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钴胺是神内、神外科常用的一种营养神经的药物。但是,还是有很多患者对该药不是很了解,不清楚它跟维生素B12的区别以及服药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今天,“问上医”就跟大家详细讲讲。

  甲钴胺就是维生素B12吗?

  维生素B12,又叫钴胺素,是发现最晚的维生素,也是唯一含有金属元素钴的一种维生素。维生素B12对人体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促进红细胞生长发育、蛋白质的合成以及神经系统的健康发育方面。

  而甲钴胺又叫甲基维生素B12,是维生素B12的活性辅酶。维生素B12进入人体后,先是以羟钴胺的形式释放,只有转换成甲钴胺和腺苷钴胺,才能发挥作用。

  而甲钴胺本身就是辅酶,不需要进行生物转化就能直接发挥作用,速度快。甲钴胺更容易转移至神经细胞的细胞器,效果好。而且,甲钴胺不经过肝脏代谢,所以肝损伤的患者可以优先选用。

  甲钴胺常用于哪些疾病的治疗?

  (1)用于治疗周围神经病变

  甲钴胺能促进神经细胞内核酸、蛋白质以及神经髓鞘的合成,刺激轴突再生,从而修复受损的周围神经,改善神经元的传导功能,是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常用药物。那到底什么是周围神经病变呢?

  周围神经是指除嗅觉神经、视觉神经之外的其它脑神经、脊神经、自主神经的总称。这些神经有感觉传导和运动传出的功能。如果这些神经出现了病变,就可能导致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肌肉力量降低、肌肉萎缩等麻烦。

  甲钴胺能修复周围神经,因此常用于:

  面部神经受损、脑中风后遗症、神经性耳聋、、三叉神经痛、外周神经病变(像糖尿病导致的四肢刺痛、发麻、神经反射传导障碍)、外伤导致的神经病变(像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脚麻)以及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痛的治疗。

  (2)用于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维生素B12或(和)叶酸缺乏导致的一种贫血。

  该病起病缓慢,患者常常伴有面色苍白、乏力、耐力下降、头昏、心悸等贫血症状,以及肢体麻木、感觉障碍、步态不稳、抑郁、失眠、记忆力下降、幻觉、人格改变等神经、精神症状。

  注:在治疗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甲钴胺跟维生素B12效果相当,可以相互替代。

  服用甲钴胺,有这几点要注意:

  (1)不良反应

  甲钴胺主要的副作用在于患者服药后会出现过敏症状,像皮疹、面部红肿,一旦出现上述症状,需要立即停药。此外,部分患者会出现胃肠道不适,比如食欲不振、腹胀、腹痛、腹泻等。

  (2)保存:甲钴胺见光分解,药效丧失,因此需要避光保存。

  (3)甲钴胺不建议长期服用

  如果服用甲钴胺一个月以上无效,则无需继续服用。而体内缺乏维生素B12的患者,可连续服用,如果症状有多缓解或已经得到了控制,不建议继续服用该药物。

  因为,如果按说明书上的剂量来服药,4周后,血液中维生素B12的浓度就能达到服药前的2倍,连续服用12周后,更是高达2.8倍,维生素B12在体内过量积蓄,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毒副反应。

  “问上医”-来自古城西安的医生团队,为您分享科学实用的健康知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