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砸166億投資京東 合作開發零售解決方案。(圖/路透)

▲Google。(圖/路透)

科技中心/綜合報導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有新的產品誕生,就會有舊的產品要下臺一鞠躬,Google先前就宣佈要在今年關閉6項服務,這次輪到Google+個人版服務和Inbox by Gmail,這兩項服務將於4月2日正式關閉。

Google+個人版服務

臉書在短短幾年內就隨著網路的普及吸引了大量用戶,活躍使用者數一度超越Google,令Google坐立難安,最後選擇關閉剛上線不久,且已有一定用戶數的社羣服務Google Buzz及Google Wave,推出全然陌生的Google+。

而Google+也相當爭氣地在一天內就達到了2000萬註冊用戶,同樣的人數臉書與推特可是耗費了3年才實現。由於Google希望Google+擁有真實的用戶羣,成為聯繫Google產品家族的樞紐,因此在Google+實施真名註冊政策。為徹底實施此政策,Google+制定了一項令人匪夷所思的決定,一但用戶被認定並非使用真實姓名,該帳戶便會被封鎖,連帶著Gmail等其他Google服務也全面被禁用。

部分使用者為確保自己的Google服務正常使用,開始退出Google+,部分使用者也開始覺得Google+帶來的社羣樂趣不如先前已有的社羣網站,用戶慢慢流失使Google+到了後期已變成一個鬼城。不過縱然已成為鬼城仍有不少使用者堅守,據統計當時的Google+仍有1.11億活躍用戶,但令人失望的是,Google非但未試圖改進Google+的使用體驗,反而在不斷改版後丟失了原先的初衷。

Google最終決定要在今年4月2日關閉Google+個人版服務,未來將只提供企業版服務,用戶若是有相關數據還儲存於Google+,應盡速把握時間將旗下載備份。

▼Google+。(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社羣網站,社羣,社羣網路,自媒體,臉書,谷歌,推特,Facebook,Google,Google+,Twitter。(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Inbox by Gmail

Inbox 簡單的說,是一個把 Gmail 延伸成更接近使用者行為的收件模式,首先,使用者如果收到有照片的郵件,那麼在Inbox 裡面,不用點開郵件,就可以先看照片、標題跟文字,而且只要用手左右滑動,就可以選擇要不要刪除、封存郵件。

再來針對 Inbox 提供快速寄件的方式,這項功能跟撥打電話裡面「我的最愛」的功能類似,只要打開 Inbox,就可以點選右邊的+號,快速找到平時常常寄件的收件者,還有自己自訂幾個比較重要的收件者,提升寄件效率。

但Google後來一直將一些Inbox的特色功能導入Gmail,逐漸所縮小這兩項產品的差異性,也等於加速了Inbox被市場淘汰的時間。Google確定將於今年4月2日終止Inbox by Gmail服務,原先有在使用Inbox by Gmail服務的用戶近期應該都會收到相關通知稱該服務將於15天內結束

▼Inbox by Gmail(圖/業者提供)

比 Gmail 更聰明的 Inbox 繁體中文版即日免費提供下載(圖/業者提供)

相關文章