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換一種方式,大家推選一個人出來講開示。光聽,不學著講,總以為自己懂了,知道了很多。只有讓你講的時候,你才會發現自己知道的很少,很多知識都不懂。如果一個人對修行真的通達了,不僅會用功,而且會講,講出來的理論都是系統的,不會顛三倒四,前後不一致。如果你講不出來,說明你沒有真正明白,你用功也肯定無法上路!

學佛修道最關鍵的就是幾句話,而幾句話里最關鍵的就是幾個字。要把這幾個字落在自己的言行中,既困難也簡單。心態沒有轉變時,就會覺得很困難;心態轉變了,再大的困難也不是困難。

就像一個人面對一個事物,當心裡不願意接受時,就會覺得是一種痛苦;當轉變心態去接受時,這個事物對他而言也就變成了一種享受。前後面對的是同一個事物,只是因為心態轉變了,對這個事物的感受也完全改變了。

就像一個愛喝酒的人,說酒香得不得了。而一個不會喝酒的人就說酒辣得不得了。一旦後者學會了喝酒,就不會覺得酒辣了,也會覺得酒很香。其實酒並沒有變化,只是這個人的感覺變了。

這個道理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見。比如剛開始覺得這件事不對,那個人不好。有一天心態轉變了,就會覺得這件事對,那個人也好。那個人與這件事並沒有改變,只是自己的心態轉變了。

就像你們沒來這裡之前,覺得萬行很有修行,修得很高。住上十天半個月甚至更久之後,又覺得萬行什麼都不是了。那麼在此期間,萬行是否倒退了呢?就萬行本人而言,不僅沒有退步,而且一直在努力提升。可是在你們看來,萬行不僅沒有進步,反而越來越笨了。究竟是誰變了?

為什麼前後的感覺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實際上每個人都渴望進步,也都在進步。只是我們對身邊的人期望過高,總是帶著自己的知見看對方,給對方定性。如果不帶著自己的知見看對方,也就不存在對方前後不一致的感覺了。實際上是自己的思想前後不一致,所以看對方也就前後不一致。

我看大家來到這裡以後都在進步,但是進步比較慢。究其原因,一是我教導的方法不得力,二是你們原有的成見太深了,很難轉變。我們到一個地方去學習,就要把自己過去的成見暫放一邊,不帶任何成見去學習。學完之後,再把所學的與自己原有的知見作比較。

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往往對方一句話就會讓我們受用終生。問題是我們能否心平氣和地聆聽他人的意見呢?

在座的接觸佛教都好多年了,都有一套自己的理論,讓你們講的時候,你們就要大膽地講。你講的只是你自己的理論,不代表佛,也不代表某位祖師。你講的也不應該與佛、與祖師一樣。你就是你,並不是你講的必須與佛、與某位祖師的相同,才是對的。佛與佛之間、祖師與祖師之間也有差別。

內在的東西不往外掏,永遠都沒有。只有持續不斷地往外掏才能讓自己的內在變得充實、豐富和圓滿。如果不斷地把外面的東西往裡塞,反而會使裡面的東西失去更多。

今天晚上我那個叫什麼師的湖北老鄉沒有來嗎?每次我講的時候,他都會對答,好像什麼都懂。如果一件事你真懂了,按自己的方法去做,一定行得通。別人按你的方法去做,也必然行得通。如果你認為自己懂了,做起來又行不通,說明你的認識還是錯的。

為什麼方法重要?因為方法就是規則,沒有規則就沒有方法。學佛的人只有通過規則才能入道。尤其是剛學佛的人,更需要規則。

可是很多學佛的人都自由散漫慣了,看上去像很有規矩,實際上什麼規矩都沒有,都是無拘無束。既然無拘無束,你怎麼管得住自己的起心動念呢?如果你不喜歡被別人管,同樣你也不會自己管自己。如果你能接受別人的管束,你也能自己管自己。你做事喜歡按規矩去做,你學佛修道同樣也能按規矩走進道裡面。

這樣講大家可能很難接受。因為你們都認為學佛就是為了自在,為了超越。實際上如果你沒有經過一段正規的訓練,沒有學會正規地走路,你怎麼可能把路走好呢?就像學書法一樣,沒有經過一段時間楷書的練習,沒有楷書作功底,你怎麼可能把行書、草書寫好呢?你從來沒有按規矩正規地訓練自己做人做事的方式方法,怎麼可能很好地做人做事呢?又怎麼可能超越方法,超越自己呢?規矩就是各行各業入門的基本功。禪修 心理學 宇宙 吸引力法則 冥想 靈修 打坐 佛學 國學 哲學

本文節選於東華禪寺方丈萬行大和尚著作《降伏其心》

東華禪寺方丈萬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去踐行佛法、用生命去體證生命本質的智者。15歲信佛、18歲出家、29歲證得生命本源,30歲復建東華禪寺、7年閉關、17年建寺安僧、12部著作、1萬多場開示、千萬餘字著述、17年間向社會捐款捐物4000萬多元……

從童真入道、閉關證道,到建寺安僧、講經說法,六度萬行,歷經了三十餘年,找到了一條能讓人類證悟本源的解脫之道。

本著普度眾生的使命,將一生心血《東華禪》無私付予芸芸眾生,殷切期望天下蒼生通過學修《東華禪》融通人生四大關係:我與家庭的關係,我與社會的關係,我與國家的關係,我與自然的關係,從而獲得幸福圓滿的人生。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