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视相片

美中贸易战下,即便中国表明绝对不会开第一枪,并且等到最后一刻,但美国方面仍未见转圜,最终贸易战正式开打。由于贸易战的讯息早已被市场消化,因此资本市场对这样的结果反应平淡,但我们应该提防的是后续效应。

同一时间,在维也纳举行的伊朗核问题外长会议,中国外交部长表示将继续遵守执行全面协议、反对有违《国际法》的单边制裁。这正表明了对美国单方面制裁伊朗的做法投下了反对票,显见中美之间的冲突可能扩散到贸易以外层面,这2大经济体的摩擦可能进一步升温。

贸易战 恐加速经济衰退

而与美国之间有贸易纠纷的还不只中国而已。在川普宣布全面对美国进口的钢铝课征额外关税后,已经有多个国家采行了报复措施,这样的事件会不会进一步演变成全面性的贸易战争,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

1930年的美国总统胡佛,签署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将美国的进口关税提升到历史次高的水准,希望借此来保护美国本土的产业。

这样的做法,很快就遭到其他国家的贸易报复。该法案正式生效的前1个月,加拿大率先将美国输往加拿大的16大类商品关税大幅调升,接著加拿大寻求英国与法国的共同制裁,各国纷纷筑起了关税壁垒与进口配额等限制。世界贸易量从1929年的686亿美元,一直下滑到1933年的242亿美元,这就是著名的经济大恐慌。

我并不认为这一次贸易战会演变成当年的那种状况,毕竟主要国家对当时大萧条的成因有诸多研究,且也早已脱离了金本位的货币制度,但全球性的货币紧缩叠加贸易战,确实很难让人不联想到当年的事件。

美国公债殖利率曲线已经来到了近11年最平坦的状况,暗示著我们距离下一次的经济衰退已经越来越近,而贸易战的升温将可能加速这个过程。台股虽然表现相对强势,但在外资持续卖超之下,8大行库近期买超撑盘意味浓厚,投资人仍应提高警觉。

检视相片


更多镜周刊报导
【达观股市】A股跌深反弹 惟中国风险未除
【达观股市】央行预告升息 冲击内需
【达观股市】我们离危机又更近一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