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穿刺,简称腰穿,是神经科常用的检查或治疗手段之一。但是,有很多患者对这项检查不是很了解,今天,“问上医”就跟大家详细讲讲。

腰穿到底有什么作用?

腰穿是指:在患者的下腰椎的椎间隙,用特制的针头穿入蛛网膜下腔,抽取少量的脑脊液进行化验以查明病因,或者注入相应药物进行治疗。

所谓的脑脊液,就是位于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内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我们的头颅和脊椎是相连通的,形状好似一个倒扣着的啤酒瓶,上粗下细,脑脊液就在这里面流动。

做腰穿主要有以下2个作用:

(1)通过检测脑脊液的性状,来判断病情。因为很多神经系统的疾病都会使脑脊液的生理、生化性能发生改变,尤其是中枢神经感染性,像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炎、脑膜炎等。

(2)判断颅内压的高低,并借此判断病情,指导用药。比如说,颅内压高的患者就要加用脱水药,如果不高,就不需要用脱水药。

哪些人不能做腰穿?

(1)颅内压明显升高的人:

人长到一定的年龄,颅缝闭合后,颅腔的容积不变,颅腔内,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共同维持着颅内的压力,以保证脑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

如果在颅内压升高的情况下穿刺,很可能会发生脑疝,即脑组织在压力的作用下向低压区域移动,使部分脑组织、神经和血管受压,引起生命危险。

(2)穿刺周围皮肤有炎症的人:

腰穿是的操作部位在患者的背部腰椎、尾椎处,如果这附近的皮肤有炎症,在操作时可能会将局部的感染组织带入脊髓所在的推管,让病原体顺着脑脊液向上到达颅腔,造成麻烦的颅内感染。

(3)有出血性疾病的人:

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因为凝血功能障碍,小小一个针眼也很难自行止血,因此不建议进行腰穿。

做腰穿有哪些注意事项?

(1)在腰穿的过程中,不能咳嗽,不能乱动,因为穿刺针在椎管中,如果动作太大,容易误伤身体其他组织;

(2)操作过程中,如果出现头痛、恶心、胸闷气短等症状,一定要立刻告知操作者;

(3)做完腰穿后,医生会跟患者和家属交代,要平卧4~6个小时,在这段时间里,一定是绝对的卧床,大小便也要在床上解决。

腰椎穿刺有风险吗?

(1)腰穿后不卧床休息会头痛:

一般在腰穿后的7天内出现,14天后消失,主要表现为双侧头痛,起来站着会加重,平卧能缓解。头痛在所有做过腰穿的患者中最为常见。

这可能是腰穿后,脑髓液减少了,颅内压变低导致的。此时如果让患者躺下,向下流的脑脊液变少,颅内压力降低的问题得到相对缓解,头痛的症状也能得到缓解。

(2)脑疝:这是腰穿可能引起的最严重的并发症,患者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颈项僵直、瞳孔发生改变,甚至突发性的呼吸暂停。如果出现上述症状,需要立即进行治疗。

(3)出血:操作过程中误穿血管导致的,一般不会出现太大问题。

(4)其他:比较少见的有腰背部疼痛、椎管内表皮痒肿瘤、外展神经麻痹等。

总的来说,腰椎穿刺虽然是一种有创检查,但总体来说是安全的,出现并发症的机率很低。而且,人体的脑脊液更新的很快,所以取少量的脑脊液并不会影响脑组织,也不会影响智商。

“问上医”-来自古城西安的医生团队,为您分享科学实用的健康知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