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周天瑞提供)

▲余纪忠先生想办一份好报纸,在未来的世变中以海外为基地,对台湾、对大陆发生影响,《美洲中国时报》创刊正逢其时。(图/周天瑞提供)

●周天瑞,曾任中国时报政治组记者、专栏主任、采访主任、副总编辑到美洲中国时报总编辑、新新闻杂志创办人、环球电视总监。在《美洲中时》停刊后,于1987年返国共同创办「新新闻」,他始终是影响「新新闻」的关键人物。他的每个阶段都充满「有所为有所不为」、「合则留,不合则去」、「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故事,备受媒体敬重。

《写在前面》

以下是我的一段人生故事,讲述我和《美洲中国时报》之间痛彻心扉的点点滴滴。

1984年11月12日(美国时间11月11日),正当美洲中时办得风生水起、叱咤风云的时候,突然宣告停刊。这个被称为「双十一事件」的消息,唯「震动天下」足以形容。

这是一份在美国办的华文报纸,虽然与台湾相距遥远,在台湾也少有人读过它,但在这一天,台湾与全世界的中国人,特别是美加地区华人,以及美国主流媒体,都同受震撼,同声叹惜。

一代报人余纪忠先生在高度保密下,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并极富政治意味地宣告:壮士断腕,关报!

究竟怎么回事?为时仅两年两个月零十一天,它就走入了历史,为什么?从事发第一天起,这一直是大家心头的疑问。

我自始参与了它的创办,也是「被关报」的总编辑,与它有着血肉相连,汗泪交织的关系。这个问题好像祇有我能回答。其实,我仍未必是最有资格的解谜人,也不愿用过于简单的方式轻率答复;不过,事隔34年,透过回忆录的记实,追述那个时期的真相,好像起码是我应该做的一件事。

话虽如此,若不是朱奔野牧师的经年叮嘱,健壮、鸿仁的一再催促,恐怕也不会就此结束拖延,停止踌躇。现在,随着序幕的掀开,就请你耐着性子看下去吧,关于这个问题的大哉问,答案大概就在其中了。

《美洲中国时报》是至今最好的中文报纸,行文这篇系列,既是追述,更是追念。

****

1982年4月25日,我携家带眷,从匹兹堡抵达纽约,怀著一个重要使命:参与筹办《美洲中国时报》。

那时候,我已和中国时报有了11年渊源,从1971年8月毛遂自荐走进台北大理街,到1980年6月仓皇奉命去到美利坚,到此时结束匹兹堡大学硕士班学习生涯。从国会记者、党政记者、专栏记者,到采访主任、海外版总编辑,到再回锅采访主任,到此时受命面对新挑战。从小记者到大记者,到被提拔为记者头,到两次上下台,到流放海外,到中时首例全额资助赴美深造,到此时接下重任开疆拓土创办新报。

▲(图/周天瑞提供)

▲美洲中国时报创刊时,董事长余纪忠夫妇(左四、六)、发行人余建新(左五)与床爆同仁在现代化印刷厂中合影。(图/周天瑞提供)

有关这段前史,我将另文详述。这里要说的是,美洲中时是怎样的一份报纸?以及,她怎么成了海市蜃楼、无影无踪?

从未见过酷爱办报有如中国人者。大凡在中国人所在之地必有报纸,在中国人比较多的地方,报纸也跟著多,哪管一家比一家简陋穷酸,总有人不改其志。这个现象的华文报纸,美国是大本营。

这些报纸大抵充斥著两种话,一是大话,一是小话。大话大到议论家国大事,个个满腹韬略,仿佛怀抱救国救民、舍我其谁的鸿鹄之志。小话小到华人之间的是非八卦,即或不是东家长西家短,也往往不脱无病呻吟、鸡零狗碎的残败寒碜格局。

