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未来的房地产市场走向,各路专家都有话说,在近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经济学家贾康和吴晓求针对房地产税展开隔空激辩,一个认为空置税没必要收,另一个说房地产税开征找不到理由,吸引众多目光的同时,反馈到我们耳边的各种观点也多如牛毛。

  林林总总的各类看法中,经济学家任泽平的声音格外值得重视,毕竟是业内首创“长期看人口、中期看供需、短期看金融”理论的专家,无论是出镜率还是知名度,都要高出一个层级。

  3月29日,任泽平发表专栏,其中提到了对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三个建议。

  第一,人地挂钩,用地指标根据人口的衍变进行调整,一些常住人口较多,户籍人口较少的城市,要加大供给。

  第二,适当控制金融杠杆,张弛有度,就信贷而言,既不能过紧,也不能过松。

  第三,招拍挂等机制的转变,能够使房地产行业跃上新的台阶,也能使经济发展找到新动能。

  这三个建议可以说每个都“击中要害”,虽然宏观上看我们已经不缺房了,随着人口老龄化、生育率下降,房地产供大于求的局面必然会到来,但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尤其是沿海的一二线城市,涌入大量人口却面临买房难、房价持续上涨的尴尬,只有调节各线城市的供需,才能有效缓解楼市的失衡状态。

  事实上,这三个建议也对未来的走向有所启示,2019年楼市的最大悬念,是要走L型、V型或W型。

  从目前的调控方向,以及任泽平所提及的3个角度来看,走L型的可能性显然会更大。

  众所周知,V型意味着反转,W型意味着反复探底后再回升,2019年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尽管热门一二线城市的成交面积、土拍均明显回暖,但绝大部分城市受限于购买力的缺失,依然难有大的起色。

  社科院近日发布住房月度报告,也指出了这一点,报告认为,一二线城市的回暖只是小涨或微涨,而三四线楼市在短期反弹之后,会重新回归下跌通道。

  人口的集聚与分散,资源稀缺与否,供给需求是否合理,这些都将成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区域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变量,V型走势需要更多的积极因素,但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W型走势过于悲观,目前各线城市房价大势分化,很明显也没有达到那种程度。

  这也就意味着楼市将进入横盘震荡区间,L型的走势将会持续较长时间,无论对于房企还是购房者,现在都需要以更大的耐心、更多的理性、更务实的置业理念,来应对未来的风云变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