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寶庫中的一朵燦爛的花朵,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上獨樹一幟。

元曲實指散曲與雜劇。前者分為小令和套數兩種。套數又稱大令。套數散曲就是用器樂伴奏的一種歌曲,和詞差不多。

後者是一種戲曲形式,劇本一般分四折,每折用同一宮調的若干曲牌組成套曲,必要時另加楔子。角色有正末、正旦、凈等。元雜劇由正末或正旦從頭到尾唱到底。其他角色則有白無唱。

雜劇和散曲絕不是同一類的文學體裁。不過雜劇中的歌曲是由套數組成的,故與散曲一概稱做「元曲」。

雜劇是一種新的文學體裁。元代之前的文學體裁是抒情的詩歌散文,元雜劇則有情節、人物,以鈙事為主,乃是散曲與戲劇相結合的產物。雜劇問世後,詩歌與散文喪失了獨霸文壇的地位。

與戲曲相比,散曲是不具表演內容的歌曲;與詩、詞相比,散曲是一種新詩體。

散曲作家的成分極為複雜,其作品的風格也有很大差異。明代《太和正音譜》收錄元代散曲作家共計187人,包括蒙古、女真和色目作家多人,元代著名劇作家也多有散曲流傳至今。

雜劇是金末元初在金院本和諸宮調的基礎上,廣泛吸取多種詞曲和技藝逐漸發展而成的。它以唱為主。唱詞由同一宮調的套曲組成,句尾入韻,並有科(動作)白(唸白)以配合表述劇情。

雜劇比宮調更便於表演戲劇情節,並賦予思想內容。雜劇可謂戲劇文學的濫觴。與散曲多是個人抒情不同,雜劇則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的生活。上自皇帝,下至平民的形象、情感和日常生活,無不出現在劇作者筆下。那些社會地位低下的平民百姓,諸如小商人、小手工業者、漁翁樵夫、莊稼漢、流浪者、窮困潦倒的書生、水泊梁山的英雄好漢,在雜劇中普遍成為正面人物形象。

雜劇「合動作、言語、歌唱三者而成」,「其紀動作者曰科;紀言語者曰賓、曰白;紀所歌唱者曰曲。」﹙王國維《宋元戲曲史》﹚

每本雜劇的末尾都有兩句、四句或八句詩句,用以結束全劇情節,概括全劇內容。

雜劇的語言以北方民間口語為基礎,並吸收了民間文藝的營養,質樸自然、生動潑辣,因而在民間得以廣泛流傳。

「元劇最佳之處不在其思想結構,而在其文章。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元劇自文章上言之,猶足以當一代之文學。又以其自然故,故能寫當時政治及社會之情狀,足以供史家論世之資者不少。」﹙王國維《宋元戲曲史》﹚

然而,真正敲擊觀眾心絃的並非如上所述,而是戲劇衝突與人物性格,特別是劇中人的命運。

例如《竇娥冤》,作者關漢卿描寫了一個善良的婦女,平白無辜地「下在死囚牢裏」的悲慘命運,深刻反映了「衙門從古向南開,就中無個不冤哉」的殘酷現實。

《竇娥冤》又名《六月雪》。作者為竇娥設計了一場戲:臨刑前指天發誓,死後必使血濺白練、六月飛雪、楚州大旱三年,以示己冤。行刑之後,作者使用浪漫主義的手法,使竇娥的誓願一一應驗,藉以證明竇娥是冤枉的。

作者在第四折讓竇娥.的鬼魂出場,使冤獄得以昭雪,表達了愛憎分明的情懷,也反映了為民申冤的願望。

又如《陳州糶米》,作者寫北宋陳州大旱,劉衙內保舉其子、婿賑災,趁開倉糶米之際大肆蒐括。農民張撇古與之辯理,竟被他們用敕賜紫金錘打死。其子到官府告狀,包拯受理此案,到陳州私訪暗查,探明真相。儘管劉衙內已向皇帝請得「赦活不赦死」的詔書,包拯還是用計處決了兩奸。此劇突出了權豪勢要與黎民百姓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塑造了一個敢於向貪官汚吏作鬥爭的人物形象。主人公張撇古對「窮民百姓補破衣裳,汚吏春衫拂地長」的現實深感不平,痛罵他們是「喫倉廒的鼠耗,咂濃血的蒼蠅」,是「餓狼口裡奪脆骨,乞兒碗底覓殘羹」。直到他被打得奄奄一息,仍不忘懲辦這些害民賊:「與我這陳州百姓除了此害」,「便死在幽冥,決不忘情」。

劇中清官包公的形象,作者並未加以神化,反而賦予他濃厚的民間色彩,把他寫得饒有風趣,平易近人。但作者著力描寫的仍是一位不避險難、專心為民除害的清官形象。

再如《趙氏孤兒》,作者紀君祥描述春秋時晉國權臣屠岸賈殘殺趙盾全家,並搜捕趙氏孤兒的故事。趙家門客程嬰和公孫杵臼定計,將程子假充趙子,置公孫杵臼家,又將趙子假充程子,並由程向屠檢舉。公孫與程子均被害。而趙子則被屠認作義子。後趙子由程嬰撫養成人,終報冤讎。

《趙氏孤兒》通過屠岸賈的「搜孤」與程嬰、公孫杵臼等的「救孤」,既揭露了屠岸賈殘酷殺人的罪惡行徑,又突出了程嬰等捨己救人的正義行為。前者兇暴性格同後者正直性格的矛盾,構成了極為尖銳的戲劇衝突。

作為一部悲劇,《趙氏孤兒》自始至終貫穿著高昂的正義精神。屠岸賈儘管一時氣焰萬丈,但終究是孤立的,始終處於一眾義士所代表的正義力量的包圍之中。全劇既表現了悲劇的壯烈美,又表現了壯烈的悲劇美。

《趙氏孤兒》18世紀流播歐洲,法國伏爾泰、德國歌德、義大利梅塔斯塔曾分別將其改編為《中國孤兒》、《埃爾佩諾》、《中國英雄》。

元代雜劇作者大多是生活比較貧困的知識分子,和廣大民眾保持著密切的聯繫。他們當中,有的與演員一起粉墨登場,有的本身便是職業演員,有的則是「書會才人」,與勾欄藝人合作,從事戲曲、說唱等創作。

雜劇初盛於今山西、河北兩省。元雜劇作家可分前後兩期:前期產生了關漢卿,他創作的雜劇《竇娥冤》、《救風塵》、《單刀會》等具有較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同時的王實甫、康進之、紀君祥、石君寶、馬致遠、白樸等人從不同方面反映當時社會現實,為後人留下了許多優秀的作品。

後期雜劇重心逐漸南移,雖也產生一些名家,但雜劇業已衰微,脫離現實生活的傾向日趨嚴重。

元滅宋之後,關漢卿等北方雜劇作家和朱簾秀等演員相繼來到江南。南戲吸取北方雜劇的題材而得到發展。南戲本是宋朝南渡以後在溫州雜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戲曲,元代前期一度衰微,到元末才重新興盛起來,產生了高明、施惠等優秀的劇作家和《琵琶記》、《拜月亭》、《白兔記》、《荊釵記》等影響較深遠的作品,為明清「傳奇」的形成奠定了基礎。見於記載的宋元南戲有168種,現存殘本12種。

元代戲曲以北曲雜劇為主,先後盛行於北方和南方。南戲只是作為地方劇種而流傳。「北劇南戲皆至元而大成,其發達亦至元代而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