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妈咪问,宝宝十个月大都全亲喂,最近拉肚子一周,会不会是乳糖不耐症,是不是应该换成无乳糖奶粉呢?但她一直以来都亲喂,换奶对宝宝也不知道是否能适应。

 Depositphotos_76530769_original.jpg  

图片己授权购买

听到宝宝状况真的很心疼外,也关心他更多的情形,原来在一周前宝宝中耳炎吃抗生素一周,因为宝宝母乳亲喂吃的很好,食欲尚可没有脱水症状,精神活力都很好,但己腹泻近两周。还好妈咪持续给宝宝亲喂母乳,不然拉肚子近两周小宝宝怎么受得了。

听起来是因为服用了抗生素,使肠道正常菌种锐灭,当肠道好菌和坏菌失衡,导致腹泻,而且菌种被破坏后需8周时间修复。

probiotics-need-to-know.jpg  

图片来源:http://www.besthealthmag.ca/wp-content/uploads/2017/07/probiotics-need-to-know.jpg

这时持续哺喂母乳是很重要的,因为母乳中含有益生质,也就是益生菌的食物,有适合的生长环境就能帮助益菌生存繁殖,倘若腹泻情况严重或时间太久,也是需要就医给予益生菌及药物治疗,避免延误就医时机。

300px-Lactose_Haworth.svg.png   

图片来源: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3/36/Lactose_Haworth.svg

乳糖是一种双糖(β-D-半乳糖及β-D-葡萄糖)可由乳糖酶正常分裂出来,就像一大块肉由乳糖糖帮他分成两块。乳糖不耐(英文:Lactose Intolerance),又称乳糖消化不良乳糖吸收不良,当人体内不能有效消化摄入的乳糖、且产生不良反应,主要原因是消化系统内缺乏水解乳糖所必需的乳糖酶,在摄入一定量乳糖后,乳糖不耐的症状包括腹胀、腹痛、腹泻、腹鸣、排气和呕吐等。

乳糖酶缺乏可分为三类

原发性乳糖酶缺乏只限于成年人,由遗传因素导致,原因是缺乏一种产生乳糖酶持久性的基因。这是乳糖不耐的最常见类型:世界上大多数人没有乳糖酶持久性的基因。因为乳糖酶在孩童长大后随年龄递减,所以成年人摄入乳制品腹泻比例较高。

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又称暂时性乳糖酶缺乏,是各种原由因造成的小肠损伤导致的。常见的病因包括肠胃炎、腹泻、化学疗法、肠道寄生虫及其它环境因素。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是指由于常染色体上缺乏一种隐性等位基因而导致人体出生时就无法制造乳糖酶。患者先天无法消化乳糖,从而不能消化母乳。这种类型非常罕见,在芬兰发病率相对较高

 Depositphotos_72039867_original.jpg

图片己授权购买

新生儿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是相当罕见的,自然繁衍的过程,使各种族的婴儿有高度的乳糖耐受,胎儿在母体24周就会开始分泌乳糖酶,为出生后衔接母乳继续营养作准备,在母乳中也有许多消化酶和生长因子,更能促进宝宝健康茁壮成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