似此祇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一种叫报纸的东西,标榜著表达理念、传播讯息的作用,既有人办,也有人看。从另一方面说,那时候,中国人似乎天生喜欢文字,没事买份报纸看看,成为不少人的生活习惯。既然有人看,自然就有人办。

但是它零散、不集中、规模小,各自为报,互相抵销,谁都没影响,统统祇能叫小报。如果有谁以较大的财力做专业化经营,说不定能一纸风行,成就华文大报气候。

1970年代,两蒋交替,海外除了有不少早年去到美国俗称「老侨」的移民,也因留学、经商之故,从台湾移出了不少人口,他们在美居留渐成聚落,而有「新侨」之称。这些华人的人数逐年增长,直逼百万。后者因教育、经济条件较为优越,质与量凌驾前者是明显的趋势。

台湾是新侨的侨乡,而从过去历史看,中华民国当然也希望永远是老侨的侨乡。这些新侨老侨的人心向背,被认为关乎在台湾的中华民国的气势和命脉,需要牢牢抓住,这个「战场」不能哪一天又败于中共之手。

蒋经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然而当时祇有中央日报每天选编当日内容为航空版航寄海外,不具及时性也无在地性。国民党尚有《少年中国晨报》这类老掉牙的党报,或还有些私下资助的亲国府小报做为外围,但都如船过水无痕,起不到多少作用。

1975年蒋介石死后,蒋经国找了余纪忠、王惕吾两位报老板,从内外大环境说起,说到争取海外人心的重要,希望借助他们两位的财力、人力、物力到美国开办报纸。余、王此时虽还未加封中常委,但早已都是国民党中央委员,与蒋家渊源殊深。蒋经国初掌大位,面授机宜,看似商量,实与上级领导交付任务的命令无异。他们知道马虎不得。

但当天回到报馆余先生与我们说这件事的时候,面露难色,显得很伤脑筋 。他说了一句令我至今记忆深刻的话:

「海外的信息和思想比国内开放,用国内的新闻尺度在国外办报,读者不能接受;若顾到海外的尺度,又很难见容于国内。同一尺度,不好;不同尺度,也不好。」

到海外办报,既为争取人心,余纪忠首先想到的便是尺度,说明他办报重视方法和效果,不愿一味为了宣传而不顾报纸的信度和形象。他很清楚,若以国内不论主动被动的设限为之,怕是拿不出去。但又马上想到,一份报纸两种尺度,必会招来质疑。

这是个关键性思考,他一时无解,不敢贸然投入巨资开赴美国战场,于是没有即刻照办。这个关键性思考其实预示了,后来的开了又关,还是绕不过这个难题。

他没有听蒋经国的话,但也没有置之不理,乃踵步中央日报,认认真真办了一份海外版 。虽有聊资因应的意味,仍比中央日报丰富好看得多。这是一份有如「国语日报」大小的小型报纸,以道林纸精编,并特制一些较易为海外接受的文章和内容,按日空运美国,司马文武和我一开始就是主力作者。后来改版为杂志型,我还一度担任过总编辑,大幅提高自制率,不再以中时的既有内容充数,金恒炜、李利国、林清玄都是写手,黄年、金惟纯也曾先后加入,一同见证过这段历程。时报海外版可谓《美洲中国时报》的前身,也是我以海外为概念的办报初体验。

余纪忠等于以「半套」方式回应了蒋,但与蒋家渊源更深的王惕吾(曾为蒋介石的警卫团长)则老老实实以全套相待-直接进军异域,1976年2月12日北美世界日报风光发行,是第一个以现代化报业规格呈现的海外华文报纸。

《美洲中国时报》于1982年9月1日才创刊,比北美世界日报足足晚了六年半。

▲(图/周天瑞提供)

▲余纪忠先生主持《美洲中国时报》创刊酒会。(图/《中国时报》四十周年特刊/周天瑞提供)

