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券是个心理学问题:用户需要的不一定是占便宜,而是占便宜的感觉

优惠券的发送跟运营想要达到的目的息息相关,是用于拉新(Acquistion)、提高APP整体用户活跃度、刺激留存用户,唤醒沉睡用户,针对特定商品的推广、提高整体的营收(Revenue)、打压竞品变相降价等等,不同的目的需要采用不同的优惠券发放规则,设计方案后通过A/B testing,检验那种规则能更充分发挥优惠券的价值。

优惠券使用流程

设计优惠券需要考虑的度:

  • 优惠券类型:代金券、满减券、折扣券
  • 投放对象:所有用户、新用户、老用户、等级用户(涉及用户分层考虑)
  • 使用范围:全场通用、按品牌使用、按品类使用、单品券
  • 是否限制数量:无限制、限制(给出限制量级)
  • 发送方式:客户点击领取、系统发送客户被动领取
  • 其他:到期提醒、push推送描述、有效期、上架and下降日期设置

一、各种优惠券类型的不同

  • 代金券、满减券: 满一定的额度才进行折扣,这保证用户在使用优惠券时,必须达到某个临界点才可使用,从而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
  • 折扣券:在订单价格的基础上进行打折减免;

二、投放对象的设计

地域: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群都有不同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以地域为划分,可以将优惠券更准确投放到目标用户上,从而节省公司的运营成本

对象:优惠券的设计对新用户的付费转化以及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增强用户的使用粘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使用范围以及数量的限制

  • 使用范围:渠道平台、品牌、店铺、商品的限制
  • 数量:领取数量和消费使用数量的限制

四、关于发送方式

  • 新用户被动领取

针对新用户设计新手优惠,让新人有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感觉」,刺激新人的消费欲望,被动领取优惠券的方式还有:1.大促活动;2.还有客服发券,主要是售后补偿;3.者好评返现。

  • 老客户主动领取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永远有恃无恐」用户自主领取的优惠券使用率往往会高于被动接受的。自主领取还可以和抽奖功能结合,增强趣味性和参与感。

五、产品上线后的数据验证维度

  • 页面设计:页面的浏览量、点击量;
  • 优惠券维度:优惠券的投放量、领取量、使用量、使用率;
  • 营收维度:购买商品分布、成交金额、订单数、客单价;

小结:从浏览-点击-领取-使用 这条漏斗关系计算转化率,进行环节分析;

根据优惠券面值与购买商品单价进行相关分析,发现用户消费偏好以及优惠力度设计的合理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