏了,这班车一直走走停停,很多不知名的小站也停,乘客也上上下下地在列车上与月台闲晃,查了一下时刻表,抵达瓦拉纳西的时间是明天早上9点多,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窗外的天色已暗,一片乌漆嘛黑什么都看不到,我只好继续睡。

搭乘印度火车不怕饿著,火车上应有尽有,用餐时间会有人来问你要吃啥,当时的我还在梦乡,他轻轻地碰了一下我的肩膀问我要不要点餐,只是我听不太懂他的英文腔调加上半梦半醒只能乱点一通,我说我不要饭(我极度厌恶印度的白饭),结果送来的是两块饼还附两颗水煮蛋泡在咖哩里的套餐,州州和小鱼点的是一块饼和白饭的组合,结果我硬生生的贵了几十卢比(见鬼了这个),另外有人卖水和饮料、有人卖洋芋片、有人卖热呼呼的印度奶茶,到了就寝时间甚至还有人会来问你要喷杀虫剂还是室内芳香剂(我觉得应该会中毒闷死,我们没人敢尝试)。晚上8点半大家在睡梦中醒来吃晚餐,吃完也没太多交谈,各自继续补眠去,不得不称赞印度卧舖火车的舒适,让我们可以睡得这么香甜(还是其实是太累了?)

15-21.JPG

↑我的火车便当,两份饼、两种咖哩、两颗水煮蛋,口味其实还不错↑

 

15-22.JPG

↑在火车里面还能吃到热食本身就是件幸福的事↑

 

15-23.JPG

↑小夫妻的晚餐幸福时光,我们不便打扰↑

 

一早是被阳光叫醒(抱歉,依然不是被梦想叫醒的),没有拉上窗帘的我很享受早晨阳光从窗户照进来的感觉,只是晒久了脚很热我就自然醒了。我们这一路睡也睡得够久了,6点多醒来的时候精神非常好,车厢内很明亮,立即展开东拍拍西拍拍的模式,仔细纪录这难得的卧舖火车体验,不只车厢内新鲜,火车外的景色更是特别,一大早的铁轨附近总是会有印度人拿著一瓶水和一支牙刷,裤子拉下就在铁轨附近边大便边刷牙,火车缓慢行驶过去的同时我们就看到一个个光屁股对著我们微笑,铁轨上更是满满的垃圾,没有为什么,就因为火车内厕所的马桶其实是一个洞,从车内可以直接看到铁轨本人,拉屎拉尿和所使用的卫生纸全部落在铁轨上,除了火车站月台有人固定在清扫以外,都是经由大自然分解的。而在火车上的乘客吃完东西通常也是随手往窗户外面丢,印度我实在不懂你。

在印度搭火车通常有几个挑战,前几项分别是上车时间、搭车月台和选择车厢,目前为止我们只有搭车月台选对,最后一项挑战就是该在何时下车了,因为列车内的广播通常口音重到你听不懂,有前辈建议一上车就巴著印度人问,请他提醒何时该下车,但早上醒来没多久,车内的印度人纷纷到达自己的目的地下车去了,我们前后都没人,只能靠不是很灵光的网路连接手机地图定位猜测自己的所在位置,另外,我的精神也进入备战状态观察别的车厢别的乘客的反应动作,根据我的推测,瓦拉纳西一定是最多观光客要下车的地点,所以我一直注意隔壁车厢的外国人是否有动作,果然,当一堆疑似观光客的人缓缓移动到门边的时候耳边仿佛就听到有人在谈论瓦拉纳西,就是这站了,准备下车迎接嘟嘟车司机的挑战吧!

恒河之都我来了!

15-24.JPG

我喜欢下舖,因为有窗户,可以看外面景色不会怕无聊,每个床位都会附上一个枕头、一张床单和一条毯子,相当舒适

 

15-25.JPG

↑睡醒后一个人静静的躺在车内看日出↑

 

↑走到车门旁边吹风看日出↑

 

15-26.JPG

↑有够脏乱的铁轨区,垃圾到处都是,还有动物在附近觅食,一旁还有贫民窟↑

 

15-26a.jpg

↑窗外春光无限,一个个屁股对著你微笑↑

 

15-27.JPG

这是走道左边的床位,很明显的可以看出左右上下各有一张床,白天四个人可以坐在下舖聊天,上舖不用折起来,还有附一张小桌子挺方便的

 

15-28.JPG

每个床位旁边都有充电插座和饮料杯架,中间的开关则是四个床位共用的电灯和电扇开关,上方还有一面镜子可以整理仪容

 

15-29.JPG

↑四个人在同一个空间里自成一个天地,各自做各自的事,其实挺惬意的↑

 

15-30.JPG

↑小夫妻在享受美好的早餐时光,早餐就是前一天买的饼干和香蕉,虽然简单但是幸福↑

 

15-31.JPG

↑火车速度变慢,准备驶入瓦拉纳西火车站的月台,我也赶紧将前后背包背上,站在门边等候下车↑

 

注:本文中所有照片皆由本次参与印度行的伙伴提供,在此感谢大家的分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