余纪忠之所以没有马上开报,与他的人生辞典中的一个词语─「不为人先」有很大的关系,这个词语常在他遇到难决之事时做为指导方针。以「半套」方式将触角伸向美国,便是「不为人先」此一行事哲学的典型之作 : 先看别人怎么做,再来审时度势,谋划如何走下一步。

因此他没有停止思考这件事,事实上,做为长期的竞争者,他也不会安于、甘于看到对手多出了一份报纸,多了一份飞扬。

当然他也看到,世界日报当时的报面表现彻头彻尾就是一份宣传报,或称机关报,从新闻到言论完全正面表述,被海外许多人讥为「比中央日报还中央日报」。

这是最安全的作法,但在海外人士眼里,显然是得不到尊敬和信赖的,它所能争取的人心是有限的,自然也是受到批评的。这不是余纪忠要办的报纸,世界日报的先行,不但没有阻断他的路,反而给他留了机会。

但他总要想透,怎么解那道难题?

这六年多发生了一连串的大事。继台湾的外交关系持续雪崩后,美国也转而与中共建交,台湾忧患重重。内部则党外运动蠭起,中坜事件、美丽岛事件、林宅血案、陈文成命案接踵发生,朝野关系日趋紧张,何去何从充满变数。而大陆刻已走出文革,正由邓小平带领迈向改革开放之路,一个不一样的中国大有可能形成。

余纪忠先生虽因抗战军兴,从英伦回国投身军旅,但以他中央大学历史系和伦敦政经学院的出身背景,他的文化素养高,政治敏感强,尤具传统知识份子之使命感。他既希望,也预知,变局即将到来,顺应民主的发展势所必行,报纸一定要有角色。然而他也深知,走上民主自由之路不能带来动乱,要以国家利益的观念为导向,要以爱国家为依归。

他渐渐把这些心念化约成了两句话:「开明、理性、求进步;自由、民主、爱国家」。后来被我们称之为「十四字箴言」。

这十四个字像是通关密码一样,让他在两个都以《中国时报》为名的报纸,却因主要发行对象之不同,而有不同的呈现方法和角度上,找到了平衡点-不管怎样表现开明、理性,不管怎样追求自由、民主,必以进步为念,更以爱国为目标。借此要求于内,也借此正告于外。一方面不要过于催促他进步前行,另一方面更不必给他扣帽子,质疑他对国家的忠诚。

既然有了振振有辞的说法,余纪忠便决定大举进军新大陆了,尽管晚了六年多,却说不定正逢其时。以我之体会,他想办一份好报纸,在未来的世变中以海外为基地,对台湾、对大陆发生影响,这可能是纯粹立足在台湾的报纸做不到的。所谓出口转内销,乘桴浮于海,庶几近之。

经过这六年多,中国时报的体质益趋健全,发行量已稳居台湾第一,财力进一步扎实。在早几年即已首开其端的世代交替、人力换血计划此时更见成效,新时代人才蔚为鼎盛。这些都是向外扩充的重要条件,一切都似为这一天的到来做著准备。至于有人说两年前把我放洋,就是余纪忠为海外办报预走的一步棋,我不知道,也从没问过他。

1980年6月,余老板一声令下将我发配美国,9月入学匹兹堡大学GSPlA(公共暨国际事务学院),不及一年,听闻他已决定在美开报,随即命我准备次年4月底前往纽约参与筹办。于是我咬著牙关加紧修课,及时通过论文考试,再带走三个学分的 independ study,日后补上报告,则学分数达标,仍依计划顺利取得硕士学位。

1982年4月25日便在这个情况下,打理好匹兹堡的一切,驾著一辆Oldsmobile皮顶开了花的N手老车,挂著租赁的U-Haul 载物拖车,全家大小包括两个月前甫在匹城新生的小女儿,一行四人,踏上征途。

▲(图/周天瑞提供)

▲周天瑞当年在美全家福。(图/周天瑞提供)

▲(图/周天瑞提供)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本文转载自《上报》。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